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至 [fēn zhì]
1. 指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分至 引证解释
⒈ 指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引《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
杜预 注:“分,春、秋分也。至,冬、夏至也。”
《汉书·律历志上》:“时所以记启闭也,月所以纪分至也。启闭者,节也。分至者,中也。”
唐 杨炯 《浑天赋》:“分至启闭,圣人於是乎范围。”
国语词典
分至 [fēn zhì]
⒈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引《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分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乖失释义:⒈违逆;违背。《宋书·袁淑传》:“刘湛,淑 从母兄也,欲其附己,而 淑 不以为意,由是大相乖失。”《北史·魏收传》:“其后镇将刺史,乖失人和,羣 氐 作梗,遂为边患。”《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三年》:“蔡雄 ……谓士卒曰:‘汝曹不欲南行,任自归北,何用喧悖,乖失军礼!’”⒉差错;过失。《宋书·律历志下》:“分至乖失,则节闰非正;宿度违天,则伺察无準。”唐 刘知几《史通·品藻》:“爰及近代,史臣所书,求其乖失,亦往往而有。”《旧唐书·忠义传下·贾直言》:“悟 纤微乖失,直言 必尽理箴规,以是美誉日闻於朝。”
- 2.
二至圈释义:⒈天球上通过天极和二至点的大圆。⒉见分至圈。
- 3.
二至释义:指冬至和夏至。《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杜预 注:“二至,冬至、夏至。”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威 施 之艷,粉黛无以加;二至之气,吹嘘不能增。”清 朱大韶《驳万氏分至不系时说》:“周 兼用六代之礼乐,鲁 用四代,其祭天之月,亦宜损于 周,故二至之日不祭天地也。”
- 4.
分至释义:指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杜预 注:“分,春、秋分也。至,冬、夏至也。”《汉书·律历志上》:“时所以记启闭也,月所以纪分至也。启闭者,节也。分至者,中也。”唐 杨炯《浑天赋》:“分至启闭,圣人於是乎范围。”
- 5.
四鸟释义:⒈古代历正(司历官)凤鸟氏 的四属官。即 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皞 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杜预 注:“上四鸟皆历正之属官。”孔颖达 疏:“分至启闭立四官,使主之。凤鸟氏 为之长,故云:四鸟皆历正之属官也。”⒉《孔子家语·颜回》载:孔子 在 卫,闻哭者之声甚哀。问 颜回。颜回 回答说:这哭声不但为死者,而且为生离别者。孔子 问其故。对曰:“回 闻 桓山
- 6.
木头底儿释义:清 代旗装鞋。 因其为木制高底,故名。底高有五分、八分至三寸五分、四寸数种,高底作花盆形,低底作船形。
- 7.
积闰释义:为了与一回归年的时间相符,阳历、农历各在历法上加上若干天,加在一月或一年中,称“积闰”。 唐 许稷《闰月定四时》诗:“玉律穷三纪,推为积闰期。月餘因妙算,岁遍自成时。”《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安老爷 ﹞説着,便要讲那分至岁差积闰的道理。”
- 8.
组合释义:⒈组织成为整体:这本集子是由诗、散文和短篇小说三部分组合而成的。⒉组织起来的整体:劳动组合(工会的旧称)。词组是词的组合。⒊由m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n个并成一组,不论次序,其中每组所含成分至少有一个不同,所得到的结果叫做由m中取n个的组合。如由a,b,c,d中取3个的组合有abc,abd,acd,bcd四组。组合数用来表示,公式是=。
- 9.
西内释义:皇宫西部。《旧唐书·玄宗纪下》:“乾元 三年七月丁未,移幸西内之 甘露殿。时阉宦 李辅国 离间 肃宗,故移居西内。”《宋史·徽宗纪三》:“﹝ 政和 六年九月﹞以西内成,曲赦 京西。”清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世宗崇道教》:“﹝ 嘉靖 四十四年正月﹞上虽修玄西内,而权纲总揽,夜分至五鼓,犹览决章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