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五株 五株的意思
zhū

五株

简体五株
繁体
拼音wǔ zhū
注音ㄨˇ ㄓ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组词】: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zhū,(1) 露出地面的树根。【组词】:守株待兔。株连。株戮。(2) 棵儿,指整个的植物体。【组词】:植株。(3) 量词,指植物。【组词】:一株桃树。

基本含义

指五颗树木,比喻五个人或五个事物。

五株的意思

五株 [wǔ zhū]

1. 指秦始皇所封泰山五大夫松。五大夫为秦官名,第九爵,后人误以为封五株松树,遂有此称。

五株 引证解释

⒈ 指 秦始皇 所封 泰山 五大夫松。五大夫为 秦 官名,第九爵,后人误以为封五株松树,遂有此称。参见“五大夫”。

唐 陆贽 《禁中春松》诗:“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
宋 王令 《大松》诗:“却笑五株乔岳下,肯将直节事 秦嬴 !”


五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松释义:⒈秦始皇登泰山,避雨松树下,因封为五大夫松。后人误以为是五株松树,故称五松。⒉山名。在今安徽铜陵县东南。
    • 2.
      五株释义:指 秦始皇 所封 泰山 五大夫松。 五大夫为 秦 官名,第九爵,后人误以为封五株松树,遂有此称。
    • 3.
      卖杏虎释义:传说 三国 吴 董奉 在 庐山 行医,治愈的病人,重者使种杏五株,轻者一株,数年植杏十万余株。 后杏子成熟,于杏林设一草仓,买杏的放一器穀,取一器杏。有人多取,林中就有虎出来追赶,以致倾覆,回家一量,恰如所放穀。偷杏者往往被虎咬死,然送还杏又可复活。见 晋 葛洪《神仙传·董奉》。后因以“卖杏虎”称严以律人者。元 乔吉《一枝花·杂情》套曲:“曹大家 卖杏虎,裴小蛮 学撒撇,温太真 索粧鰕。”
    • 4.
      杏田释义:晋 葛洪《神仙传·董奉》:“奉 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病重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 如此数年,计得十万餘株,鬱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羣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后杏子大熟,於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 奉,但将穀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 奉 每年货杏得穀,旋以賑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餘斛。”后因以“杏田”为隐者为民谋益的典实。唐 李白《送二季之江东》诗:“禹穴 藏书地,匡山 种杏田。”唐 钱起《送宋徵君让官还山》诗:“魏闕辞花綬,春山有杏田。”
    • 5.
      碧虚上监释义:传说中仙人 董奉 的尊号。宋 陈舜俞《庐山记》卷二:“﹝ 董奉 ﹞后居 庐山,治人之疾,不取貲币,使愈者植杏五株,数年鬱茂成林。奉 乃作仓廩,宣言:‘人买杏者,不须来报,但一器杏偿一器稻。’人有欺者,猛兽輒逐之。所积稻復以施人。后上昇,号 碧虚上监。”
    • 6.
      虚徐释义:⒈从容不迫;舒缓。《尔雅·释训》:“其虚其徐,威仪容止也。”郭璞 注:“雍容都雅之貌。”按,今本《诗·邶风·北风》作“其虚其邪”。《淮南子·原道训》“原流泉浡,冲而徐盈”汉 高诱 注:“冲,虚也。始出,虚徐流不止,能渐盈满。”唐 张说《崔礼部园亭得深字》:“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宋 司马光《奉和大夫同年张兄会南园诗》:“茂林穿繚绕,微径步虚徐。”⒉舒展;舒敞。唐 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冈东录》:“楼北小室虚徐,疏櫺秀朗,盖 静照轩 也。”⒊迟

五株(wu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五株是什么意思 五株读音 怎么读 五株,拼音是wǔ zhū,五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五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