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抚有 抚有的意思
yǒu

抚有

简体抚有
繁体撫有
拼音fǔ yǒu
注音ㄈㄨˇ ㄧㄡ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ǔ,(1) 慰问。【例句】:抚恤(安慰和周济)。抚慰。安抚。抚爱。(2) 扶持,保护。【组词】:抚养成人。(3) 轻轻地按着。【组词】:抚摩。抚摸。抚琴(弹琴)。抚今追昔。(4) 同“拊”。

yǒu yòu,(1) 存在。【组词】: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 表示所属。【例句】:他有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组词】:有病。情况有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例句】:水有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组词】:有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组词】:有劳。有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组词】:有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组词】:有夏。有宋一代。(1)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基本含义

关心、照顾、抚养

抚有的意思

抚有 [fǔ yǒu]

1. 据有,占有。

抚有 引证解释

⒈ 据有,占有。

《左传·襄公十三年》:“赫赫 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我 太祖 承运龙兴,弘济八极,是用应天顺民,抚有区夏。”
《左传·成公十一年》“使诸侯抚封” 晋 杜预 注:“各抚有其封内之地。”
《三国演义》第七三回:“今已抚有两 川 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


抚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主释义:⒈古称诸侯的夫人。《左传·昭公三年》:“若惠顾敝邑,抚有 晋国,赐之内主,岂惟寡君,举羣臣实受其貺。”杨伯峻 注:“正夫人为内官之主,故云内主。”《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君内主尚虚,臣前与 齐侯 原有婚媾之约,事不容缓。”⒉指皇后。《北史·后妃传上·魏孝文废皇后冯氏》:“昭仪规为内主,譖构百端,寻废后为庶人。”⒊身处于内,而与外部相呼应者。《国语·晋语三》:“杀其内主,背其外赂。”南朝 陈 徐陵《梁贞阳侯与陈司空书》:“若公为内主,方同 国子 之勋,余以定家,得免 臧孙 之嘆,岂不功名富贵共保无疆!”
    • 2.
      宠嘉释义:荣耀华美。 《左传·昭公三年》:“君有辱命,惠莫大焉。若惠顾敝邑,抚有 晋国,赐之内主,岂惟寡君,举羣臣实受其貺?其自 唐叔 以下,实宠嘉之。”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下:“莱公 贬 海康 以死。仁宗 即位,赐諡‘忠愍’,命知制誥 丁度 为词曰……再罹遐謫,遂及云亡,终悲零露之归,徒軫幽泉之痛。间虽洊伸澄雪,追賁宠嘉,而誄功易名,尚闕恩礼。沉谋秘书,沦於疑论,逝者莫愬,朕甚閔之。”
    • 3.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释义:清 统办洋务的中央机构。 清 咸丰 十年末(1861年初)设立,总掌外交、通商、海关、海防、订购军火、派遣公使等事,并管辖北洋通商大臣与南洋通商大臣。《清史稿·职官志六》:“十年,文宗 北狩,特置专官办理抚局。其冬,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命 恭亲王 奕訢 领之…… 光绪 二十七年,辛丑和约成,更名外务部。”亦省称“总理衙门”。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六》:“丁亥七月总理衙门咨行各省将军督抚有案,兹将咨稿照録。”清 郭嵩焘《拟陈洋务疏》:“朝廷设立总理衙门,专办洋务,亦不能不内恤人言,周章
    • 4.
      抚封释义:据有封地。 《左传·成公十一年》:“昔 周 克 商,使诸侯抚封。”杜预 注:“各抚有其封内之地。”
    • 5.
      抚有释义:据有,占有。 《左传·襄公十三年》:“赫赫 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我 太祖 承运龙兴,弘济八极,是用应天顺民,抚有区夏。”《左传·成公十一年》“使诸侯抚封”晋 杜预 注:“各抚有其封内之地。”《三国演义》第七三回:“今已抚有两 川 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
    • 6.
      绥抚释义:安定抚慰。《汉书·翟方进传》:“是以广立王侯,并建曾玄,俾屏我京师,绥抚宇内。”《旧唐书·令狐楚传》:“楚 绥抚有方,军民胥悦。”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三十日》:“其用意在绥抚其民人,辑和其部族,垦闢其荒地,联络其邦交,沉几观变,引而不发。”

抚有(fuy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抚有是什么意思 抚有读音 怎么读 抚有,拼音是fǔ yǒu,抚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抚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