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台席 台席的意思
tái

台席

简体台席
繁体臺席
拼音tái xí
注音ㄊㄞˊ ㄒ一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ái tāi,(1) 高平的建筑物。【组词】:亭台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组词】:井台。窗台。灯台。(3) 量词。【组词】:一台戏。(4) 台湾省的简称。【组词】:台胞。台币。(5) 姓。(6) 桌子、案子。【组词】:写字台。(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组词】:台鉴。台甫。(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xí,(1) 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组词】:席子。草席。苇席。竹席。凉席。席地而坐。席卷(juǎn )。(2) 座位。【组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3) 酒筵,成桌的饭菜。【组词】:筵席。宴席。酒席。(4) 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组词】:四席。(5) 职位。【组词】:主席。西席(塾师)。(6) 量词。【组词】:一席酒。(7) 姓。

基本含义

指在重要场合上坐的位置,也可指在会议或活动中担任主席的职位。

台席的意思

台席 [tái xí]

1. 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台席。

台席 引证解释

⒈ 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台席

唐 姚合 《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计日归台席,还听 长乐 鐘。”
《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元年》:“奇章公 甫离台席,方镇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
胡三省 注:“宰相之位,取象三台,故曰台席。”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四年》:“李沆 后入,在 易简 下。及 沆 参政,乃以 易简 为承旨,锡賚与参政等。帝意欲遵旧制,且俟稔其名望,乃正台席。”


国语词典

台席 [tái xí]

⒈ 古代以三台星象征三公之位,后以台席指宰相。

《旧唐书·卷一七〇·裴度传》:「由是遥听鼓鼙,更张琴瑟,烦我台席,董兹戎旃。」
《资治通鉴·卷二四三·唐纪五九·敬宗宝历元年》:「奇章公甫离台席,方镇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
元·胡三省·注:「宰相之位,取象三台,故曰台席。」


台席(tai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台席是什么意思 台席读音 怎么读 台席,拼音是tái xí,台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台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