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àn,(1) 迟缓,速度小,与“快”相对。【组词】:慢车。慢件。慢腾腾。慢条斯理。缓慢。迟慢。慢性。(2) 态度冷淡,不殷勤,不礼貌。【组词】:慢待。轻慢。傲慢。怠慢。
shēng,(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组词】:声音。声带。(2) 消息,音讯。【组词】:声息。不通声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组词】: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4) 名誉。【组词】:名声。(5) 音乐歌舞。【例句】: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màn,(1) 迟缓,速度小,与“快”相对。【组词】:慢车。慢件。慢腾腾。慢条斯理。缓慢。迟慢。慢性。(2) 态度冷淡,不殷勤,不礼貌。【组词】:慢待。轻慢。傲慢。怠慢。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1. 形容说话声调和缓。亦作:慢声吞气、慢声慢语。
⒈ 形容说话声调和缓。
引朱自清 《给<一个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李健吾先生》:“咱们得作家们,说起话来,老是斯斯文文得,慢声慢气得;有得更是扭扭捏捏,怪声怪气得。”
冯金堂 《挖塘》:“义民 慢声慢气说:‘ 国哥,有哪些困难你提出来嘛。’”
亦作“慢声吞气”、“慢声慢语”。 吴组缃 《村居记事》:“他说话的时候,慢声吞气的,像卖弄似的不时夹些斯文字眼在里面。”
管桦 《烙饼》:“有人脸上带着极庄重的神情,用慢声慢语商量的口气说:‘我看吃饺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