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元宵节 元宵节的意思
yuánxiāojié

元宵节

简体元宵节
繁体元宵節
拼音yuán xiāo jié
注音ㄩㄢˊ ㄒㄧㄠ ㄐㄧㄝ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yuán,(1) 头、首、始、大。【组词】:元凶。元首。元旦。元年。元勋。元帅。状元(科举考试第一名)。(2) 基本。【组词】:单元。元件。元气(精气,根本)。元素。元音。(3) 同“圆”。(4) 未知数。【例句】:一元二次方程。(5) 中国朝代名。【组词】:元代。元曲。(6) 姓。(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xiāo, ◎ 夜。【组词】:通宵达旦。春宵。宵夜。宵禁。宵衣旰食(天不亮就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宵遁。元宵。夜宵。

jié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元宵节的意思

元宵节 [yuán xiāo jié]

1. 我国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日。从唐代起,在这一天夜晚就有观灯的风俗。也叫灯节或上元节。


元宵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元释义:⒈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旧唐书·中宗纪》:“﹝ 景龙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遶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⒉古代历法名称之一。《史记·天官书》:“其纪上元。”司马贞 索隐:“上元是古历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
    • 2.
      元宵释义:⒈也叫灯节、上元节。民间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的晚上各地有观灯的风俗。⒉元宵节应时食品。用糯米面做成,球形,有馅,煮着吃。
    • 3.
      利是包释义:“利是包”即红包之意。过年派“利是”,目的是花钱花得开心。“利是”派出去的时候,一定要见到笑脸,这封利是就像捡回了一个欢乐,双方都兴高采烈。利是包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前都可派发。
    • 4.
      山灯释义:⒈山中的灯火。 ⒉元宵节夜扎制成山形的彩灯。
    • 5.
      度过桥释义:是潮汕一带民间在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 6.
      彩山释义:宋 代元宵节放花灯,宫内灯彩堆迭成山形,称为 綵山。
    • 7.
      放灯释义:⒈指农历正月元宵节燃点花灯供民游赏的风俗。放灯之期,代有不同,约在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之间。宋 江休复《江邻几杂志》:“京师上元,放灯三夕,钱氏 纳土进钱买两夜,今十七,十八两夜灯,因 钱氏 而添之。”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礼部上疏,援引前例请旨,许来年新正民间放灯凡十昼夜,盖比之 宋 初 钱俶 买宴增三日之外,又展二日。”⒉指放河灯。明 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七月﹞十五日,诸寺建盂兰盆会,夜於水次放灯,曰放河灯。”《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喫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打
    • 8.
      正月节释义:即元宵节。
    • 9.
      灯事释义:指元宵节张灯游乐之事。
    • 10.
      灯会释义:元宵节举行的群众观灯集会,集会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彩灯。有的灯会还有高跷、狮子、旱船、杂技表演等娱乐活动。
    • 11.
      灯夕释义:旧俗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夜张灯游乐,故称其夕为“灯夕”。
    • 12.
      灯夜释义:指元宵节的晚上。
    • 13.
      灯市释义:元宵节悬挂花灯的街市。
    • 14.
      灯期释义:指元宵节前后张灯游乐的一段时间。 一般为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
    • 15.
      灯词释义:⒈贴在彩灯上供人品评娱乐的诗词等。 ⒉用于元宵节的弹词故事等。
    • 16.
      点放释义:⒈燃放。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时遇元宵节令,预赏丰年,城里城外,不论官家民户,都要点放花灯,与民同乐。”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宫中元宵,上鼇山顶上之灯,例点放神器三位,则监工事也。”⒉查点释放。清 袁枚《新齐谐·红花洞》:“復有一人乘骏马约束如军官,持令箭,呼云:‘奉上帝命,烦君点放洞犯,幸勿辞劳!’”
    • 17.
      烧灯节释义:指元宵节。旧俗于正月十五晚张灯结彩,供人通宵观赏,故称。
    • 18.
      玉梅释义:⒈白梅花。宋 苏轼《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诗:“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宋 范成大《樱桃花》诗:“借暖衝寒不用媒,匀朱匀粉最先来。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傍边自在开。”⒉宋 时元宵节用绢或纸做的假花,为妇女首饰之一。《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艷妆初试,把珠帘半揭,娇羞向人,手捻玉梅低説。相逢长是,上元时节。”⒊菊名。宋 刘蒙《菊谱·新罗》:“新罗,一名玉梅,一名倭菊。或云出海外国中,开以九月末,千叶纯白,长短相次,而花叶尖薄,鲜明莹彻,若琼瑶然。”
    • 19.
      白鹭转花释义:唐 代元宵节的一种宫灯名。
    • 20.
      粉团释义:食品名。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犹今之麻团。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射团》:“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元宵节 前门 灯市,琉璃厂 灯市,正阳门 摸钉,五龙亭 看灯火,唱秧歌,跳鲍老,买粉团。”

元宵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元释义:⒈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旧唐书·中宗纪》:“﹝ 景龙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遶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⒉古代历法名称之一。《史记·天官书》:“其纪上元。”司马贞 索隐:“上元是古历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
    • 2.
      元宵释义:⒈也叫灯节、上元节。民间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的晚上各地有观灯的风俗。⒉元宵节应时食品。用糯米面做成,球形,有馅,煮着吃。
    • 3.
      利是包释义:“利是包”即红包之意。过年派“利是”,目的是花钱花得开心。“利是”派出去的时候,一定要见到笑脸,这封利是就像捡回了一个欢乐,双方都兴高采烈。利是包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前都可派发。
    • 4.
      山灯释义:⒈山中的灯火。 ⒉元宵节夜扎制成山形的彩灯。
    • 5.
      度过桥释义:是潮汕一带民间在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 6.
      彩山释义:宋 代元宵节放花灯,宫内灯彩堆迭成山形,称为 綵山。
    • 7.
      放灯释义:⒈指农历正月元宵节燃点花灯供民游赏的风俗。放灯之期,代有不同,约在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之间。宋 江休复《江邻几杂志》:“京师上元,放灯三夕,钱氏 纳土进钱买两夜,今十七,十八两夜灯,因 钱氏 而添之。”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礼部上疏,援引前例请旨,许来年新正民间放灯凡十昼夜,盖比之 宋 初 钱俶 买宴增三日之外,又展二日。”⒉指放河灯。明 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七月﹞十五日,诸寺建盂兰盆会,夜於水次放灯,曰放河灯。”《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喫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打
    • 8.
      正月节释义:即元宵节。
    • 9.
      灯事释义:指元宵节张灯游乐之事。
    • 10.
      灯会释义:元宵节举行的群众观灯集会,集会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彩灯。有的灯会还有高跷、狮子、旱船、杂技表演等娱乐活动。
    • 11.
      灯夕释义:旧俗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夜张灯游乐,故称其夕为“灯夕”。
    • 12.
      灯夜释义:指元宵节的晚上。
    • 13.
      灯市释义:元宵节悬挂花灯的街市。
    • 14.
      灯期释义:指元宵节前后张灯游乐的一段时间。 一般为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
    • 15.
      灯词释义:⒈贴在彩灯上供人品评娱乐的诗词等。 ⒉用于元宵节的弹词故事等。
    • 16.
      点放释义:⒈燃放。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时遇元宵节令,预赏丰年,城里城外,不论官家民户,都要点放花灯,与民同乐。”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宫中元宵,上鼇山顶上之灯,例点放神器三位,则监工事也。”⒉查点释放。清 袁枚《新齐谐·红花洞》:“復有一人乘骏马约束如军官,持令箭,呼云:‘奉上帝命,烦君点放洞犯,幸勿辞劳!’”
    • 17.
      烧灯节释义:指元宵节。旧俗于正月十五晚张灯结彩,供人通宵观赏,故称。
    • 18.
      玉梅释义:⒈白梅花。宋 苏轼《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诗:“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宋 范成大《樱桃花》诗:“借暖衝寒不用媒,匀朱匀粉最先来。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傍边自在开。”⒉宋 时元宵节用绢或纸做的假花,为妇女首饰之一。《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艷妆初试,把珠帘半揭,娇羞向人,手捻玉梅低説。相逢长是,上元时节。”⒊菊名。宋 刘蒙《菊谱·新罗》:“新罗,一名玉梅,一名倭菊。或云出海外国中,开以九月末,千叶纯白,长短相次,而花叶尖薄,鲜明莹彻,若琼瑶然。”
    • 19.
      白鹭转花释义:唐 代元宵节的一种宫灯名。
    • 20.
      粉团释义:食品名。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犹今之麻团。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射团》:“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元宵节 前门 灯市,琉璃厂 灯市,正阳门 摸钉,五龙亭 看灯火,唱秧歌,跳鲍老,买粉团。”

元宵节造句

1.元宵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

2.元宵节晚上,全城的街头巷尾,家家都张灯结彩,挂起了大红灯笼。

3.元宵节,顾名思义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团圆的节日。

4.北风吹,雪花飘,片片雪花像鹅毛;钟声响,祝福到,声声祝福把你绕;元宵节,焰火高,颗颗焰火好热闹。

5.剪下美丽星空,把梦想给你,剪下元元明月,把健康给你,剪下元宵节的欢乐,把祝福给你,剪下我的思念,把幸运给你。

6.带上诚挚的祝福,愿你开心大本营,开心总动员,开心大风车,开心每一年,开心每一月,开心每一天,开心每一刻,开心,开心,元宵节开心。

7.元宵节赏花灯吃汤圆是民间的古老习俗。

8.元宵节到了,全国各地都在张灯结彩庆祝元宵佳节。

9.祝全市人民元宵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0.天上月儿圆,地上人团圆,事事都圆!花好,景好,心情更好!祝愿你和家人元宵节快乐。

11.祝你元宵节家人团圆,朋友欢聚,情人浪漫,手舞足蹈,动感十足,早晚笑脸,欣慰的表情上演节日的异彩纷呈。

12.春节真热闹!有很多活动,有熬腊八粥的,有除夕,有元宵节,有逛庙会。令我念念不忘的就是元宵节的晚上。

13.元宵节街上张灯结彩。

元宵节是什么意思 元宵节读音 怎么读 元宵节,拼音是yuán xiāo jié,元宵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元宵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