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五正 五正的意思
zhèng

五正

简体五正
繁体
拼音wǔ zhèng
注音ㄨˇ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组词】: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含义

五正指的是五个正直、诚实的人。

五正的意思

五正 [wǔ zhèng]

1. 射仪用的五色箭靶,正中朱色,依次向外为白、苍、黄、玄诸色。五行官长。即五政。谓神化、官治、教治、因治、事治。泛指各项政治措施。

五正 引证解释

⒈ 射仪用的五色箭靶,正中朱色,依次向外为白、苍、黄、玄诸色。

《周礼·夏官·射人》:“王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乐以《騶虞》,九节五正。”
郑玄 注:“五采之侯,即五正之侯也。正之言正也,射者内志正,则能中焉。画五正之侯,中朱,次白,次苍,次黄,玄居外。”
汉 张衡 《东京赋》:“张大侯,制五正。”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大射登歌》:“巾车整三乏,司裘饰五正。”

⒉ 五行官长。

《左传·隐公六年》:“翼 九宗五正 顷父 之子 嘉父 逆 晋侯 于 随。”
杜预 注:“五正,五官之长。”
孔颖达 疏:“言五官之长者,谓於 殷 时为五行官长。”
《孔子家语·五帝》:“康子 曰:‘吾闻 勾芒 为木正, 祝融 为火正, 蓐收 为金正, 玄冥 为水正, 后土 为土正。此五行之主而不乱,称曰帝者,何也?’ 孔子 曰:‘凡五正者,五行之官名。’”

⒊ 即五政。谓神化、官治、教治、因治、事治。

《鹖冠子·度万》:“天地阴阳取稽於身,故布五正以司五明…… 庞子 曰:‘敢问五正。’ 鶡冠子 曰:‘有神化,有官治,有教治,有因治,有事治。’”

⒋ 泛指各项政治措施。

《管子·禁藏》:“发五正,教薄罪,出拘民,解仇讎,所以建时功,施生谷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张佩纶 曰:“正,政通。”


五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刑释义:⒈周 代刑书名。《左传·文公十八年》:“有常无赦,在《九刑》不忘。”《左传·昭公六年》:“ 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 杜预 注:“ 周 之衰,亦为刑书,谓之《九刑》。”⒉古代的九种刑罚。《汉书·刑法志》:“ 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谓正刑五,及流、赎、鞭、扑也。”五正刑,即墨、劓、剕、宫、大辟。按,《周礼·秋官·司刑》“掌五刑之灋” 贾公彦 疏:“九刑者, 郑 注《尧典》云:正刑五,加之流、宥、鞭朴、赎刑。”与此略异。
    • 2.
      九宗释义:同姓的九族。《左传·隐公六年》:“翼九宗、五正。”杜预 注:“九宗,一姓为九族也。”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书》:“鲁 之封有六族焉,卫 之封有七族焉,唐 之封有九宗五正焉。”
    • 3.
      五正行释义:五正行指五种纯正之行。
    • 4.
      五正释义:⒈射仪用的五色箭靶,正中朱色,依次向外为白、苍、黄、玄诸色。《周礼·夏官·射人》:“王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乐以《騶虞》,九节五正。”郑玄 注:“五采之侯,即五正之侯也。正之言正也,射者内志正,则能中焉。画五正之侯,中朱,次白,次苍,次黄,玄居外。”汉 张衡《东京赋》:“张大侯,制五正。”《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大射登歌》:“巾车整三乏,司裘饰五正。”⒉五行官长。《左传·隐公六年》:“翼 九宗五正 顷父 之子 嘉父 逆 晋侯 于 随。”杜预 注:“五正,五官之长。”孔颖达 疏:“言五官之长者,谓於
    • 5.
      分司释义:⒈分掌;分管。南朝 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是以五正置於 朱宣,下民不忒。”⒉唐 宋 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唐 白居易《达哉乐天行》:“达哉达哉 白乐天,分司 东都 十三年。”宋 陆游《简邻里》诗:“独坐空斋如自讼,小鎸残俸类分司。”⒊明 清 于盐运司下设分司,为管理盐务的官员。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作碱》:“凡地碱煎盐,除 并州 末盐外,长芦 分司地土人,亦有刮削煎成者。”《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随即是盐院来拜,盐道来拜,分司来拜,扬州 府来拜
    • 6.
      封神神位释义:三界·首领八部 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 三百六十五正神名目:。
    • 7.
      朱宣释义:即 少昊(皞)氏。传说中古部落首领名,亦称 金天氏。《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二》:“是以五正置於 朱宣,下民不忒。”李善 注:“《河图》曰:‘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 节意,感生白帝 朱宣。’宋均 曰:‘朱宣,少昊氏。’”
    • 8.
      沽洗释义:⒈钟名。《左传·定公四年》:“分 唐叔 以大路、密须 之鼓、闕巩、沽洗,怀 姓九宗,职官五正。”杜预 注:“沽洗,鐘名。”⒉十二律之一。《史记·律书》“三月也,律中姑洗”张守节 正义引 汉 班固《白虎通》:“沽者,故也。洗者,鲜也。言万物去故就新,莫不鲜明也。”按,今本《白虎通·五行》“沽”作“姑”。参见“姑洗”。
    • 9.
      阙巩释义:⒈春秋 时国名。《左传·昭公十五年》:“闕巩 之甲,武 所以克 商 也。”杜预 注:“闕巩国 所出鎧。”汉 陈琳《武军赋》:“鎧则 东胡、闕巩,百炼精刚。”⒉指 阙巩国 所产的铠甲。《左传·定公四年》:“分 唐叔 以大路、密须 之鼓、闕巩、沽洗,怀 姓九宗,职官五正。”杜预 注:“甲名。”

五正(wu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五正是什么意思 五正读音 怎么读 五正,拼音是wǔ zhèng,五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五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