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崇 [zūn chóng]
1. 敬重推崇。
英[worship; revere; venerate; respect; honour;]
尊崇 引证解释
⒈ 尊敬推崇。
引《春秋·僖公五年》“诸侯盟于 首止” 晋 杜预 注:“齐桓 行霸,翼戴天子,尊崇王室。”
宋 范仲淹 《遗表》:“尊崇贤良,裁抑侥幸。”
《明史·太祖纪赞》:“昭揭经义,尊崇正学。”
孙犁 《秀露集·左批评右创作论》:“这些大作家也没有一个不衷心地尊崇与他同时代的伟大的批评家。”
⒉ 庄严高大,用以形容庙宇、宫阙等建筑。
引明 陈所闻 《驻马听·吴山拜伍相庙》曲:“庙貌尊崇,独佔 吴山 第一峰。”
明 李东阳 《天津卫城修造记》:“瞻宫闕之尊崇,览畿甸之高腴。”
⒊ 显贵。
引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道府所辖地方,远者或千餘里,其本任有表率之责,职位又较尊崇。”
国语词典
尊崇 [zūn chóng]
⒈ 尊敬推崇。
引《左传·僖公五年》:「诸侯盟于首止」句下晋·杜预·注:「齐桓行霸,翼戴天子,尊崇王室。」
《明史·卷三·太祖本纪·赞曰》:「昭揭经义,尊崇正学。」
近敬服 敬重 崇敬 爱戴
反冒渎
尊崇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尊敬释义:⒈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尊敬老师。受人尊敬。⒉可尊敬的:尊敬的总理阁下。
- 2.
崇拜释义:尊敬钦佩:崇拜英雄人物。
- 3.
爱戴释义:敬爱并且拥护。
- 4.
崇敬释义:推崇尊敬:崇敬的心情。英雄的高尚品质为人崇敬。
- 5.
敬重释义:恭敬尊重。
- 6.
敬服释义:敬重佩服:他为人正直,让人敬服。人们都敬服先生的人品才学。
尊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代宗匠释义:形容一个时代的人们所尊崇、敬仰的著名文学家。
- 2.
一代谈宗释义:谈宗:善于言谈,为世人所尊崇。指当代清谈大师。
- 3.
一代辞宗释义:一个时代为人所尊崇的文学家。
- 4.
一赐乐业教释义:古代入居 中国 的 犹太 人对其 犹太教 的专称。“一赐乐业”是 希伯来 文,即“以色列”的古音译。其教传入 中国 的年代,一说在 五代 后汉(947-950年);一说在 金世宗 大定 三年(1163年),并在 开封府 建 犹太 寺。明 弘治 二年《重建清真寺记》:“夫 一赐乐业 立教祖师 阿无罗汉,迺 盘古 阿躭 十九代孙也。”明 正德 七年《尊崇道经寺记》:“至於 一赐乐业教,始祖 阿躭,本出 天竺西域。”参阅 陈垣《开封一赐乐业教考》、潘光旦《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
- 5.
七真释义:道教尊崇的七位真人。(1)相传 汉 茅盈、茅固、茅衷 兄弟隐于 茅山 得道成仙,后 晋 之 杨羲、许穆、许翙 及 唐 之 郭崇真 皆于 茅山 得道,因合称“七真”。唐 陆龟蒙《和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一:“一片轻帆背夕阳,望三峰拜七真堂。”自注:“三 茅、二 许、一 杨、一 郭,是为七真。”唐 齐己《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2)指 张紫阳、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白紫清、刘永年、彭鹤林 七人,称“南宗七真”。(3)指 马丹阳、邱长
- 6.
上祖释义:⒈先祖。唐 韩愈《唐故朝散大夫越州刺史薛公墓志铭》:“公讳 戎,字 元夫。其上祖 懿,为 晋 安西将军,实始居 河东。”《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张员外 道:‘罢,罢,这样媳妇,久后必被败坏门风,玷辱上祖!’”⒉先祖师。前蜀 贯休《遇五天僧入五台》诗之一:“十万里到此,辛勤詎可论。唯云吾上祖,见买 给孤园。”⒊尊崇父祖。上,通“尚”。《左传·文公二年》:“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故 禹 不先 鯀,汤 不先 契,文 武 不先 不窋。宋 祖 帝乙,郑 祖 厉王,犹上祖也。”
- 7.
不挑之祖释义: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 8.
不祧之宗释义: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
- 9.
不祧之祖释义:也说不祧之宗。创业的始祖或影响较大的祖宗不迁入祧庙参加祖先的合祭,叫做不祧。后比喻创立某种事业受到尊崇的人或不可废除的事物。祧(tiāo):古指远祖的祠堂。
- 10.
业尚释义:⒈谓尊崇,崇尚。⒉学业和品德。
- 11.
严尊释义:⒈尊崇。 ⒉犹尊严。⒊敬词。用于称有身份、地位的对方。
- 12.
主奴释义:⒈仆役的头目。 ⒉谓尊崇与贬抑。⒊主人与仆人。
- 13.
人宗释义:众人的楷模。谓受人尊崇的人。
- 14.
优崇释义:⒈优待而尊崇之。⒉优厚。
- 15.
优隆释义:⒈优待尊崇。⒉指优厚的待遇。⒊高,尊贵。⒋优厚。指礼遇或待遇。⒌丰厚,丰富。
- 16.
信尚释义:相信而尊崇。
- 17.
儒者释义: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
- 18.
六傅释义: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西晋 末始置此六职。唐 虽有此职,但因人而设,不皆有。宋 以后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晋书·何劭传》:“惠帝 即位,初建东宫,太子年幼,欲令亲万机,故盛选六傅,以 劭 为太子太师。”唐 白居易《严绶可太子少傅制》:“东朝保傅,歷代尊崇。汉 择名儒,任先 疏广。晋 求耆德,选在 山涛。实资六傅之贤,用宏三善之道。”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持宪储闱·六傅》。
- 19.
勒崇释义:在金石上勒名,表示尊崇。
- 20.
右贤释义:⒈犹先贤。有才德的前辈。⒉尚贤,尊崇贤能。⒊汉时匈奴贵族有左贤王、右贤王之号,右贤王亦省称为“右贤”。
尊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代宗匠释义:形容一个时代的人们所尊崇、敬仰的著名文学家。
- 2.
一代谈宗释义:谈宗:善于言谈,为世人所尊崇。指当代清谈大师。
- 3.
一代辞宗释义:一个时代为人所尊崇的文学家。
- 4.
一赐乐业教释义:古代入居 中国 的 犹太 人对其 犹太教 的专称。“一赐乐业”是 希伯来 文,即“以色列”的古音译。其教传入 中国 的年代,一说在 五代 后汉(947-950年);一说在 金世宗 大定 三年(1163年),并在 开封府 建 犹太 寺。明 弘治 二年《重建清真寺记》:“夫 一赐乐业 立教祖师 阿无罗汉,迺 盘古 阿躭 十九代孙也。”明 正德 七年《尊崇道经寺记》:“至於 一赐乐业教,始祖 阿躭,本出 天竺西域。”参阅 陈垣《开封一赐乐业教考》、潘光旦《中国境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问题》。
- 5.
七真释义:道教尊崇的七位真人。(1)相传 汉 茅盈、茅固、茅衷 兄弟隐于 茅山 得道成仙,后 晋 之 杨羲、许穆、许翙 及 唐 之 郭崇真 皆于 茅山 得道,因合称“七真”。唐 陆龟蒙《和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一:“一片轻帆背夕阳,望三峰拜七真堂。”自注:“三 茅、二 许、一 杨、一 郭,是为七真。”唐 齐己《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2)指 张紫阳、石杏林、薛道光、陈泥丸、白紫清、刘永年、彭鹤林 七人,称“南宗七真”。(3)指 马丹阳、邱长
- 6.
上祖释义:⒈先祖。唐 韩愈《唐故朝散大夫越州刺史薛公墓志铭》:“公讳 戎,字 元夫。其上祖 懿,为 晋 安西将军,实始居 河东。”《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张员外 道:‘罢,罢,这样媳妇,久后必被败坏门风,玷辱上祖!’”⒉先祖师。前蜀 贯休《遇五天僧入五台》诗之一:“十万里到此,辛勤詎可论。唯云吾上祖,见买 给孤园。”⒊尊崇父祖。上,通“尚”。《左传·文公二年》:“子虽齐圣,不先父食久矣。故 禹 不先 鯀,汤 不先 契,文 武 不先 不窋。宋 祖 帝乙,郑 祖 厉王,犹上祖也。”
- 7.
不挑之祖释义: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 8.
不祧之宗释义: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
- 9.
不祧之祖释义:也说不祧之宗。创业的始祖或影响较大的祖宗不迁入祧庙参加祖先的合祭,叫做不祧。后比喻创立某种事业受到尊崇的人或不可废除的事物。祧(tiāo):古指远祖的祠堂。
- 10.
业尚释义:⒈谓尊崇,崇尚。⒉学业和品德。
- 11.
严尊释义:⒈尊崇。 ⒉犹尊严。⒊敬词。用于称有身份、地位的对方。
- 12.
主奴释义:⒈仆役的头目。 ⒉谓尊崇与贬抑。⒊主人与仆人。
- 13.
人宗释义:众人的楷模。谓受人尊崇的人。
- 14.
优崇释义:⒈优待而尊崇之。⒉优厚。
- 15.
优隆释义:⒈优待尊崇。⒉指优厚的待遇。⒊高,尊贵。⒋优厚。指礼遇或待遇。⒌丰厚,丰富。
- 16.
信尚释义:相信而尊崇。
- 17.
儒者释义: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
- 18.
六傅释义: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西晋 末始置此六职。唐 虽有此职,但因人而设,不皆有。宋 以后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晋书·何劭传》:“惠帝 即位,初建东宫,太子年幼,欲令亲万机,故盛选六傅,以 劭 为太子太师。”唐 白居易《严绶可太子少傅制》:“东朝保傅,歷代尊崇。汉 择名儒,任先 疏广。晋 求耆德,选在 山涛。实资六傅之贤,用宏三善之道。”参阅 宋 高承《事物纪原·持宪储闱·六傅》。
- 19.
勒崇释义:在金石上勒名,表示尊崇。
- 20.
右贤释义:⒈犹先贤。有才德的前辈。⒉尚贤,尊崇贤能。⒊汉时匈奴贵族有左贤王、右贤王之号,右贤王亦省称为“右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