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抵御 抵御的意思

抵御

简体抵御
繁体抵禦
拼音dǐ yù
注音ㄉㄧˇ ㄩˋ
结构AB式
词性动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ǐ,(1) 挡,拒,用力对撑着。【组词】:抵挡。抵制。抵抗。抵赖。(2) 顶撞,冲突,矛盾。【组词】:抵触。(3) 代替,相当,顶替。【组词】:抵押。抵偿。抵充。抵还(huán )。(4) 到达。【组词】:抵京。抵临。

yù,(1) 驾驶车马。【组词】:御车。御者。(2) 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治理,统治。【例句】:“百官御事”。御下。御众。(3) 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组词】:御用。御览。御旨。御赐。御驾亲征。(4) 抵挡。【组词】:防御。御敌。御寒。

基本含义

抵挡、抵抗、抵御外来的攻击。

抵御的意思

抵御 [dǐ yù]

1. 抵挡;抗御。

抵御侵略。
抵御自然灾害。

[resist; withstand;]

抵御 引证解释

⒈ 抵抗防御。

清 张集馨 《道咸宦海见闻录·道光二十二年》:“因畅论 英 夷船坚炮利,纪律禁严,断非我师所能抵御。”
老舍 《四世同堂》五八:“还给它时时的添加一点土,或几根木头,加强它的抵御力。”


国语词典

抵御 [dǐ yù]

⒈ 抵挡防御。

如:「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族侵略而修建的。」

反抗 抵挡 抵抗

投降 侵犯 屈服


抵御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反抗释义:用行动反对;抵抗:反抗精神。 反抗侵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 2.
      抗拒释义:抵抗和拒绝:抗拒命令。
    • 3.
      抵抗释义:用力量制止对方的进攻:奋力抵抗。 抵抗敌人入侵。
    • 4.
      抵挡释义:挡住压力;抵抗:抵挡严寒。攻势太猛,抵挡不住。

抵御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侵犯释义:⒈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侵犯版权。侵犯农民利益。⒉侵入别国领域:侵犯领空。
    • 2.
      屈服释义:对外来的压力妥协让步,放弃斗争:屈服投降。也作屈伏。
    • 3.
      投降释义:战争中,一方停止武装对抗,并放下武器,向敌方屈服。也泛指在敌对双方的斗争中放弃原来的立场,投向对方。

抵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释义: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2.
      一力拒守释义:一力:尽全力。竭力抵御敌人,固守阵地。
    • 3.
      万人之敌释义:敌:对抗。指武艺高强可敌强敌。也指善于统帅军队以抵御强敌。亦作“万人敌”。
    • 4.
      三行释义:⒈祝酒三次。汉 扬雄《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不已华乎?”《后汉书·方术传上·杨由》:“酒若三行,便宜严驾。”《宋史·乐志十三》:“醆斝三行,盛仪斯举。”⒉三种德行。《周礼·地官·师氏》:“﹝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⒊春秋 时用战车作战,晋文公 五年(公元前632年)晋国 为抵御狄族,在上、中、下“三军”之外增设三支步兵,称“三行”,即中行、右行、左行。以配合原上、中、下的三军战车作战,两者合称六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 作三行以
    • 5.
      乘鄣释义:⒈谓登城守卫。⒉引申为抵御。
    • 6.
      亢扞释义:抵御;捍卫。
    • 7.
      人民战争释义: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就是以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动员人民,依靠和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实行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与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相结合的人民战争。
    • 8.
      佘太君释义:通俗小说《杨家将》中的人物。北宋 名将老令公 杨继业 之妻。诸子殉国后,她以百岁高龄掛帅出征,抵御 西夏 侵略。后常用以比喻老年女英雄。郭小川《春暖花开》诗:“婆婆好似 佘太君,妇女和同 穆桂英。”浩然《艳阳天》第一○三章:“焦二菊 说:‘真棒,福奶奶 成了 佘太君 啦!’”
    • 9.
      修攘释义:内修政教,抵御外敌。
    • 10.
      僧腾客释义:南朝 梁 时为抵御 侯景 攻 台城 而召募的敢死士。
    • 11.
      公侯干城释义:指为公侯抵御外侮的武将。
    • 12.
      共御释义:亦作“共御”。谓恭肃己身以抵御不祥。共,通“恭”。《左传·昭公十二年》:“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杜预 注:“桃弧、棘矢,以御不祥。”《汉书·五行志中之下》:“能攘木鸟之妖,致百年之寿,所谓‘六沴作见,若是共御,五福乃降,用章于下’者也。”颜师古 注:“共,读曰恭。御,读曰御。言恭己以御灾也。”一说犹进奉,贡献。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两字一义而误解例》:“昭 十二年《传》:‘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按:共、御二字同义。御与‘御’通。《广雅·释詁》:‘供奉献御,进也。’‘共御’犹曰共奉献御。质言之
    • 13.
      内修外攘释义: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 修亦作“修”。
    • 14.
      力拒释义:竭尽全力地抵御(抵抗)
    • 15.
      原始群释义:原始社会初期,人类为了共同劳动和抵御敌人,由有血统关系的人自然形成的集体。这时生产能力极低,以采集野生植物和狩猎为生,没有固定居住的地方。后来原始群发展成氏族。
    • 16.
      合众释义:⒈聚合众人。⒉拒众,抵御强敌。⒊犹示众。⒋指合众国。具有相对独立的几个邦或州联合组成一中央政府的国家。
    • 17.
      商团释义:旧 中国 商会在城市中组织的武装。孙中山《中国革命能得最后之成功》:“本来商团和警察的责任,是维持治安的。”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华侨会向来能自己组织巡防队之类商团武装起来抵御红胡子。”
    • 18.
      堵御释义:阻挡抵御。
    • 19.
      塞垣释义:⒈本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长城;边关城墙。⒉指北方边境地带。
    • 20.
      外侮释义:外国的侵略和压迫:抵御外侮。

抵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释义: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2.
      一力拒守释义:一力:尽全力。竭力抵御敌人,固守阵地。
    • 3.
      万人之敌释义:敌:对抗。指武艺高强可敌强敌。也指善于统帅军队以抵御强敌。亦作“万人敌”。
    • 4.
      三行释义:⒈祝酒三次。汉 扬雄《法言·修身》:“宾主百拜,而酒三行,不已华乎?”《后汉书·方术传上·杨由》:“酒若三行,便宜严驾。”《宋史·乐志十三》:“醆斝三行,盛仪斯举。”⒉三种德行。《周礼·地官·师氏》:“﹝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⒊春秋 时用战车作战,晋文公 五年(公元前632年)晋国 为抵御狄族,在上、中、下“三军”之外增设三支步兵,称“三行”,即中行、右行、左行。以配合原上、中、下的三军战车作战,两者合称六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 作三行以
    • 5.
      乘鄣释义:⒈谓登城守卫。⒉引申为抵御。
    • 6.
      亢扞释义:抵御;捍卫。
    • 7.
      人民战争释义: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就是以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动员人民,依靠和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实行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与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相结合的人民战争。
    • 8.
      佘太君释义:通俗小说《杨家将》中的人物。北宋 名将老令公 杨继业 之妻。诸子殉国后,她以百岁高龄掛帅出征,抵御 西夏 侵略。后常用以比喻老年女英雄。郭小川《春暖花开》诗:“婆婆好似 佘太君,妇女和同 穆桂英。”浩然《艳阳天》第一○三章:“焦二菊 说:‘真棒,福奶奶 成了 佘太君 啦!’”
    • 9.
      修攘释义:内修政教,抵御外敌。
    • 10.
      僧腾客释义:南朝 梁 时为抵御 侯景 攻 台城 而召募的敢死士。
    • 11.
      公侯干城释义:指为公侯抵御外侮的武将。
    • 12.
      共御释义:亦作“共御”。谓恭肃己身以抵御不祥。共,通“恭”。《左传·昭公十二年》:“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杜预 注:“桃弧、棘矢,以御不祥。”《汉书·五行志中之下》:“能攘木鸟之妖,致百年之寿,所谓‘六沴作见,若是共御,五福乃降,用章于下’者也。”颜师古 注:“共,读曰恭。御,读曰御。言恭己以御灾也。”一说犹进奉,贡献。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两字一义而误解例》:“昭 十二年《传》:‘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按:共、御二字同义。御与‘御’通。《广雅·释詁》:‘供奉献御,进也。’‘共御’犹曰共奉献御。质言之
    • 13.
      内修外攘释义: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 修亦作“修”。
    • 14.
      力拒释义:竭尽全力地抵御(抵抗)
    • 15.
      原始群释义:原始社会初期,人类为了共同劳动和抵御敌人,由有血统关系的人自然形成的集体。这时生产能力极低,以采集野生植物和狩猎为生,没有固定居住的地方。后来原始群发展成氏族。
    • 16.
      合众释义:⒈聚合众人。⒉拒众,抵御强敌。⒊犹示众。⒋指合众国。具有相对独立的几个邦或州联合组成一中央政府的国家。
    • 17.
      商团释义:旧 中国 商会在城市中组织的武装。孙中山《中国革命能得最后之成功》:“本来商团和警察的责任,是维持治安的。”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华侨会向来能自己组织巡防队之类商团武装起来抵御红胡子。”
    • 18.
      堵御释义:阻挡抵御。
    • 19.
      塞垣释义:⒈本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后亦指长城;边关城墙。⒉指北方边境地带。
    • 20.
      外侮释义:外国的侵略和压迫:抵御外侮。

抵御造句

1.我们的人民子弟兵磨砺以须,随时准备着抵御强敌。

2.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3.冬眠是许多动物抵御严寒的特有本领。

4.厚实的皮毛能够帮助动物们抵御严寒。

5.中国的国防力量正在迅速崛起以抵御国际敌对实力的威胁,捍卫了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6.外面飘着雪花,为了抵御冷空气的侵袭,我只好在屋里生起火炉取暖。

7.我拿不出成绩,只有用更加刻苦的努力来抵御一次又一次的冷嘲与热讽,中伤与轻视。

8.有坚强的意志,如此才能抵御外来物欲的诱惑。

9.寒冷彻骨,仿佛用尽一生的力气也无法抵御

10.人们为抵御风沙袭击,大量地营造防护林。

11.为你抵御各路僵尸。

12.冬天是相拥的季节,因为彼此相拥能够抵御一切寒风。

13.我无法抵御人类或野兽的袭击。

14.他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棉帽子,可是还是不能抵御寒冷,他不停地搓着手,不时地跺跺脚。

15.中华民族反抗侵略,抵御外侮的精神是不可泯灭的。

16.只有参天挺立的大树,才能抵御风雨的侵蚀与摧残;而无主见的野草,只好随风而倒。

17.数九寒天,大雪纷飞,人们都穿上厚厚的棉袄,以抵御寒气的侵袭。

抵御(di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抵御是什么意思 抵御读音 怎么读 抵御,拼音是dǐ yù,抵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抵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