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女 [yuán nǚ]
1. 长女。
元女 引证解释
⒈ 长女。
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庸以元女 大姬 配 胡公。”
杜预 注:“元女, 武王 之长女。”
晋 潘岳 《杨仲武诔》:“其母 郑氏,光禄勋 密陵成侯 之元女。”
元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恪释义:周 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周 封三朝说法有二。一说封 虞 、 夏 、 商 之后于 陈 、 杞 、 宋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昔 虞閼父 为 周 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 大姬 配 胡 公,而封诸 陈 ,以备三恪。” 杜预 注:“ 周 得天下,封 夏 、 殷 二王后,又封 舜 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说封 黄帝 、 尧 、 舜 之后于 蓟 、 祝 、 陈 。《诗·陈风谱》 唐 孔颖达 疏
- 2.
元女释义:长女。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庸以元女 大姬 配 胡公。”杜预 注:“元女,武王 之长女。”晋 潘岳《杨仲武诔》:“其母 郑氏,光禄勋 密陵成侯 之元女。”
- 3.
双鬟释义:⒈古代年轻女子的两个环形发髻。唐 白居易《续古诗》之五:“窈窕双鬟女,容德俱如玉。”宋 陆游《春愁曲》:“蜀 姬双鬟婭姹娇,醉看恐是海棠妖。”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濮州女子》:“有双鬟女子立道旁树下,絶色也。”⒉借指少女。宋 王安石《仲元女孙》诗:“双鬟嬉戯我庭除,争挽新花比綉襦。”⒊指婢女。明 唐寅《踏莎行·闺情》词:“急唤双鬟,为儂攀折,南枝欲寄凭谁达。”⒋指千金高价。语本 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胡 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餘。”唐 杜牧《张
- 4.
大姬释义:周武王 长女。周 为 姬 姓,古时女子以姓行,大者,尊之之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庸以元女 大姬 配 胡公,而封诸 陈,以备三恪。”杜预 注:“元女,武王 之长女。”
- 5.
肃雝集释义:本题元女子郑允端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