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 [yuán yè]
1. 元宵。
英[night of the 15th of the lst lunar month;]
元夜 引证解释
⒈ 即元宵。
引宋 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元 杨奂 《录汴梁宫人语》诗:“岁岁逢元夜,金娥闹簇巾。”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会元夜,相与筹画。”
国语词典
元夜 [yuán yè]
⒈ 正月十五日的晚上。
引宋·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元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元释义:⒈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旧唐书·中宗纪》:“﹝ 景龙 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水浒传》第六六回:“次日,正是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晴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放花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登高》:“岁上元夜,寺僧燃灯遶塔奏乐,金光明空,乐作天上矣。”⒉古代历法名称之一。《史记·天官书》:“其纪上元。”司马贞 索隐:“上元是古历之名。”《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
- 2.
传柑释义:亦作“传甘”。 北宋 上元夜宫中宴近臣,贵戚宫人以黄柑相赠,谓之“传柑”。
- 3.
元夕释义:旧称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是夜称元夕,与“元夜”、“元宵”同。
- 4.
冰麝释义:冰片与麝香。《镜花缘》第七回:“﹝ 林氏 ﹞将产时,异香满室,既非冰麝,又非旃檀,似花香而非花香,三日之中,时刻变换,竟有百种香气。”清 陈维崧《解语花·鸣高弟昔年曾与一年少为狎游,昨偶遇市上,已不复相识》词:“因记 杜陵 元夜,有春衣醉宿,肌沾冰麝。重来繫马,谁提起昨夜月中私话,扬州 梦假。”
- 5.
华月释义:⒈皎洁的月亮。 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刘桢<感遇>》:“华月照方池,列坐金殿侧。”唐 杜甫《夏夜叹》诗:“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疎光。”明 刘基《次韵和石末公元夜之作》:“八表流云澄夜色,九霄华月动春城。”⒉喻盛时。《文选·刘铄<拟古诗>》:“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刘良 注:“芳年、华月,喻盛时也。”
- 6.
国艳释义:⒈国中最艳丽的花,多指牡丹。宋 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诗之四:“国艳夭饶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簷。”宋 吴文英《汉宫春·追和尹梅津赋俞园牡丹》词:“花姥来时,带天香国艳,羞掩名姝。”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宋景文 与兄 元宪 少时,尝謁 杨大年,坐中赋落花诗。元宪 云:‘金谷 路尘埋国艳,武陵 谿水泛天香。’”⒉国色。指绝色女子。宋 王安石《上元夜戏作》诗:“尽道满城无国艳,不知朱户锁嬋娟。”
- 7.
奉倩释义:三国 魏 荀粲,字 奉倩,因妻病逝,痛悼不能已,每不哭而伤神,岁馀亦死,年仅二十九岁。 见《三国志·魏志·荀恽传》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晋阳秋》。后成为悼亡的典实。清 纳兰性德《眼儿媚·中元夜有感》词:“欲知 奉倩 神伤极,凭诉与秋檠。”周亮《悼程蕴秀女士并慰陈西溪先生》诗:“休教 奉倩 神伤尽,好为宗邦护妙才。”
- 8.
宝月释义:明月。 南朝 梁 吴均《碎珠赋》:“宝月生焉,越 浦 隋 川,标 魏 之美,擅 楚 之贤。”唐 鲍溶《怀惠明禅师》诗:“雪山世界此凉夜,宝月独照瑠璃宫。”明 梁潜《元夜陪驾燕午门》诗:“银汉横空宝月团,六鰲飞出五云端。”丘逢甲《元夕无月》诗:“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 9.
宸游释义:⒈亦作“宸游”。帝王之巡游。唐 苏颋《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诗:“主第山门起 灞川,宸游风景入初年。”宋 蔡襄《上元进诗》:“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全归万众心。”元 柳贯《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朱夏宸游正,清秋武卫闲。”清 唐孙华《茹明府招饮虎丘梅花楼》诗:“宸游望幸当三月,使节先驰验二星。”⒉见“宸游”。
- 10.
巡檄释义:巡行晓喻。 《明史·广西土司传一·柳州》:“万历 元年,洛容 知县 邵廷臣 以养归,主簿 谢漳 行县事。会上元夜,单骑巡檄山中。僮 蛮 韦朝义 率 上油、古底 诸 僮 夜半出掠,逐 漳,追至城,杀 漳,夺县印去。”
- 11.
御筵释义:⒈皇帝命设的酒席。 《梁书·萧子显传》:“高祖 雅爱 子显 才,又嘉其容止吐纳,每御筵侍坐,徧顾访焉。”唐 李白《玉壶吟》:“凤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称觴登御筵。”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嘉祐 八年上元夜,赐中书、枢密院御筵于 相国寺 罗汉院。”⒉喻指帝位。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耿 贾 扶王室,萧 曹 拱御筵。”
- 12.
微步释义:⒈轻步;缓步。《文选·曹植<洛神赋>》:“陵波微步,罗韈生尘。”吕向 注:“微步,轻步也。”《文选·七启》:“散乐变饰,微步中闺。”张铣 注:“微步,缓步也。”宋 曾巩《思政堂记》:“凉臺清池,游息之亭,微步之径,皆在其前。”⒉微行。谓王者或官僚隐匿身份出行。《南史·王晏传》:“晏 频三夜微步诣 諶 议,时人以此窥人。”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六:“永年 知 叔皮 尝于上元夜微步游閭里,乃夜叩东府门告变。”参见“微行”。
- 13.
放夜释义:旧时都城有夜禁,街道断绝通行。唐 代起正月十五夜前后各一日暂时弛禁,准许百姓夜行,称为“放夜”。宋 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放夜》:“唐 睿宗 先天 二年正月望,初弛门禁;玄宗 天宝 六年正月十八日,詔重门夜开,以达阳气;朱梁 开平 中,詔开坊门三夜…… 太平 兴国 六年,敕然灯放夜为著令。”宋 周邦彦《解语花·元宵》词:“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清 黄景仁《元夜独坐偶成》诗:“云知放夜开千叠,月为愁心晕一层。”
- 14.
灯轮释义:一种大形的灯彩。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三:“睿宗 先天 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於京师 安福门 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綺,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唐 陈子昂《上元夜效小庾体》诗:“芳宵殊未极,随意守灯轮。”清 黄景仁《念奴娇·元夜步月》词:“西域灯轮,东京 火树,百变鱼龙戏。”
- 15.
白衣送酒释义:指 晋 王弘 遣白衣使送酒酌 陶潜 的故事。宋 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白衣送酒舞 渊明,急扫风轩洗破觥。”清 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二:“黄罗传柑之在元夜,白衣送酒之属重阳,以及 曲江 之三月三日,驪山 之七月七夕,皆藉诗文得传。”参见“白衣人”。
- 16.
茧卜释义:古代民俗,于正月十五日夜,抟米、麦粉若茧状,书事置于其中,以占一年之事,谓之“茧卜”。宋 杨万里《上元夜戏作长句》:“心知茧卜未必然,醉中得卜喜欲颠。”参阅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探官》。
- 17.
荷镫释义:荷花形的灯。旧俗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将此灯浮于水上以祀鬼。 清 纳兰性德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词:“西风不管,一池萍水,几点荷鐙。”
- 18.
逢场释义:⒈遇到某场合;到达某场所。宋 杨万里《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茧丝书吉语置其中以占一岁之祸福谓之茧卜因戏作长句》:“先生平生笑儿痴,逢场亦復作儿嬉。”清 江昱《桂枝香》词:“诗仙写韵吹冰雪,肯逢场,剪红裁碧。”林学衡《徐园同镇潮》诗:“开怀渐觉逢场减,负手真成避世喧。”⒉遇到有集市。沙汀《淘金记》十:“刚才还在这里,恐怕到粮食市上去了。逢场天,他要下午才有空啊。”
- 19.
韬光释义:⒈敛藏光采。汉 孔融《离合作郡姓名字诗》:“玟璇隐曜,美玉韜光。”唐 韩偓《元夜即席》诗:“桂兔韜光云叶重,烛龙衔耀月轮明。”⒉比喻隐藏声名才华。南朝 梁 萧统《<陶渊明集>序》:“圣人韜光,贤人遯世。”元 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学 子陵 遁跡在 严滩,似 吕望 韜光在 渭川。”鲁迅《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韜光里巷,处之怡然。”⒊唐 代名僧,蜀 人,能诗,住 杭州 灵隐寺,与郡守 白居易 为诗友。穆宗 长庆 年间,于 灵隐山 西北 巢枸坞 筑寺,后人名之 韬光寺,亦省称 韬光。清
- 20.
风幔释义:挡风的帷幕。唐 杜甫《客旧馆》诗:“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宋 苏轼《上元夜过赴儋守台独坐有感》诗:“静看月窗盘蜥蜴,卧闻风幔落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