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旦表 旦表的意思
dànbiǎo

旦表

简体旦表
繁体
拼音dàn biǎo
注音ㄉㄢˋ ㄅㄧ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n,(1) 早晨。【组词】:旦暮。通宵达旦。枕戈待旦。(2) 表示某一天,亦指农历的初一日。【例句】:旦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旦。旦日(a.明天:b.白天)。(3) 传统戏剧里扮演女子的角色。【组词】:老旦。花旦。(4) 纤度单位,九千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

biǎo,(1) 外部,外面,外貌。【组词】:表面。外表。仪表。表象。表层。表皮。(2) 显示。【组词】:表示。表态。表征。表达。表露。表演。表情。略表心意。(3)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组词】:表汗。(4)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组词】:表册。表格。表报。调查表。(5) 计时间的器具,通常比钟小,可以带在身边。【组词】:钟表。手表。怀表。(6) 计量某种量的器具。【组词】:电表。(7) 标志,榜样。【例句】:表率(shuài )。为(wéi )人师表。(8) 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用来表示亲属关系。【组词】:表亲。表兄弟。(9) 测量的标尺。【组词】:表尺。圭表(古代测日影的器具)。(10)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组词】:表章。诸葛亮《出师表》。(11) 树梢。【组词】:林表。

基本含义

指立即表白或表达自己的意思,不拖延。

旦表的意思

旦表 [dàn biǎo]

1. 封建时代在外的帅守监司,每月初一向皇帝上起居表,以代替朝参,谓之“旦表”。

旦表 引证解释

⒈ 封建时代在外的帅守监司,每月初一向皇帝上起居表,以代替朝参,谓之“旦表”。

宋 赵昇 《朝野类要·文书·旦表》:“在外帅守监司,每月一日上起居表,所以代朝参也。各预先发上都进奏院,临期,经閤门投进。”


旦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叶释义:九代。 《南齐书·芮芮虏传》:“祚流九叶,而国嗣不继。”《北齐书·文宣帝纪》:“昔我宗祖应运,奄一区宇,歷圣重光,暨于九叶。” 明 张居正 《贺元旦表》:“乃今承九叶重熙之运,当二仪交泰之辰。”
    • 2.
      乾统释义:天道的统绪。 南朝 宋 谢庄《泰始元年改元大赦诏》:“猥以寡薄,属承乾统。”元 姚登孙《贺元旦表》:“道符乾统,躬启皇图。”
    • 3.
      文物声明释义:指礼乐典章制度。 语本《左传·桓公二年》:“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宋 苏轼《永裕陵十二月旦表本》:“文物声明,但覩乘时之迹;昆虫草木,孰知成岁之功。”宋 叶适《上张安抚书》:“文物声明,沾渍已久;山川风土,夷险不除。”严复《论世变之亟》:“盖自高顙深目之伦,杂处此结衽编髮之中,则我四千年文物声明,已涣然有不终日之虑。”
    • 4.
      旦表释义:封建时代在外的帅守监司,每月初一向皇帝上起居表,以代替朝参,谓之“旦表”。
    • 5.
      王春释义:《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 文王 也。”后以“王春”指阴历新春。唐 杜甫《暮春送马大卿赴阙》诗:“卿月昇金掌,王春度玉墀。”宋 臧鲁子《满庭芳》词:“好是王春正月维岳降,膺此神休。”明 张居正《贺元旦表》之二:“王春司令,紫宸臻首祚之祥。”清 顾炎武《元旦陵下作》诗:“山川通御气,节物到王春。”
    • 6.
      秦正释义:指夏历十月。正,一年的开始。秦 以夏历十月为正月。宋 苏轼《永裕陵十月旦表》:“戒寒墐户,倏及于 秦 正。”

旦表(danb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旦表是什么意思 旦表读音 怎么读 旦表,拼音是dàn biǎo,旦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旦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