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五校 五校的意思
xiào

五校

简体五校
繁体
拼音wǔ xiào
注音ㄨˇ ㄒㄧ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组词】: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xiào jiào,(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组词】:校园。校长。(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例句】: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1) 比较。【组词】:校场。(2) 查对、订正。【组词】:校勘。校订。校对。

基本含义

五个学校的合称,指同一地区或同一领域中的五所重要学校。

五校的意思

五校 [wǔ xiào]

1. 汉时对步兵、屯骑、长水、越骑、射声五校尉的合称。西汉末高扈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称号。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五校 引证解释

⒈ 汉 时对步兵、屯骑、长水、越骑、射声五校尉的合称。

汉 荀悦 《申鉴·时事》:“掌军功爵赏,小统於五校,大统於太尉。”
黄省曾 注:“五校者,一曰屯骑,二曰越骑,三曰步兵,四曰长水,五曰射声。俱掌宿卫兵,所谓大驾,卤簿、五校在前是也。”

⒉ 西汉 末 高扈 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称号。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南朝 梁 末亦有号为“五校”的起义军。见《陈书·高祖纪上》。


五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省释义:⒈古代中央官署之一。 南朝 齐 指集书省,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以散骑常侍为长官。《南齐书·百官志》:“自二卫、四军、五校已下,谓之‘西省’;而散骑为‘东省’。”《南史·张瓌传》:“齐 建元 元年,改封 平都侯,迁侍中,与侍中 沉文季 俱在门下…… 瓌 止朝服而已。时集书每兼门下,东省实多清贫,有不识 瓌 者,常呼为散骑。”⒉古代中央官署之一。唐 指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唐 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仇兆鳌 注:“《雍録》:‘政事堂在东省,属门下。’……公为
    • 2.
      乡闱释义:科举时代士人应乡试的地方。 亦代指乡试。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取士下》:“明年会试,经、子、史科,亦依乡闈分年。礼部尚书知贡举。”清 赵翼《奏旨准入鹿鸣筵宴》诗:“遂初岂意忽迁鶯,为歷乡闈两鹿鸣。”王闿运《中议大夫彭君墓志铭》:“及试乡闈,册名误嘉为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五校乡闈,颇称得士。”
    • 3.
      五校释义:⒈汉时对步兵、屯骑、长水、越骑、射声五校尉的合称。⒉西汉末高扈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称号。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 4.
      五营释义:⒈指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领部队。《后汉书·顺帝纪》:“调五营弩师,郡举五人,令教习战射。” 李贤 注:“五营,五校也。谓长水、步兵、射声、屯骑、越骑等五校尉也。” 隋 虞世基 《讲武赋》:“选羽林於六郡,詔蹶张於五营。”⒉泛指诸军营。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雷霆七校发,旌旆五营连。” 宋 刘克庄 《鹊桥仙·乡守赵计院生日》词:“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
    • 5.
      伎巧释义:⒈技术,技艺。《鬼谷子·捭阖》:“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陶宏景 注:“伎巧,谓百工之役。”《后汉书·宦者传·单超》:“皆竞起第宅,楼观壮丽,穷极伎巧。”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驃骑者一人,骑而持帜前行,后骑继之,各于马上呈弄伎巧,盖以习骑乘云。”⒉指精美奇巧的工艺品。《东观汉记·刘般传》:“时五校尉官显职闻,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毕给,故多以宗室肺腑居之。”《旧唐书·后妃传上·贤妃徐氏》:“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宋 苏舜钦《谘目二》:“终日嬉游廛市间,以鬻伎巧绣画
    • 6.
      列校释义:东汉 时守卫京师的屯卫兵分作五营,称北军五校,每校首领称校尉,统称列校。
    • 7.
      北军释义:⒈汉 代守卫京师的屯卫兵。未央宫 在京城西南,其卫兵称南军;长乐宫 在京城东面偏北,其卫兵称北军。文帝 时合南北军,其后宫室日增,南军名没,而北军名存。东汉 沿之,置北军中候,掌监五营,称为北军五校。《史记·吕太后本纪》:“七月中,高后 病甚,迺令 赵王 禄 为上将军,军北军;吕王 产 居南军。”《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帝疑其 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於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参阅 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汉南北军义》。⒉指 唐 代皇帝的北衙禁军。唐 张说《颍川郡太夫人陈氏神道碑
    • 8.
      府寺释义:⒈古代公卿的官舍。 《左传·隐公七年》“戎 朝于 周,发币于公卿”杜预 注:“朝而发币於公卿,如今计献诣公府卿寺。”唐 孔颖达 疏:“朝於天子,献国之所,亦发陈财币於公卿之府寺……自 汉 以来,三公所居谓之府,九卿所居谓之寺。”⒉泛指高级官员的府邸或官署。《东观汉记·刘般传》:“时五校尉官显职閒,府寺宽敞,舆服光丽。”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鄴下 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綺罗盈府寺。”清 顾炎武《京阙篇》诗:“山陵东掖近,府寺后湖清。”
    • 9.
      营士释义:兵士。 《后汉书·安帝纪》:“三公以国用不足,奏令吏人入钱穀,得为关内侯、虎賁羽林郎、五大夫、官府吏、緹骑、营士各有差。”李贤 注:“营士,谓五校营士也。”《晋书·五行志中》:“义熙 二年九月,扬武将军营士 陈盖 家有苦蕒菜,茎高四尺六寸,广三尺二寸,厚三寸,亦草妖也。”
    • 10.
      铜马军释义:新莽 末年 河北 的农民起义军。当时 河北 起义军有 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 等,共数百万人,各自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其中以 铜马 军为最强大,领袖有 东山荒秃、上淮况 等。公元24年起义军被 刘秀 陆续击破,铜马 部众多被收编。后来 铜马、青犊、尤来 馀众共立 孙登 为帝。不久失败。

五校(wux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五校是什么意思 五校读音 怎么读 五校,拼音是wǔ xiào,五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五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