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受敌 受敌的意思
shòu

受敌

简体受敌
繁体受敵
拼音shòu dí
注音ㄕㄡˋ ㄉ一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òu,(1)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组词】:接受。感受。受精。受权。受托。受降。受益。受业(①跟随老师学习;②学生对老师自称)。受教。受领。受聘。受理。(2) 忍耐某种遭遇。【组词】:忍受。受苦。受制。受窘。受累(受到劳累)。(3) 遭到。【组词】:遭受。受害。受挫。受屈。受辱。受阻。(4) 适合,中。【组词】:受吃。受看。受听。受使。

dí,(1)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组词】:敌人。敌方。敌寇。(2) 指敌人。【组词】:敌后。敌情。敌酋。敌特。轻敌。克敌制胜。(3) 抵挡。【组词】:寡不敌众。(4) 相当。【组词】:势均力敌。匹敌。敌手(能力相等的对手)。(5) 仇视。【组词】:敌意。“诸侯敌王所忾”。

基本含义

受到敌人的攻击或侵害。

受敌的意思

受敌 [shòu dí]

1. 受到敌方的攻击。

四面受敌。

[be attacked by enemies;]

受敌 引证解释

⒈ 受攻击。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善者》:“善者,敌人军□人众,能使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而不相知也。”
《周书·李迁哲传》:“迁哲 谓其众曰:‘纳降如受敌,吾观其使视瞻犹高,得无诈也。’”

如:腹背受敌


受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2.
      具在释义:全部存在。鲁迅《热风·题记》:“记得当时的《新青年》是正在四面受敌之中,我所对付的不过一小部分;其他大事,则本志具在,无须我多言。”如:事实具在,不容狡辩。
    • 3.
      匍匐前进释义:身体贴近地面以手臂和腿的力量推动身体前进的运动方法。通常有受敌火威胁,遮蔽物较低的场合采用。分为低姿、高姿和侧身三种。
    • 4.
      卖阵释义:交战时受敌人贿赂而假败。
    • 5.
      受敌释义:遭受敌方的攻击:四面受敌。腹背受敌。
    • 6.
      受降释义:接受敌方投降。
    • 7.
      四战释义:犹言四面受敌。
    • 8.
      四面楚歌释义: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 9.
      坐受释义:白白地承受。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臣以为盐商纳榷,为官糶盐,子父相承,坐受厚利,比之百姓,实则校优。”《元史·世祖纪九》:“瀘州 管军总管 李从,坐受军士贿,纵其私还,致万户 爪难 等为贼所杀,伏诛。”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吾老矣,岂可使 筦 筤 二子,坐受其累哉!”张鼎丞 等《闽西三年游击战争》:“他们不是让群众坐受敌人摧残,便是迫使群众作无希望的斗争。”
    • 10.
      壁门释义:军营的门。《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亚夫 乃传言开壁门。”《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二年》:“夜半,忽传呼壁外云:‘北汉 主降。’帝令卫士环甲,将开壁门,八作使 赵璲 曰:‘受降如受敌,詎可夜半轻诺乎!’”
    • 11.
      寇难释义:谓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 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
    • 12.
      成皋之战释义:也称楚汉成皋之战。 公元前205年汉王刘邦与项羽双方在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间相持颇久。刘邦屡战屡败。后刘邦制定正面坚持、敌后扰乱、南北两翼牵制的作战方针,使楚军多面受敌,首尾不能相顾。前203年汉军再次从正面反攻,乘楚军半渡汜水时,大破楚军,收复了成皋。
    • 13.
      报谢释义:报答;答谢。《史记·魏公子列传》:“朱亥 笑曰:‘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旧唐书·李密传》:“密 将与 化及 相抗,恐前后受敌,因卑词以报谢焉。”前蜀 杜光庭《王虔常侍北斗醮词》:“仰惟至圣,介此殊恩,思罄丹心,克伸报谢。”
    • 14.
      掩蔽部释义:保障人员免受敌方火力伤害和便于工作、休息的较坚固的掩蔽工事。 一般构筑在地下。有掘开式和坑道式两种。
    • 15.
      条别释义:⒈区分,辨别。《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自受敌以来,已九十餘日矣,此城中本有四千餘人,战死者已过半,城虽陷,尚有半人不欲降,我当还为相语,条别善恶,明日早送名,且以我印綬去为信。”⒉分类的细目。清 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智者《文句》,大纲举矣,条别未尽也,吾大意符 智者。”
    • 16.
      纳降释义:接受敌人的投降。
    • 17.
      飞行集会释义:指能迅速集合又能迅速分散的集会游行。武光《忆北平共青团地下斗争片断》:“‘飞行集会’的做法是选择人群集中的地方,由我们的同志出面,用三五分钟的时间作公开的讲演宣传,讲完后,立即飞快地跑掉,以免遭受敌人逮捕。”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青年学生大规模请愿示威的壮举这时已不能出现,代之而起的只能是小规模的部分人的飞行集会和游行示威。”梁斌《播火记》二十:“每次飞行集会,不用问,他就是打红旗的旗手。”

受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2.
      具在释义:全部存在。鲁迅《热风·题记》:“记得当时的《新青年》是正在四面受敌之中,我所对付的不过一小部分;其他大事,则本志具在,无须我多言。”如:事实具在,不容狡辩。
    • 3.
      匍匐前进释义:身体贴近地面以手臂和腿的力量推动身体前进的运动方法。通常有受敌火威胁,遮蔽物较低的场合采用。分为低姿、高姿和侧身三种。
    • 4.
      卖阵释义:交战时受敌人贿赂而假败。
    • 5.
      受敌释义:遭受敌方的攻击:四面受敌。腹背受敌。
    • 6.
      受降释义:接受敌方投降。
    • 7.
      四战释义:犹言四面受敌。
    • 8.
      四面楚歌释义: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 9.
      坐受释义:白白地承受。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臣以为盐商纳榷,为官糶盐,子父相承,坐受厚利,比之百姓,实则校优。”《元史·世祖纪九》:“瀘州 管军总管 李从,坐受军士贿,纵其私还,致万户 爪难 等为贼所杀,伏诛。”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霍筠》:“吾老矣,岂可使 筦 筤 二子,坐受其累哉!”张鼎丞 等《闽西三年游击战争》:“他们不是让群众坐受敌人摧残,便是迫使群众作无希望的斗争。”
    • 10.
      壁门释义:军营的门。《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亚夫 乃传言开壁门。”《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二年》:“夜半,忽传呼壁外云:‘北汉 主降。’帝令卫士环甲,将开壁门,八作使 赵璲 曰:‘受降如受敌,詎可夜半轻诺乎!’”
    • 11.
      寇难释义:谓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 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
    • 12.
      成皋之战释义:也称楚汉成皋之战。 公元前205年汉王刘邦与项羽双方在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间相持颇久。刘邦屡战屡败。后刘邦制定正面坚持、敌后扰乱、南北两翼牵制的作战方针,使楚军多面受敌,首尾不能相顾。前203年汉军再次从正面反攻,乘楚军半渡汜水时,大破楚军,收复了成皋。
    • 13.
      报谢释义:报答;答谢。《史记·魏公子列传》:“朱亥 笑曰:‘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旧唐书·李密传》:“密 将与 化及 相抗,恐前后受敌,因卑词以报谢焉。”前蜀 杜光庭《王虔常侍北斗醮词》:“仰惟至圣,介此殊恩,思罄丹心,克伸报谢。”
    • 14.
      掩蔽部释义:保障人员免受敌方火力伤害和便于工作、休息的较坚固的掩蔽工事。 一般构筑在地下。有掘开式和坑道式两种。
    • 15.
      条别释义:⒈区分,辨别。《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自受敌以来,已九十餘日矣,此城中本有四千餘人,战死者已过半,城虽陷,尚有半人不欲降,我当还为相语,条别善恶,明日早送名,且以我印綬去为信。”⒉分类的细目。清 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智者《文句》,大纲举矣,条别未尽也,吾大意符 智者。”
    • 16.
      纳降释义:接受敌人的投降。
    • 17.
      飞行集会释义:指能迅速集合又能迅速分散的集会游行。武光《忆北平共青团地下斗争片断》:“‘飞行集会’的做法是选择人群集中的地方,由我们的同志出面,用三五分钟的时间作公开的讲演宣传,讲完后,立即飞快地跑掉,以免遭受敌人逮捕。”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青年学生大规模请愿示威的壮举这时已不能出现,代之而起的只能是小规模的部分人的飞行集会和游行示威。”梁斌《播火记》二十:“每次飞行集会,不用问,他就是打红旗的旗手。”

受敌造句

1.那里四面受敌,号称四清六活。

2.前有敌人,后有追兵,我们已经腹背受敌,该如何是好?

3.抗日战争时期的游击战术常常使敌人腹背受敌,处处挨打。

4.商业大街法律公司现在腹背受敌

5.这支军队遭到偷袭,腹背受敌,死伤惨重。

6.由于奇袭战术奏效,让对方在战场腹背受敌,最后只好弃械投降。

7.这样的信任差距让公共事业行业腹背受敌

8.批评者称这将削弱已腹背受敌的经济。

9.对手两个攻他一个,他腹背受敌,自是陷入险境。

10.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绝了道路,却不绝希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着神赐的死,但神赐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

11.他只有奋力冲上这座山峰,才有可能摆脱腹背受敌的困境。

12.贝南克目前已经腹背受敌

13.他被人围攻,腹背受敌,难以脱身。

14.在塔山阻击战中,我军腹背受敌,但决不后退一步,为辽沈战役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5.抗日战争期间,红军经常遭到日寇和国民党的前后夹击、腹背受敌

受敌(shoud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受敌是什么意思 受敌读音 怎么读 受敌,拼音是shòu dí,受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受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