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 [fēn zhī]
1. 一茎蘖生数枝。
3. 指从一个学科中派生出来的部分。
分枝 引证解释
⒈ 一茎蘖生数枝。
引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昭帝 始元 元年,穿淋池,广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
⒉ 指从一个学科中派生出来的部分。
引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即使是著名数学家,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一个数学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读懂。”
分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色堇释义:⒈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分枝,叶子长椭圆形,花大,每花有黄、白、紫三色,供观赏。 ⒉这种植物的花。
- 2.
不蔓不枝释义: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原意是说莲茎不蔓延,也不分枝。后来多用以称赞文章简洁,不拖泥带水。
- 3.
东蘠释义:即沙蓬。一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枝,坚硬,具条纹,幼时被毛。叶披针形至线形。花两性。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种子可食,也可榨油。《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彫胡。”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东蘠,实可食。”明 胡侍《真珠船·东墙》:“甘、凉、银、夏 之野,沙中生草子,细如罌粟,堪作饭,俗名登粟,一名沙米……《子虚赋》‘东蘠雕胡’註:‘东蘠,实可食。’《广志》:‘东墙,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 幽、凉、并、乌丸 地。’《魏书》:‘乌丸 地宜东
- 4.
乔木释义:主干明显而高大的木本植物。 分枝繁盛,在距离地面较高处形成树冠。如杨树、松树等。
- 5.
五角茄释义:茄科茄属直立分枝小灌木。通常作1年生栽培,株高5—5米,夏秋季为花果期,5枚紫色花瓣五星般展开,金黄的锥形花药端座其中,闪闪烁烁,尤为奇特的是:果实基部有乳头状突起,或乳状头,或如手指,或象牛角,更有人形容象一家五代坐在一起谈天说地。乳茄果形奇特,观果期达半年,更是种插花的优质素材。
- 6.
低光荷释义:荷的一种。 晋 王嘉《拾遗记·前汉下》:“昭帝 始元 元年,穿淋池,广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状如駢盖,日照则叶低荫根茎,若葵之卫足,名‘低光荷’。实如玄珠,可以饰佩。花叶难萎,芬馥之气,彻十餘里。食之令人口气常香,益脉理病。”参阅《三辅黄图·池沼》。
- 7.
佛头菊释义:植物名。 菊科。多年生草本,茎高一二尺,多分枝,下部为木质。叶互生,秋天茎顶开头状花,故名。宋 范成大《菊谱·白花》:“佛顶菊,亦名佛头菊。中黄心极大,四傍白花一层绕之,初秋先开白花,渐沁微红。”
- 8.
侧枝释义:由主枝周围长出的分枝。
- 9.
分叉释义:⒈表示在一特定点分成或发展成或比拟为叉子或枝条的东西。⒉一条人字形、Z字形或曲折的道路或栅栏。⒊见分枝。
- 10.
分株释义:将植物的根、茎基部长出的小分枝与母株相连的地方切断,然后分别栽植,使之长成独立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此法简单易行,成活快。园艺上广泛应用。
- 11.
分枝方式释义: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各自具有的一定的分枝规律和模式。
- 12.
分枝释义:⒈一茎蘖生数枝。晋 王嘉《拾遗记·前汉下》:“昭帝 始元 元年,穿淋池,广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⒉指从一个学科中派生出来的部分。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即使是著名数学家,如果不是专门研究这一个数学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读懂。”
- 13.
分蘖释义:小麦、水稻等在地下或近地面的茎基部发生分枝。能抽穗结实的叫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的叫无效分蘖。
- 14.
分蘗释义:农学上的术语,指的是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
- 15.
单轴脉释义:由单轴分枝分出的显有主从关系的两个分枝的叶脉。
- 16.
卷柏释义:也叫还魂草。 蕨类植物。高5—15厘米。茎棕褐色。分枝丛生,扁平,叶四列。耐干旱,干旱时枝叶内卷如拳,湿润时又平展伸开。生于裸露的山顶岩石上。在中国分布很广。可供药用。
- 17.
合叶苔科释义:植物体黄绿色,褐色或红褐色,主茎匍匐,分枝倾立或直立。
- 18.
吊钟释义:别名:灯笼花、吊钟海棠。 多年生半灌木,茎直立。高50-200厘米,粗6-20毫米,多分枝,被短柔毛与腺毛,老时渐变无毛,幼枝带红色。叶对生,卵形或狭卵形,长3-9厘米,宽2。5-5厘米。喜凉爽湿润环境,怕高温和强光,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壤土为宜,冬季温度不低于5℃。
- 19.
圪节释义:⒈稻、麦、高粱、竹子等茎上分枝长叶的地方。⒉用于长条形东西的一段:这根棍子断成三圪节了。
- 20.
地肤释义: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分枝很多,叶子线状披针形,穗状花序,开红褐色小花。 果实扁球形,可入药,叫地肤子。嫩茎叶可以吃,老株可用来做扫帚。通称扫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