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年资 年资的意思
nián

年资

简体年资
繁体年資
拼音nián zī
注音ㄋ一ㄢˊ ㄗ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ián,(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组词】:一年。三年五载。(2) 每年的。【组词】:年会。年鉴。年利。年薪。(3) 一年的开始。【组词】:年节。新年。(4) 有关年节的(用品)。【组词】:年画。年礼。年货。(5) 时期,时代。【组词】:近年。年华。年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年限。年深日久。(6) 收成。【组词】:年成。年景。年谨。荒年。(7) 岁数。【组词】:年纪。年事(岁数)。年高。年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组词】:幼年。童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组词】:年兄。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zī,(1) 财物,钱财。【组词】:资源。物资。资财。资金。资费。资料。工资。川资(路费)。(2)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组词】:资本。外资。独资。合资。资方。(3) 供给,帮助。【组词】:资助。资送。资敌。可资借鉴。(4) 智慧能力。【组词】:资质。天资。(5) 出身和经历。【组词】:资格。资历。(6) 姓。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拥有的经验和资历。

年资的意思

年资 [nián zī]

1. 年纪和资历。

[age and service seniority;]

年资 引证解释

⒈ 任职年限及资历。

《三国志·蜀志·孟光传》:“太常 广汉 鐔承,光禄勋 河东 裴儁 等,年资皆在 光 后,而登据上列,处 光 之右。”
明 张居正 《奉旨荐举阁臣疏》:“申时行 年资稍浅,如用本官,似应量转左侍,兼阁学办事,乃为相应。”
《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许多年资并不低的医生,甚至还不知道有这样一种病。”


国语词典

年资 [nián zī]

⒈ 个人在机关团体中任职的时间与资历。

《三国志·卷四二·蜀书·孟光传》:「太常广汉镡承,光禄勋河东裴俊等,年资皆在光后,而登据上列,处光之右。」


年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久次释义:⒈指年资长短。 《史记·儒林列传》:“孝景 时﹝ 董仲舒 ﹞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⒉久居鲁官次。《后汉书·黄琬传》:“旧制光禄举三署郎,以高功久次才德尤异者为茂才四行。”李贤 注:“久次,谓久居官次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一·内阁中书外补》:“序班十人,久次当迁。”
    • 2.
      停年格释义:北魏 崔亮 所创的选官制度。 不问贤愚,专以年资深浅为录用标准。《魏书·崔亮传》:“亮 乃奏为格制,不问士之贤愚,专以停解日月为断。虽復官须此人,停日后者终於不得;庸才下品,年月久者灼然先用。沉滞者皆称其能。亮 外甥司空諮议 刘景安 书规 亮 曰:‘……宜须改张易调,如之何反为停年格以限之?天下士子谁復修厉名行哉!’”参阅 清 顾炎武《日知录·停年格》。
    • 3.
      公私合营释义: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开始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生产资料全部转归国家所有,资本家的股金由国家付给定息。1966年9月,国家规定的支付给资本家的定息年限已满,停止支付定息,使公私合营企业完全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
    • 4.
      出贡释义:⒈科举时代,凡屡试不第的贡生,可按年资轮次到京,由吏部选任杂职小官。某年轮着,就叫作“出贡”。《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鲜于同 ﹞年年科举,岁岁观场,不能得朱衣点额,黄榜标名。到三十岁上,循资该出贡了。他是个有才有志的人,贡途的前程是不屑就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浙江 温州府 曾有一个廪膳秀才,姓 韩 名 赞卿,屡次科第,不得中式。挨次出贡,到京赴部听选,选得 广东 一个县学里的司训。”《儒林外史》第十八回:“随岑庵 却认得 金东崖,是那年出贡进京,到监时相会的。”⒉秀才一经成为贡生,就
    • 5.
      叙常释义:亦作“叙常”。 按年资晋用才能、政绩一般的人。唐 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四曰叙常之式,其有业不通于学,才不应於文,政不登於最,行不加於人,则限以停年课资之格而役任之。”
    • 6.
      吚嚘释义:象声词。形容语音不清晰。唐 王昌龄《箜篌引》:“或有强壮能吚嚘,意説被他边将讎。”清 吴履泰《读书一章示诸童子》诗:“小年资弄舌,学语成吚嚘。”
    • 7.
      定息释义:⒈固定的利息。⒉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的一种形式。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国家按照资本家的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原定七年,后又延长三年),每年付给他们固定息率的股息,叫做定息。1966年9月停止支付。
    • 8.
      年程释义:犹年资。李劼人《天魔舞》第二八章:“只因她有一个娘家侄儿在航空委员会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职务,年程相当高,她遂通过她的侄儿,和很多航空人员拉了世交关系。”
    • 9.
      年考释义:⒈年寿。多用于指老者年龄。唐 韩愈《商州刺史董府君墓志》:“太师之平 汴州,年考益高,挈持维纲,鉏削荒纇,纳之大和而已。”⒉犹年资。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 赵涓 ﹞及刺 衢州,年考既深,与观察使 韩滉 不相得,滉 奏免 涓 官。”
    • 10.
      年资释义:年龄和资历:她是本医院年资较高的医生。
    • 11.
      循资格释义:唐 开元 时的选官制度,以年资为擢用官吏的条件,相当于 北魏 的停年格。《新唐书·选举志下》:“开元 十八年,侍中 裴光庭 兼吏部尚书,始作循资格,而贤愚一概,必与格合,乃得銓授,限年躡级,不得踰越……及 光庭 卒,中书令 萧嵩 以为非求材之方,奏罢之。”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铨曹》:“侍郎 裴光庭 始奏立条例,谓之循资格,自后皆率为标準。”参阅《通典·选举三》。
    • 12.
      循资释义:按年资逐级晋升。 晋 葛洪《抱朴子·释滞》:“士有待次之滞,官无暂旷之职,勤久者有迟叙之叹,勛高者有循资之屈。”宋 司马光《乞优老上殿札子》:“愿陛下慎选德望材器为众所服,知治体,晓兵略者以代之,不可以不择其人之可否,使循资累叙而为之也。”《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到三十岁上,循资该出贡了,他是个有才有志的人,贡途的前程是不屑就的。”《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选人在职、非在职者并循资。”
    • 13.
      敍常释义:亦作“叙常”。 按年资晋用才能、政绩一般的人。唐 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四曰叙常之式,其有业不通于学,才不应於文,政不登於最,行不加於人,则限以停年课资之格而役任之。”
    • 14.
      法岁释义:佛教语。 出家受戒后的僧人,每年夏天安居三月。安居毕,即增加一年的“法岁”。因以“法岁”称僧人出家的年资。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宋 时僧家以四月十五日结制,安居刹院,不敢起单云游。建楞严会,每日诵经脩懺。朝廷降赐金帛,檀信随喜,施助无虚日。至七月十五日设斋解制,谓之法岁周圆。”
    • 15.
      科目资格释义:指科第年资。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二》:“自諫官不选天下英才,惟取诸科目资格,上焉不知君国远犹为何事,下焉藉以市恩、报怨、希进。”
    • 16.
      腾节释义:腾出、节省。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东起义前后清方档案·宣统三年七月二十九日内阁总理奕劻等奏折》:“上年资政院亦经提议,裁减防緑营,腾节餉项,专供改练新军之用。”
    • 17.
      计资释义:⒈谓计较施舍资财。唐 韩愈《送僧澄观》诗:“僧伽 后出 淮 泗 上,势到众佛尤恢奇;越 商胡贾脱身罪,珪璧满船寧计资。”⒉合计耗资。清 方履籛《怀远县重修涂山大禹庙碑》:“盖经始於某月日,落成於某月日,鳩工若干,计资若干,礼也”⒊计算年资。宋 袁燮《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罗公行状》:“朝廷平时选置牧守,尽如内郡,按格计资,以补其闕,此固不足以得人矣。”
    • 18.
      资次释义:资历的次第,年资等次。
    • 19.
      迁官释义:⒈晋升官爵。 《韩非子·显学》:“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一生盛旺,快乐安然,发福迁官,主生贵子。”清 龚炜《巢林笔谈·用人之道》:“登进不拘一格,则怀才者兴;迁官不以年资,则宣力者奋。”⒉贬官。降职。唐 吴融《南迁途中作·登七盘岭诗之一》:“才非 贾傅 亦迁官,五月驱羸上 七盘。”
    • 20.
      阁老释义:唐 代对中书舍人中年资深久者及中书省、门下省属官的敬称。五代、宋 以后亦用为对宰相的称呼。明 清 又用为对翰林中掌诰敕的学士的称呼。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两省(中书省、门下省)相呼为阁老,尚书丞郎、郎中相呼为曹长。”《旧唐书·杨绾传》:“故事,舍人年深者谓之阁老,公廨杂科,归阁老者五之四。”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一日诸阁老待漏朝堂,语及林泉之事。”明 李贽《复焦弱侯书》:“赵文肃 先生云:‘我这个嘴,张子 这个脸,也做了阁老,始信万事有前定。’”清 赵翼《陔馀丛考·阁老》:“苏州 有 阁老坊,乃

年资(nian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年资是什么意思 年资读音 怎么读 年资,拼音是nián zī,年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年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