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慰 [fǔ wèi]
1. 抚恤安慰。
例抚慰烈士家属。
英[comfort; console;]
抚慰 引证解释
⒈ 安抚存恤。
引《汉书·燕剌王刘旦传》:“方今寡人欲撟邪防非,章闻扬和,抚慰百姓,移风易俗。”
《宋书·王镇恶传》:“镇恶 宣扬国恩,抚慰初附,号令严肃,百姓安堵。”
《新唐书·忠义传上·张道源》:“京师平,遣抚慰 山 东,下 燕 赵。”
⒉ 安慰。
引《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留至家中,将好言抚慰,诉以衷情。”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又请 石小姐 出来,再三抚慰,连养娘都用许多好言安放。”
茅盾 《创造》一:“虽然 君实 随后又温语抚慰,可是 娴娴 整整有半天纳闷。”
国语词典
抚慰 [fǔ wèi]
⒈ 安抚慰勉。
引《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燕刺王刘旦传》:「抚慰百姓,移风易俗,厥路何由?」
《三国演义·第七五回》:「吕蒙将沿江墩台所获官军,用好言抚慰,各各重赏。」
近安抚
反斥责 残虐
抚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熟释义:亦作“丰孰”。犹丰收。《史记·赵世家》:“年穀丰孰,民不疾疫。”汉 刘向《说苑·贵德》:“天立大雨,岁丰熟。”宋 苏辙《迟往泉店杀麦》诗:“秋田雨初足,已作丰熟想。”《三国演义》第三四回:“近年丰熟,合聚众官於 襄阳 以示抚慰之意。”
- 2.
养器释义:⒈指饮食之器。《礼记·曲礼下》:“凡家造,祭器为先,牺赋为次,养器为后。”孔颖达 疏:“养器,供养人之饮食器也。”⒉培养人才。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大夫 皋如 曰:‘修德行惠,抚慰百姓……为君养器,臣之事也。’”《三国志·吴志·孙休传》:“古者建国,教学为先,所以道世治性,为时养器也。”《南齐书·武十七王传论》:“齠年稚齿,养器深宫,习趋拜之仪,受文句之学。”
- 3.
劳恤释义:⒈亦作“劳恤”。 抚慰,救济。⒉见“劳卹”。
- 4.
厉抚释义:勉励抚慰。
- 5.
吊愍释义:抚慰怜惜。
- 6.
吊民释义:抚慰百姓。
- 7.
吊民伐罪释义:抚慰受害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孟子 滕文公下》:“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 悦。”
- 8.
呴沫释义:语出《庄子·大宗师》。喻指抚慰或救助。
- 9.
呴煦释义:比喻抚慰。
- 10.
哀吊释义:⒈亦作“哀吊”。慰问;抚慰。⒉用作对死者的哀悼。⒊见“哀弔”。
- 11.
哀恤释义:⒈见“哀恤”。⒉亦作“哀卹”。怜悯抚慰。《左传·文公十三年》“子家 赋《鸿鴈》”晋 杜预 注:“《鸿雁》,《诗·小雅》,义取侯伯哀恤鰥寡有征行之劳。”孔颖达 疏:“《鸿雁》,美 宣王 劳来诸侯之诗也。”唐 李翱《疏改税法》:“虽明詔屡下,哀恤元元;不改其法,终无所救。”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五:“二人皆葬 镇江府 界,可令本郡致祭。呜呼!哀卹之典至矣。”
- 12.
啜醋释义:哄;抚慰。
- 13.
噢咻释义:⒈亦作“噢休”。谓抚慰病痛。⒉安抚;笼络。
- 14.
妪诩释义:犹言抚慰。
- 15.
存处释义:抚慰安置。《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契丹、瀛、莫、幽州 大水,流民入塞散居 河北 者数十万口,契丹 州县亦不之禁。詔所在賑给存处之。”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杜秋诗解》:“漳王 傅母 杜仲阳,坐 宋申锡 事,放归 金陵,詔 德裕 存处之。”
- 16.
存育释义:抚慰存恤。《隋书·北狄传·突厥》:“朕以 启明 诚心奉国,故亲至其所。明年当往 涿郡。尔还日,语 高丽王 知,宜早来朝,勿自疑惧。存育之礼,当同於 启民。如或不朝,必将 启民 巡行彼土。”
- 17.
安伏释义:犹言安慰,抚慰。
- 18.
安抚释义:安顿抚慰:安抚伤员。 安抚人心。
- 19.
宠慰释义:谓以恩宠抚慰。
- 20.
尉藉释义:慰劳,抚慰。《后汉书·窦融传》:“帝復遣 席封 赐 融、友 书,所以尉藉之甚备。”《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六年》:“所以尉藉之甚厚。”胡三省 注:“尉,与慰同。尉,安也。藉,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