壮夫 [zhuàng fū]
1. 豪壮之士,豪杰。
3. 成年人;壮健的人。
壮夫 引证解释
⒈ 豪壮之士,豪杰。
引汉 枚乘 《上书重谏吴王》:“信而见疑,贞而见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者此也。”
唐 唐彦谦 《奉使岐下闻唐弘夫行军为贼所擒伤而作》诗:“报国捐躯实壮夫, 楚 囚垂欲復神都。”
《前汉书平话》卷上:“元是寒门一壮夫,穷通文武有规模。”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壮夫为之胆栗,力士为之心眩。”
沉砺 《偶成》诗:“壮夫事业将何有,竖子功名不足多。”
⒉ 成年人;壮健的人。
引唐 韩愈 《赠郑兵曹》诗:“罇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罇酒相逢十年后,我为壮夫君白首。”
宋 苏轼 《书杭州上执政书》之一:“譬如衰羸久病之人,平时仅自支持,更遭风寒暑热之变,便自委顿。仁人君子,当意外将护,未可以壮夫常理期也。”
陈衍 《辽诗纪事·张元》:“乃礱大石刻诗其上,使壮夫拽之于通衢,三人从后哭之,欲以鼓动二帅。”
国语词典
壮夫 [zhuàng fū]
⒈ 正当健壮的成年人。
引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
唐·韩愈〈赠郑兵曹〉诗:「尊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
⒉ 有抱负、有勇气的豪杰之士。
引《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信而见疑,贞而为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者,此也。」
唐·唐彦谦〈奉使歧下闻唐弘夫行军为贼所擒伤而有作〉诗:「报国捐驱实壮夫,楚囚垂欲复神都。」
壮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伏死释义:⒈甘愿舍弃生命。 《左传·成公二年》:“臣,治烦去惑者也,是以伏死而争。”南朝 梁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信而见疑,贞而为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此也。”⒉退隐而死。汉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诱於威重之权,胁於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諂諛之人,而求亲近於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巖藪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闕下者哉!”
- 2.
千人捏释义:一种似蟹、壳甚坚的甲壳动物。明 杨慎《艺林伐山·千人捏》:“千人捏,似蟹,大如钱,殻甚坚,壮夫极力捏之不死,俗言千人捏不死,因以为名,或以謔市倡。”清 褚人穫《续蟹谱》:“千人捏似蟹,大如钱,殻甚坚,壮夫极力捏之不死。”
- 3.
壮夫释义:⒈豪壮之士,豪杰。汉 枚乘《上书重谏吴王》:“信而见疑,贞而见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者此也。”唐 唐彦谦《奉使岐下闻唐弘夫行军为贼所擒伤而作》诗:“报国捐躯实壮夫,楚 囚垂欲復神都。”《前汉书平话》卷上:“元是寒门一壮夫,穷通文武有规模。”清 陈梦雷《西洋贡狮子赋》:“壮夫为之胆栗,力士为之心眩。”沉砺《偶成》诗:“壮夫事业将何有,竖子功名不足多。”⒉成年人;壮健的人。唐 韩愈《赠郑兵曹》诗:“罇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罇酒相逢十年后,我为壮夫君白首。”宋 苏轼《书杭州上执政书》之一:“譬如衰
- 4.
奬激释义:嘉奖激励。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张祜 雕虫小巧,壮夫耻而不为者,或奬激之,恐变陛下风教。”宋 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虽有折槛断鞅,牵裾还笏,若卖直沽名者,愿皆优容奬激之。”《宋史·理宗纪三》:“﹝ 淳祐 六年五月﹞己卯,詔诸镇募兵、造舟、置马,帅臣其务奬激将士,以严边防。”
- 5.
杨执戟释义:汉 扬雄 的别称。 杨,通“扬”。语本 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昔 杨子云 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唐 李白《古风》之四六:“当涂何翕忽,失路长弃捐。独有 杨执戟,闭关草《太玄》。”
- 6.
相入释义:⒈互相为用;彼此投合。《国语·周语下》:“且夫备有未至而设之,有至而后救之,是不相入也。”韦昭 注:“不相入,不相为用也。”宋 苏轼《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作此诗与金山元长老》:“莫年欲学 柳下惠,嗜好酸咸不相入。”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四》:“骆(骆宾王)答 裴(裴炎)书云:‘义士期於壮夫,忠臣出於孝子;既不能推心奉母,亦焉能死节事人。’骆 之器识如此,而 裴 以为浮躁浅露,彼方陈力牝朝,詎相入哉?”⒉佛教语。犹包含。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宗派的兴起及其发展》:“法藏 用这种繁琐的分析,说明缘起
- 7.
罇酒释义:一罇酒。汉 班昭《东征赋》:“酌罇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南朝 梁 江淹《别赋》:“可班荆兮赠恨,唯罇酒兮叙悲。”唐 韩愈《赠郑兵曹》诗:“罇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罇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
- 8.
胆慄释义:亦作“胆栗”。犹胆战。唐 司空图《容城侯传》:“歷试臺阁,号为明达。挟奸邪以事上者,见之胆慄,輒自披露。”清 陈梦雷《西洋贡狮子赋》:“壮夫为之胆栗,力士为之心眩。”
- 9.
遗恳释义:死后尚存的款款忠情。唐 薛逢《题筹笔驿》诗:“《出师表》上留遗恳,犹自千年激壮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