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辛 [suān xīn]
1. 辛酸;悲伤痛苦。
例旧游易磨灭,衰谢增酸辛。——唐·杜甫《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
英[misery;]
酸辛 引证解释
⒈ 酸味和辣味。
引《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⒉ 辛酸,悲苦。
引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四:“对酒不能言,悽愴怀酸辛。”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微生霑忌刻,万事益酸辛。”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 北京 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
国语词典
酸辛 [suān xīn]
⒈ 凄苦。
引唐·杜甫〈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微生霑忘刻,万事益酸辛。」
唐·孟郊〈感怀〉诗:「徘徊不能寐,耿耿含酸辛。」
酸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断头释义:连续不断。《金瓶梅词话》第八九回:“出了城门,只见那郊原野旷,景物芳菲,花红柳緑,仕女游人不断头的走的。”臧克家《六机匠》诗:“把长长的年月,不断头的酸辛,一缕一缕地织入了布纹。”
- 2.
京洛尘释义:亦作“京雒尘”。晋 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緇。”后以“京洛尘”比喻功名利禄等尘俗之事。唐 司空图《下方》诗:“三十年来往,中间 京洛 尘。”清 钱谦益《客途有怀吴中故人·李先辈长蘅》诗:“锁院文章 京雒 尘,篝灯每共话酸辛。”亦省作“京尘”。唐 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诗:“江调难再得,京尘徒满躬。”宋 苏轼《次韵孙巨源见寄五绝》之五:“不羡京尘骑马客,羡他 淮 月弄舟人。”明 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宦海沉身,京尘迷目,名韁利锁难脱。”
- 3.
恳慤释义:诚恳。宋 朱熹《跋<进贤傅君行实>》:“予视其冠屨应礼,而戚容与之称,言词恳慤,情旨酸辛,为惻然动心焉。”
- 4.
暴骨释义:⒈暴露尸骨。 指死于郊野。《左传·宣公十二年》:“今我使二国暴骨,暴矣。”陆德明 释文:“暴骨,蒲木反,本或作曝。”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边衅既开,三军暴骨。”明 梁辰鱼《浣纱记·被擒》:“战矣哉暴骨砂砾,降矣哉终身夷狄。”⒉指暴露的尸骨。《左传·哀公元年》:“吴 日敝於兵,暴骨如莽。”《汉书·匈奴传下》:“数年之间,北边虚空,野有暴骨矣。”宋 苏轼《徐州祭枯骨文》:“暴骨纍纍,见之酸辛。”
- 5.
缄唇释义:谓闭口不言。《隋书·儒林传·王孝籍》:“孝籍 鬱鬱不得志,奏记於吏部尚书 牛弘 曰:‘……况怀抱之内,冰火鑠脂膏;腠理之间,风霜侵骨髓。安可齰舌缄脣,吞声饮气,恶呻吟之响,忍酸辛之酷哉!’”
- 6.
翠黛释义:⒈眉的别称。古代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眉,故名。唐 杜甫《陪诸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之二:“越 女红裙湿,燕 姬翠黛愁。”宋 秦观《南乡子》词:“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顰。”明 叶宪祖《鸾鎞记·闺咏》:“几番盼杀 张京兆,翠黛留将懒自描。”⒉指画眉用的青黑色螺黛。郁达夫《沉沦》四:“半痕新月,斜挂在西天角上,却似仙女的蛾眉未加翠黛的样子。”⒊黑绿色。唐 皮日休《太湖诗·石板》:“似将翠黛色,抹破 太湖 秋。”宋 史达祖《双双燕·咏燕》词:“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清 吴伟业《赠家园次
- 7.
车过腹痛释义:典出《后汉书·桥玄传》:“初,曹操 微时,人莫知者。 尝往候 玄,玄 见而异焉……又承从容约誓之言:‘徂没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隻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怨。’”后以“车过腹痛”谓悼念亡友。清 方文《二客行赠万遐客瞿客》诗:“我与 年少 为故人,车过腹痛鼻酸辛。”
- 8.
鸡黍期释义:同“鸡黍约”。唐 高适《赠别王七十管记》诗:“款曲鸡黍期,酸辛别离袂。”
- 9.
龙膏释义:⒈传说中龙的脂膏。 晋 王嘉《拾遗记·方丈山》:“燕昭王 二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壶盛数斗膏,以献 昭王。王坐 通云之臺,亦曰 通霞臺,以龙膏为灯,光耀百里,烟色丹紫。国人望之,咸言瑞光,世人遥拜之。”⒉指蜡烛。明 陈汝元《金莲记·觐圣》:“凤蜡炼成愁脉脉,龙膏惹起口嘵嘵。”清 张鉴《冬青馆古宫词》之二二:“点尽龙膏玉漏催,衰蝉落叶总酸辛。”⒊指灵妙的仙药。明 杨珽《龙膏记·叙传》:“暖金盒内,藏着巧姻缘,就里龙膏起死,闺中秀再整芳颜。”明 杨珽《龙膏记·投膏》:“我偶遇异人,授我龙膏,可以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