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掌 [fǔ zhǎng]
1. 同‘拊掌 ’。
抚掌 引证解释
⒈ 拍手。多表示高兴、得意。
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用 荀攸 计”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无名氏《曹瞒传》:“公闻 攸 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 子远,卿来,吾事济矣!’”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陆士衡 闻而抚掌,是所甘心; 张平子 见而陋之,固其宜矣。”
宋 乐史 《广卓异记·萧瑀》:“太宗 抚掌,极欢而罢。”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诸王抚掌称快道:‘两个国手,原是天生一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法时帆谑语》:“时帆 曰:‘ 孔 孟 二夫子著述千载,请公慎勿将其文再行割裂也。’闻者抚掌。”
⒉ 犹言笑谈。
引《晋书·王羲之传》:“衣食之餘,欲与亲知时共欢讌,虽不能兴言高咏,衔杯引满,语田里所行,故以为抚掌之资,其为得意,可胜言邪!”
唐 司空图 《擢英集述》:“翘心不朽,抚掌浮云。”
清 顾士荣 《<柳南随笔>序》:“著《虞初》、《诺皋》之异事,标解颐抚掌之新闻。”
国语词典
抚掌 [fǔ zhǎng]
⒈ 喜而拍手或愤怒而拍手。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
宋·秦醇《谭意哥传》:「张询客意哥行没,客抚掌大骂。」
抚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伧父释义:晋 南北朝 时,南人讥北人粗鄙,蔑称之为“傖父”。 《晋书·文苑传·左思》:“初,陆机 入 洛,欲为此赋,闻 思 作之,抚掌而笑,与弟 云 书曰:‘此间有傖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昨有一傖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南朝 谓北人曰‘傖父’,或谓之‘虏父’。”清 吴伟业《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诗之三:“二 陆 来 江 左,三 张 入 洛 中……傖父休轻笑,吴儂雅自雄。”后用以泛指粗俗、鄙贱之人,犹言村夫。元
- 2.
抚掌释义:拍手:抚掌大笑。
- 3.
抚掌击节释义:⒈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⒉拍手为乐曲打拍子。⒊拍手表示非常赞赏。
- 4.
拊掌释义:拍手:拊掌大笑。 也作抚掌。
- 5.
拊掌大笑释义:拍着手大笑。多形容对眼前所出现的情况十分称意,感到很愉快。也作拊掌而笑抚掌大笑。
- 6.
目熟释义:犹眼熟。 看着好像认识。旧题 唐 柳宗元《龙城录·韩退之梦吞丹篆》:“退之 常説少时梦人与《丹篆》一卷令强吞之,傍一人抚掌而笑……后识 孟郊 似与之目熟,思之乃梦中傍笑者。”
- 7.
过翼释义:⒈经过的飞鸟。 唐 杜甫《夜》诗之二:“城郭悲笳暮,村墟过翼稀。”⒉比喻迅速、短暂。宋 汪元量《杭州杂和林石田》之四:“百年如过翼,抚掌笑 孙 刘。”明 刘基《游仙》诗之一:“日月如过翼,瞬息春已秋。”
- 8.
鬼笑释义:《南史·刘损传》:“损 同郡宗人有 刘伯龙 者,少而贫薄,及长,歷位尚书左丞、少府、武陵 太守,贫寠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忽见一鬼在傍抚掌大笑。
- 9.
鼓脣释义:鼓动唇舌。明 王世贞《慰明卿再谪长短歌二章和李于鳞》:“何方魑魅不抚掌,何处猿猱不鼓脣。”
- 10.
龚隗释义:《晋书·艺术传·隗炤》载:隗炤 善《易》,临终,书版授其妻曰:“吾亡后当大荒穷,虽尔,慎莫卖宅也。却后五年春,当有詔使来顿此亭,姓 龚,此人负吾金,即以此版往责之。”期日果有 龚 使者止亭中,妻遂赍版往责之。使者执版惘然,不知所以,沉吟良久而悟。乃曰:“贤夫何善?”妻曰:“夫善於《易》,而未曾为人卜也。”使者曰:“噫,可知矣!”乃命取蓍筮之,卦成,抚掌而叹曰:“妙哉 隗生!”于是告 炤 妻曰:“吾不相负金也,贤夫自有金耳……知吾善《易》,故书版以寄意耳。金有五百斤,盛以青瓮,覆以铜柈,埋在堂屋东头。”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