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胎息 胎息的意思
tāi

胎息

简体胎息
繁体
拼音tāi xī
注音ㄊㄞ ㄒ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āi,(1) 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母体内的幼体。【组词】:胎儿。胎生。胎教(jiào )(指通过母体对胎儿施加影响,为胎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胚胎。怀胎。(2) 事的开始,根源。【组词】:祸胎。(3) 器物的粗坯。【组词】:泥胎。铜胎。(4) 衬在衣服、被褥面子和里子之间的东西。【组词】:棉花胎。

xī,(1) 呼吸时进出的气。【组词】: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2) 停止,歇。【组词】: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3) 繁殖,滋生。【组词】:休养生息。滋息。(4) 音信。【组词】:消息。信息。(5) 儿女。【组词】:子息。(6) 利钱。【例句】:息率(lǜ)。利息。月息。

基本含义

指胎儿在母体内的呼吸,也比喻事物处于一种潜伏状态,没有呼吸声。

胎息的意思

胎息 [tāi xī]

1. 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

2. 指气息;呼吸。

4. 犹师承;效法。

胎息 引证解释

⒈ 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

《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自云:‘周流登五岳名山,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嗽舌下泉咽之。’”
李贤 注引《汉武内传》:“习闭气而吞之,名曰胎息;习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坐胞胎之中,则道成矣。”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且説 张果 是 帝尧 时一个侍中,得了胎息之道,可以累日不食,不知多少年岁。”

⒉ 指气息;呼吸。

唐 高彦休 《唐阙史·王居士神丹》:“则以前药復滴於鼻,须臾忽苏,黎明则胎息续矣。”
宋 范成大 《石湖书事》诗:“兀坐胎息匀,不觉清梦熟。”

⒊ 犹师承;效法。

清 纪昀 《<陈后山诗钞>序》:“然胎息古人,得其神髓,而不掩其性情,此 后山 之所以善学 杜 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舍人( 谭莹)乐志堂 集文诗略,亦多胎息六朝之作。”
茅盾 《民间、民主诗人》:“最近, 马凡陀 的胎息于‘吴歌’的新诗,也颇值得称赏。”


国语词典

胎息 [tāi xī]

⒈ 道家修炼之术,能不用口鼻呼吸,如在胞胎之中。

《抱朴子·内篇·释滞》:「其大要者,胎息而已,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且说张果是帝尧时一个侍中,得了胎息之道,可以累日不食,不知多少年岁,直到唐玄宗朝,隐于恒州中条山中。」


胎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晟释义:⒈指大晟府。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三:“宣和 元年八月丁丑,皇帝詔大晟作景钟。”郑文焯《鹤道人论词书》:“至 美成 提举大晟,演为曼声,变调綦繁,美且备已。”⒉指大晟府整理、制作的乐曲。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始 端州 上 宋成公 之鐘,而后得以作《大晟》。”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文学·赤城词》:“夫《大晟》久亡,宫音不正。”⒊指 北宋 词人 周邦彦。周邦彦 曾提举大晟府,故称。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究其得力处,则发源於《国风》、《小雅》,胎息於 淮海、大晟,而寝馈於 碧山 也。”
    • 2.
      步纲释义:同“步罡”。 《云笈七籤》卷六一:“诸步纲起於三步九跡,是谓 禹 步,其来甚远,而 夏禹 得之,因而传世……其法先举左,一跬一步,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初与终同步,置脚横直互相承如丁字形,亦象阴阳之会也。”唐 李白《至陵阳山登天柱石》诗:“步纲绕碧落,倚树招青童。”宋 林逋《寄玉梁施道士》诗:“氲氲顥气朝胎息,熠熠辰辉夜步纲。”
    • 3.
      炁海释义:人体部位名。有上下之分。上气海即膻中,下气海即下丹田。道教以为丹田为生气之源,故称。见《诸真圣胎神用诀·玉云张果老胎息诀》。
    • 4.
      粗悍释义:⒈粗鲁强悍。 《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 步非烟 ﹞向媪而言曰……尝嫌 武生 粗悍,非青云器也。”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四八章:“他的连鬓胡子和头发都剃光了,十足一个粗悍的山里人模样。”⒉粗大有力。宋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胎息》:“凡出入鼻中而有声者,风也;虽无声而结滞不通者,喘也;虽无声亦不结滞而犹粗悍而不细者,气也。”⒊粗疏。清 龚自珍《与人笺》:“大抵国朝奏议,自 雍正 以后,始和平谨质,得臣子之体矣。自 乾隆 三十年以后,始圆美得臣子之例矣。追而上之,颇犹粗悍,或纷披扶疎,沿 明 臣习。
    • 5.
      精猛释义:⒈精锐勇猛。 《公羊传·僖公二十六年》“公追 齐 师,至 巂,弗及”汉 何休 注:“言 齐 人畏公士卒精猛,引师而去之。”⒉专心致力。宋 周密《癸辛杂识前集·胎息》:“津液满口,即低头嚥下,以气送下丹田中,须用意精猛,令津与气谷谷然有声,径入丹田中。”
    • 6.
      胎养释义:⒈养育。⒉犹胎息。
    • 7.
      胎息释义:⒈道家的一种修炼方法。《后汉书·方术传下·王真》:“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自云:‘周流登五岳名山,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嗽舌下泉咽之。’”李贤 注引《汉武内传》:“习闭气而吞之,名曰胎息;习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晋 葛洪《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坐胞胎之中,则道成矣。”《初刻拍案惊奇》卷七:“且説 张果 是 帝尧 时一个侍中,得了胎息之道,可以累日不食,不知多少年岁。”⒉指气息;呼吸。唐 高彦休《唐阙史·王居士神丹》:“则以前药復滴於鼻,须臾忽苏,黎明则胎息续矣。”
    • 8.
      胎袭释义:犹胎息。
    • 9.
      胞胎释义:⒈犹胞衣。常指娘胎。《参同契》卷下:“若男生而伏,女偃其躯,禀乎胞胎,受气元初。”晋 葛洪《抱朴子·释滞》:“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元 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傅説 呵在版筑处生,伊尹 呵从稼穡中长,他两个也不是出胞胎便显扬。”《红楼梦》第二回:“不想隔了十几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説来更奇:一落胞胎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还有许多字跡。”⒉孕育。晋 葛洪《抱朴子·明本》:“道也者,所以陶冶百氏,范铸二仪,胞胎万类,醖酿彝伦者也。”

胎息(tai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胎息是什么意思 胎息读音 怎么读 胎息,拼音是tāi xī,胎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胎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