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 [qí bó]
1. 相传为黄帝时的名医。今所传《黄帝内经》,即战国秦汉时医家托名黄帝与岐伯论医之作。
岐伯 引证解释
⒈ 相传为 黄帝 时的名医。今所传《黄帝内经》,即 战国 秦 汉 时医家托名 黄帝 与 岐伯 论医之作。
引《汉书·艺文志》:“太古有 岐伯、俞拊,中世有 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
《云笈七籤》卷一百:“时有仙伯,出于 岐山 下,号 岐伯,善説草木之药性味,为大医。”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但是 S城 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 轩辕、岐伯 的嫡派门徒包办。”
国语词典
岐伯 [qí bó]
⒈ 人名。生卒年不详。相传为黄帝之臣,精通医道,黄帝曾与论医,更相问答,其语备载于内经。也作「歧伯」。
岐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四圣释义:⒈四位圣明的统治者。 指颛顼、帝喾、帝尧、帝舜。⒉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尧、舜、禹、汤。⒊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伏羲、轩辕(黄帝)、高辛(帝喾)、禹。⒋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周公、太公、召公、史佚。⒌四位圣明的统治者。指唐代肃宗、代宗、德宗、顺宗。⒍医家称黄帝、岐伯、秦越人(扁鹊)、张机为“四圣”。⒎佛教语。十界中,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界称“四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称“六凡”。⒏佛教语。禅林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大海众菩萨为“四圣”。
- 2.
岐伯释义:相传为 黄帝 时的名医。今所传《黄帝内经》,即 战国 秦 汉 时医家托名 黄帝 与 岐伯 论医之作。
- 3.
岐跗释义:古代良医 岐伯 和 俞跗 的并称。亦喻指良医。
- 4.
岐黄释义:指黄帝和岐伯,传说是中医的始祖。古代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多用黄帝和岐伯问答的形式写成。后来用“岐黄”作为中医学术的代称:岐黄之术。
- 5.
术绍岐黄释义:指岐伯和黄帝。
- 6.
箫铙歌释义:军乐名。相传 黄帝 命 岐伯 所作。
- 7.
血枯释义:中医病名。《素问·腹中论》:“有病胷脇支满者,妨於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 岐伯 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絶,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二·妇人经水》:“经闭:有血滞,血枯。”
- 8.
轩岐释义:⒈黄帝轩辕氏与其臣岐伯的并称。他们被视作中国医药的始祖。⒉指医术。
- 9.
铙歌释义:⒈军中乐歌。 传说黄帝、岐伯所作。⒉泛指军歌。⒊指凯歌。
- 10.
风府释义:人体经穴名。位于项中正线,入后发际一寸。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中风等。《素问·疟论》:“岐伯 曰:‘邪气客於风府,循膂而下。’”王冰 注:“风府,穴名,在项上入髮际同身寸之二寸,大筋内宛宛中也。”
- 11.
鼠瘘释义:病名。即瘰疬。淋巴腺结核症。《灵枢经·寒热》:“黄帝 问於 岐伯 曰:‘寒热瘰癧,在於颈腋者,何气使生?’岐伯 曰:‘此皆鼠瘻寒热之毒气也,留於脉而不去者也。’”参见“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