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旻 [xiǎo mín]
1. 《诗·小雅》篇名。《诗·小雅·小旻序》:“小旻,大夫刺幽王也。”郑玄笺:“亦当为刺厉王。”朱熹集传:“大夫以王惑于邪谋,不能断以从善,而作此诗。”后用以表达对谗言的愤慨。
小旻 引证解释
⒈ 《诗·小雅》篇名。
引《诗·小雅·小旻序》:“小旻,大夫刺 幽王 也。”
郑玄 笺:“亦当为刺 厉王。”
朱熹 集传:“大夫以王惑於邪谋,不能断以从善,而作此诗。”
后用以表达对谗言的愤慨。 宋 苏轼 《游惠山》诗:“弔古泣旧史,疾谗歌《小旻》。”
国语词典
小旻 [xiǎo mín]
⒈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六章。
引根据〈诗序〉:「小旻,大夫刺幽王也。」
首章二句为:「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小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集释义:⒈无成就;不成功。《诗·小雅·小旻》:“谋夫孔多,是用不集。”毛 传:“集,就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日之事,幸而集,晋国 赖之。不集,三军暴骨。”杜预 注:“集,成。”⒉不栖止。《列子·杨朱》:“鸿鵠高飞,不集污池。”⒊不齐一,不一致。《汉书·晁错传》:“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趋利弗及……百不当十。”颜师古 注:“集,齐也。”
- 2.
临深履尾释义:语出《诗·小雅·小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又《易·履》:“履虎尾,咥人,凶。”后以“臨深履尾”喻危险恐惧。葛洪《抱朴子·诘鲍》引 晋 鲍敬言《无君论》:“王者臨深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食,將何爲懼禍及也。”
- 3.
临深履薄释义:《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用“临深履薄”比喻谨慎戒惧。
- 4.
伊于胡底释义:到什么地步为止。 形容对坏现象表示感叹。《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 5.
冯河释义:徒步涉水渡河。引申为有勇无谋、冒险行动。《易·泰》:“用冯河,不遐遗。”孔颖达 疏:“无舟渡水,冯陵于河,是顽愚之人。”《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它。”毛 传:“冯,陵也。徒涉曰冯河,徒搏曰暴虎。”清 魏源《<海国图志>叙》:“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艾三年而蓄之,网临渊而结之,毋冯河,毋画饼,则人材之虚患祛其二。”梁启超《过渡时代论》:“攘臂冯河而渡者,其 美利坚、匈牙利 耶?”
- 6.
冰渊释义:《诗·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遂以“冰渊”喻指处境危险。
- 7.
战战兢兢释义: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战战:恐惧发抖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 8.
深薄释义:《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后以“深薄”谓险境。
- 9.
渊冰释义:语出《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遂以“渊冰”喻危险境地。
- 10.
潝潝訿訿释义:谓众口附和,诋毁诽谤。 《诗·小雅·小旻》:“潝潝訿訿,亦孔之哀。”毛 传:“潝潝然患其上,訿訿然思不称乎上。”孔颖达 疏:“潝潝为小人之势,是作威福也;訾訾者,自营之状,是求私利也。”亦省作“潝訿”。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二·考察胁免》:“谓年来潝訿成风,乃有市井憸邪、千人所指如 马某 者,亦得借建言之名。”林纾《感秋赋》:“嗟皇父之孔圣兮,日潝訿以自恣。”
- 11.
盈庭释义:亦作“盈廷”。 充满朝廷。《诗·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楚辞·大招》:“室家盈庭,爵禄盛只。”王逸 注:“盈满朝廷。”王夫之 通释:“盈庭,皆列位于朝廷。”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自两 汉 文明,楷式昭备,蔼蔼多士,发言盈庭。”《旧唐书·武宗纪论》:“属天骄失国,潞 孽阻兵,不惑盈庭之言,独纳大臣之计。”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又以比岁 淮 弱 黄 强,重迟空晚,发议盈廷,图改运道。”
- 12.
筑室道谋释义:《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 意思是说盖房子的时候随便向过路的人请教,那是肯定盖不好的。后用以比喻无主见,盲目地征询意见,人多言杂,办不成事。
- 13.
践冰释义:犹履冰。 比喻处于险境。语本《诗·小雅·小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三国 魏 曹植《陈审举表》:“今臣与陛下践冰履炭,登山浮涧,寒温燥溼,高下共之,岂得离陛下哉!”《陈书·后主纪》:“惧甚践冰,慄同驭朽。”《南史·宋宗室及诸王传上论》:“自谓践冰之虑已除,泰山 之安可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