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鲤 [pēng lǐ]
1.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烹鲤”借指收到亲友来信。
烹鲤 引证解释
⒈ 后以“烹鲤”借指收到亲友来信。
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沉绵。”
烹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剖鲤释义:汉 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鲤”为书信的代称。剖鲤,即拆信。
- 2.
尺素释义: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书写文章,故称这种短笺为尺素。 晋陆机《文赋》:“函绵邈于尺素。” 也用以指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3.
尺鲤释义:⒈长一尺的鲤鱼,言其大。 语本《淮南子·俶真训》:“夫牛蹏之涔,无尺之鲤;块阜之山,无文之材。”宋 苏轼《江西》诗:“何人得雋窥鱼矼,举叉絶叫尺鲤双。”⒉典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即以“尺鲤”指书信。明 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千里片鸿,经年尺鲤。”
- 4.
江鲤释义:⒈江中鲤鱼。 ⒉旧题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江鲤”借指书信。
- 5.
烹鲤释义:《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烹鲤”借指收到亲友来信。
- 6.
素鲤释义:汉 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称书信为素鲤。
- 7.
赠鲤释义:⒈《孔子家语·本姓》:“﹝孔子﹞至十九,娶于宋之并官氏,一岁而生伯鱼。⒉《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赠鲤”谓寄人以书信。
- 8.
遗鲤释义:《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遗鲤”谓寄送书信。
- 9.
锦鳞书释义: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因指远方之书信。
- 10.
鱼书释义:⒈《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称书信为“鱼书”。唐 韦皋《忆玉箫》诗:“长江 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 秦。”明 无名氏《鸣凤记·秋夜女工》:“心似剖,为 陇 外鱼书无有。”柯灵《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这些稿件的来历,有的通过党的渠道,有的似乎是鱼书遥递,不远千里,由绿衣人辗转送来的。”⒉古代朝廷任免州郡长官时所赐颁的鱼符和敕书。《旧唐书·德宗纪上》:“是月,復降鱼书停刺史务。”宋 陆游《遣兴》诗:“谁遣径归朝凤闕?不令
- 11.
鲤鱼释义:⒈鱼名。身体侧扁,背部苍黑色,腹部黄白色,嘴边有长短须各一对。肉味鲜美。生活在淡水中。⒉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鲤鱼”代称书信。⒊借指传递书信者。
- 12.
鸿鳞释义:《汉书·苏武传》载有雁足传书之事,汉 蔡邕《饮马长城窟行》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之句。后人揉合两事用“鸿鳞”指代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