旃蒙 [zhān méng]
1. 十干中乙的别称。古代用以纪年。
旃蒙 引证解释
⒈ 十干中乙的别称。古代用以纪年。
引《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
清 恽敬 《答董牧唐》:“旃蒙之春,东上 象湖,士女盛殷,礼文亦富。”
旃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作噩释义:十二支中“酉”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酉曰作噩。”《隋书·礼仪志一》:“维 仁寿 元年,岁次作噩。”《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八》元 胡三省 注:“起旃蒙作噩(乙酉),尽柔兆阉茂(丙戌),凡二年。”参见“岁阳”。
- 2.
岁阳释义:⒈亦称“岁雄”。 古代以干支纪年,十干叫“岁阳”。《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岁阳。”宋 洪迈《容斋三笔·岁月日风雷雄雌》:“虞喜 天文论,汉《太初历》十一月甲子夜半冬至云:‘岁雄在閼逢……’又云:‘甲岁雄也,毕月雄也,陬月雌也。’大抵以十干为岁阳,故谓之雄,十二支为岁阴,故谓之雌。”⒉《诗·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阳止”。毛 传:“阳,历阳月也。”郑玄 笺:“十月为阳。”后用以指农历十
- 3.
旃蒙释义:十干中乙的别称。古代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清 恽敬《答董牧唐》:“旃蒙之春,东上 象湖,士女盛殷,礼文亦富。”
- 4.
端蒙释义:古代历法中岁星在“乙”的称呼。《史记·历书》:“端蒙单閼二年。”司马贞 索隐:“端蒙,乙也。《尔雅》作“旃蒙”。”清 冯桂芬《程楞香中丞六十寿序》:“端蒙蝉嫣之岁,日在翼,将迁於寿星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