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伏惟 伏惟的意思
wéi

伏惟

简体伏惟
繁体
拼音fú wéi
注音ㄈㄨˊ ㄨㄟ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ú,(1) 趴,脸向下,体前屈。【组词】:伏卧。伏案读书。(2) 低下去。【组词】:此起彼伏。(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组词】: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组词】:降伏。降龙伏虎。(5) 隐藏。【组词】:伏兵。埋伏。(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组词】:伏日。伏旱。伏暑。伏天。(7) 姓。

wéi,(1) 单,只。【组词】:惟独。惟一。惟有。惟恐。惟命是从。惟我独尊。(2) 但是。【例句】:雨虽止,惟路仍甚泥泞。(3) 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组词】:惟妙惟肖。惟二月既望。(4) 想,思考。【例句】:思惟(亦作“思维”)。惟度(dù)(思量,揣度)。

基本含义

谦虚恭敬,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谦逊和敬重。

伏惟的意思

伏惟 [fú wéi]

1. 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

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lie prostrate on the ground;]

伏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伏维”。

⒉ 下对上的敬词。多用于奏疏或信函。谓念及,想到。

汉 扬雄 《剧秦美新》:“臣伏惟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为天下主。”
晋 李密 《陈情事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⒊ 表示希望,原望。

唐 韩愈 《贺皇帝即位表》:“臣闻昔者 尧、舜 以吁嗟,君臣相戒,以致至治……伏惟皇帝陛下仪而象之,以永多福。”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伏维陛下详思而择其中,幸甚!”
《花月痕》第十四回:“万里长途,伏维自爱。”


国语词典

伏惟 [fú wéi]

⒈ 俯身思想。是下对上的谦敬之词,多用于奏章、书信。

《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
《文选·李密·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伏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丕然释义:敬奉貌。明 唐顺之《答江五坡提学》:“伏惟兄之蒞 闽 且三年矣,八 闽 之士固已丕然向下风矣。”
    • 2.
      九州四海释义:犹言天下。泛指全 中国。唐 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九州四海常無事,萬歲千秋樂未央。”前蜀 杜光庭《贺收陇州表》:“料其元醜,即見梟擒,看通于八水三山,永統于九州四海。”宋 王安石《上宋相公书》:“伏惟閣下以直道相先帝,雖己不在政事之地,然純德至行,九州四海所共矜式,朝廷大議,在所謀謨。”
    • 3.
      令王释义:⒈贤明的天子。《左传·成公八年》:“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左传·昭公元年》:“自无令王,诸侯逐进,狎主齐盟,其又可壹乎?”⒉对有王爵者的美称。《隋书·隐逸传·崔赜》:“伏惟令王殿下,稟润天潢,承辉日观,雅道贵於 东平,文艺高於 北海。”
    • 4.
      伏维释义:见“ 伏惟 ”。
    • 5.
      元绪释义:⒈大业。《三国志·魏志·杨阜传》:“伏惟陛下奉 武皇帝 开拓之大业,守 文皇帝 克终之元绪。”⒉《水经注·渐江水》引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孙权 时,永康县 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以归……夜宿 越里,缆船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元绪,奚事尔也?’”后以“元绪”为龟的别名。宋 范成大《再韵答子文》:“百年子莫占元绪,万法吾今付子虚。”明 刘基《题枯木图》诗:“不用江头唤元绪,何妨湖上识神仙。”
    • 6.
      兢畏释义:敬慎。 宋 曾巩《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伏惟皇帝陛下有聪明好古之质,有恭俭爱人之诚,兢畏万机,仔肩一德。”宋 叶适《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公之从 郑 薛 也,以克己兢畏为主,敬德集义,於 张公 尽心焉。”
    • 7.
      冥鸿释义:⒈高飞的鸿雁。前蜀 杜光庭《刁子宗勉太尉谒灵池朱真人洞词》:“伏惟仙君道逸冥鸿,寿逾 辽 鹤。”清 曹寅《发横林未到锡山六十里示同舍》诗:“冥鸿沙鸟极升沉,画舫青帘共盍簪。”⒉汉 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簒焉。”李轨 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后因以“冥鸿”喻避世隐居之士。唐 陆龟蒙《和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诗:“暂应青词为宂凤,却思丹徼伴冥鸿。”明 唐顺之《登常山山寺次壁间韵》之一:“忧时讥丧狗,逃世托冥鸿。”明 沉宸荃《谒梅子真祠》诗:“明哲早见几,冥鸿避矰弋。隐跡 吴
    • 8.
      则天释义:⒈谓以天为法,治理天下。语出《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汉桓谭《新论》:“尧能则天者,贵其能臣舜禹二圣。”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是以元凯分职,而则天之勋就。”《周书·柳虯传》:“伏惟陛下则天稽古,劳心庶政。”⒉唐武后谥则天顺圣皇后,世称武则天。
    • 9.
      反易释义:颠倒。《左传·哀公二年》:“范氏、中行氏,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 晋国 而灭其君。”《荀子·成相》:“是非反易,比周欺上,恶正直。”《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渊(公孙渊)遣使南通 孙权,往来赂遗”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吴书》:“臣伏惟遭天地反易,遇无妄之运;王路未夷,倾侧扰攘。”宋 曾巩《太祖皇帝总叙》:“当是时,天地五行人事之理,反易谬乱,不同夷狄者亡几耳。”
    • 10.
      司牧释义:⒈管理,统治。 《左传·襄公十四年》:“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古之建官,所以济育羣生,统理民物也,故为之君长以司牧之。”宋 王禹偁《贺南郡大赦表》:“伏惟尊号皇帝陛下,司牧黎元,敦崇孝治,言有父也。”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总论》:“夫州县司牧一方。”⒉君主;官吏。南朝 齐 萧道成《即位告天文》:“肇自生民,树以司牧。”宋 王禹偁《端拱箴》:“天生蒸民,树之司牧。”清 唐甄《潜书·任相》:“百姓困穷,司牧不知,知而不为之所,国亡。”⒊主管畜牧的官员。清
    • 11.
      命代释义:命世。《文选·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於神明,圣姿合於两仪,应命代之期,绍千载之运。”李善 注:“《孟子》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也。’《广雅》曰:‘命,名也。’”按,本集作“命世”,唐 人讳改。《旧唐书·文苑传中·贾曾》:“伏惟殿下神武命代,文思登庸,宇内顒顒,瞻仰德化。”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知己》:“﹝ 杜紫微 ﹞復有《赠嘏》诗曰:‘命代风骚将,谁登 李 杜 坛。’”
    • 12.
      圆精释义:天。 《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圆精初鑠,方祇始凝。”吕延济 注:“圆精,谓天也。”《旧唐书·后妃传下·肃宗章敬皇后吴氏》:“伏惟先太后圆精挺质,方祇稟秀。”
    • 13.
      圣善释义:⒈聪明贤良。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毛 传:“圣,叡也。”郑玄 笺:“叡作圣,令,善也。母乃有叡知之善德。”⒉专用以称颂母德。《后汉书·邓骘传》:“伏惟 和熹皇后 圣善之德,为 汉 文母。”唐 元稹《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族茂 姬姜,仁深圣善。”清 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痛念圣善母,平生少欢愉。”⒊父母的代称。《文选·杨修<答临淄侯>》:“伏惟君侯少长贵盛,体 发 旦 之资,有圣善之教。”吕向 注:“圣善,谓 植 父 武帝 也。”《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元彧墓
    • 14.
      天枢释义:⒈星名。 北斗第一星。《星经》卷上:“北斗星……第一名天枢,为土星。”⒉比喻国家的中央政权。《后汉书·崔駰传》:“重侯累将,建天枢,执斗柄。”北周 庾信《贺平邺都表》:“伏惟皇帝陛下,握天枢,秉地轴。”⒊唐 延载 元年 武则天 所立自纪功德的柱子。开元 初诏令毁之。《旧唐书·则天皇后纪》:“梁王 武三思 劝率诸蕃酋长奏请大徵歛 东都 铜铁,造天枢於 端门 之外,立颂以纪上之功业。”唐 李休烈《咏毁天枢》诗:“天门街上倒天枢,火急先须卸火珠。”⒋人体经穴名。《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
    • 15.
      天策释义:⒈星名。《左传·僖公五年》:“鶉之賁賁,天策焞焞。”杜预 注:“天策,傅説星。”孔颖达 疏:“傅説,殷高宗 之相,死而託神於此星,故名。”⒉帝王的谋略。北周 庾信《奉和平邺应诏》:“天策引神兵,风飞扫 鄴城。”北周 庾信《贺平邺都表》:“伏惟皇帝陛下,握天枢,秉地轴……沉雄内断,不劳谋於 力牧;天策勇决,无待问於 容成。”隋 薛道衡《隋高祖颂》:“运天策于帷扆,播神威于沙朔。”⒊名号。唐高祖 武德 四年,加封 李世民 为天策上将,置天策府。参见“天策上将”、“天策府”。
    • 16.
      寝膳释义:亦作“寝饍”。寝食。唐 李商隐《为崔从事寄尚书彭城公启》:“伏惟慎安寝膳,勉护兴居。”《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一年》:“周天元 以灾异屡见,舍仗卫,如 天兴宫。百官上表,劝復寝膳。”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伏望皇帝陛下,安和寝饍,惠养疲羸。”
    • 17.
      开閤释义:亦作“开阁”。汉 公孙弘 为宰相,“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见《汉书·公孙弘传》。后以“开閤”指大臣礼贤爱士。唐 刘禹锡《答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诗:“玉树琼楼满眼新,的知开閤待诸賔。”唐 邵谒《论政》诗:“孙弘 不开阁,丙吉 寧问牛。”宋 曾巩《回亳州知府谏议状》:“伏惟开阁之初,偃藩甚乐。”边开边关。《收穫》1981年第4期:“忽听得北窗外有声响,好像滞重的大黑门在开合。”
    • 18.
      怠终释义:谓有始无终。宋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伏惟陛下躬上圣之质,承无穷之绪,知天助之不可常恃,知人事之不可怠终,则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 19.
      情伪释义:⒈真假;真诚与虚伪。 《易·繫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 在外十九年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后汉书·耿国传》:“夷狄情伪难知,不可许。”唐 刘知几《史通·曲笔》:“近古易悉,情伪可求。”宋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伏惟 太祖 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严复《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情伪相攻,机械百出,倏去倏来,终反故辙。”⒉犹虚实。《新唐书·王锷传》:“鍔 小心,善刺军中情伪。事无细大,皋 悉知之。”《新唐书·李愬传》
    • 20.
      慺慺释义:勤恳貌;恭谨貌。 《后汉书·杨赐传》:“老臣过受师傅之任,数蒙宠异之恩,岂敢爱惜垂没之年,而不尽其慺慺之心哉!”《魏书·礼志三》:“羣官所以慺慺,亦惧机务之不理矣。”宋 苏轼《与范蜀公书》之四:“伏惟高明,痛以理遣,割难忍之爱,上为朝廷,下为子孙亲友自重,不胜慺慺。”清 恽敬《与周菊伻书》:“然稠人广坐,未尝不心仪阁下及 萧宜黄、朱安义 诸君子,慺慺之诚,不可解也。”

伏惟(fu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伏惟是什么意思 伏惟读音 怎么读 伏惟,拼音是fú wéi,伏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伏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