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外衣 外衣的意思
wài

外衣

简体外衣
繁体
拼音wài yī
注音ㄨㄞˋ 一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ài,(1) 与“内”、“里”相对。【组词】: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组词】: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3) 指“外国”。【组词】:外域。外宾。外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组词】:外公。外婆。外甥。(5) 称岳父母。【组词】:外父。外姑(岳母)。(6) 称丈夫。【例句】: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组词】:外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例句】: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组词】:外旦。外末。外净。

yī yì,(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组词】: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组词】:炮衣。糖衣。肠衣。(3) 姓。

基本含义

指外面穿的衣服,也比喻掩盖真实面貌的外表或表面现象。

外衣的意思

外衣 [wài yī]

1. 穿在外面的衣服。

[ coat; ]

2. 比喻用来粉饰自己的伪装。

恶意有时会被披上慈善的外衣。

外衣 引证解释

⒈ 穿在外面的衣服。常用以比喻伪装。


国语词典

外衣 [wài yī]

⒈ 穿著在外面的服装。

如:「你这件外衣很漂亮,那里买的?」

内衣


外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外套释义:⒈大衣。 ⒉罩在外面的西式短上衣。

外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内衣释义:指衬衣、衬裤等贴身穿的衣服。

外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口钟释义:一种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即斗篷。其形如古乐器的钟,故称。
    • 2.
      上盖释义:外衣;罩衫。
    • 3.
      假钟释义:即一口钟。指古代一种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以形如钟覆,故名。
    • 4.
      复陶释义:⒈用毛羽制成的御风雪的外衣。《左传·昭公十二年》:“雨雪,王皮冠,秦 復陶,翠被,豹舄。”杜预 注:“秦 所遗羽衣也。”孔颖达 疏:“冒雪服之,知是毛羽之衣,可以御雨雪也。”参阅 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斗袚》。⒉主管衣服之官。《左传·襄公三十年》:“与之田,使为君復陶,以为 絳县 师,而废其舆尉。”杜预 注:“復陶,主衣服之官。”一说,陶,通“繇”,谓免役。杨伯峻 注:“下文‘为 絳县 师’则不能兼为 晋 君主衣服之官。盖县师在郊,主衣官在公宫……为君復陶者,为君办理免役之事,因而为 絳县 师。”详
    • 5.
      外氅释义:外衣,大衣。
    • 6.
      外衣释义:穿在外面的衣服。 披着正人君子的外衣。
    • 7.
      夜礼服释义:⒈晚上正式或半正式社交场合惯常穿用的服装。⒉妇女穿的带裙长外衣,通常长达地面或踝部b男子的一套夜礼服,通常包括一件黑色或藏青色燕尾服和相称的裤子以及带硬衬胸的白衬衫和白蝴蝶结领带男子的成套服装通常包括黑色、藏青色或白色夜小礼服、黑蝴蝶结领带、带硬衬胸或打褶软衬衫和一条腰带。
    • 8.
      大衣释义:较长的西式外衣。
    • 9.
      夹心糖释义:夹心糖是以硬糖做外衣,内包各种馅心,口味随着馅心不同而变化。 夹心糖内馅有软夹心和酥夹心两种,软夹心的内馅,多采用各种果酱或棉花糖,亦有用高档酒作为夹心的,酥夹心的内馅,采用各种果仁调制成酱,经隔水加热至43℃左右,然后装入果皮内制成。这类糖果的品种很多,有果酱夹心、果味夹心、酒味夹心、乳酪夹心、龙虾酥心、果仁酥心等。其质量要求,外表光亮洁白,外皮和夹心包合均匀,厚薄一致,形态完整,不得有破碎和裂缝等现象,入口应甜润香酥,无异味。
    • 10.
      夹袢释义: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外衣。
    • 11.
      宽衣释义:敬辞。请人脱去外衣:屋里热,请宽衣吧!
    • 12.
      弹力长丝释义:利用合成纤维热塑性制成的具有永久非线性卷曲、蓬松而有弹性的化纤长丝。常见的有涤纶低弹丝和锦纶弹力丝。前者具有较低的伸缩性,适宜制作针织外衣料,其织物手感丰满,具有较大的弹性而又保持尺寸稳定性,挺括抗皱,毛型感强,透气性较好;后者具有很好的延伸性和弹性,用于织造弹力袜、内衣、运动衣、手套等针织物。
    • 13.
      披肩释义:⒈披在肩上的服饰。⒉妇女披在上身的一种无袖短外衣。
    • 14.
      招眼释义:惹人注意:大红的外衣很招眼。
    • 15.
      斗篷释义:⒈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⒉斗笠。
    • 16.
      曲领释义:⒈圆领。亦指有圆领的外衣。⒉唐宋职官公服,其制曲领大袖,下施横襴,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之。参阅《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五》。
    • 17.
      毛蓝布释义:适于做女上衣、儿童外衣及工装的布料。
    • 18.
      狐裘释义:用狐皮制的外衣。
    • 19.
      白袷释义:⒈白色夹衣。 《世说新语·雅量》“顾和 始为 扬州 从事”刘孝标 注引 晋 裴启《语林》:“周侯 饮酒已醉,箸白袷,凭两人来诣丞相。”唐 李商隐《楚泽》诗:“白袷经年卷,西来及早寒。”⒉旧时平民的服装。亦借指无功名的士人。清 金农《寄赠于三郎中山居》诗之一:“身离束缚卸犀围,白袷披时少是非。”林学衡《柬樊山》诗:“便著黄冠思入道,可容白袷坐论文。”⒊白色圆领。亦指有白色圆领的外衣。唐 李贺《染丝上春机》诗:“彩线结茸背复迭,白袷玉郎寄 桃叶。”王琦 汇解:“袷有二音,亦有二义。作夹音读者为复衣……作劫音
    • 20.
      白龙鱼服释义:鱼服:穿起鱼的外衣。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外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口钟释义:一种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即斗篷。其形如古乐器的钟,故称。
    • 2.
      上盖释义:外衣;罩衫。
    • 3.
      假钟释义:即一口钟。指古代一种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以形如钟覆,故名。
    • 4.
      复陶释义:⒈用毛羽制成的御风雪的外衣。《左传·昭公十二年》:“雨雪,王皮冠,秦 復陶,翠被,豹舄。”杜预 注:“秦 所遗羽衣也。”孔颖达 疏:“冒雪服之,知是毛羽之衣,可以御雨雪也。”参阅 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斗袚》。⒉主管衣服之官。《左传·襄公三十年》:“与之田,使为君復陶,以为 絳县 师,而废其舆尉。”杜预 注:“復陶,主衣服之官。”一说,陶,通“繇”,谓免役。杨伯峻 注:“下文‘为 絳县 师’则不能兼为 晋 君主衣服之官。盖县师在郊,主衣官在公宫……为君復陶者,为君办理免役之事,因而为 絳县 师。”详
    • 5.
      外氅释义:外衣,大衣。
    • 6.
      外衣释义:穿在外面的衣服。 披着正人君子的外衣。
    • 7.
      夜礼服释义:⒈晚上正式或半正式社交场合惯常穿用的服装。⒉妇女穿的带裙长外衣,通常长达地面或踝部b男子的一套夜礼服,通常包括一件黑色或藏青色燕尾服和相称的裤子以及带硬衬胸的白衬衫和白蝴蝶结领带男子的成套服装通常包括黑色、藏青色或白色夜小礼服、黑蝴蝶结领带、带硬衬胸或打褶软衬衫和一条腰带。
    • 8.
      大衣释义:较长的西式外衣。
    • 9.
      夹心糖释义:夹心糖是以硬糖做外衣,内包各种馅心,口味随着馅心不同而变化。 夹心糖内馅有软夹心和酥夹心两种,软夹心的内馅,多采用各种果酱或棉花糖,亦有用高档酒作为夹心的,酥夹心的内馅,采用各种果仁调制成酱,经隔水加热至43℃左右,然后装入果皮内制成。这类糖果的品种很多,有果酱夹心、果味夹心、酒味夹心、乳酪夹心、龙虾酥心、果仁酥心等。其质量要求,外表光亮洁白,外皮和夹心包合均匀,厚薄一致,形态完整,不得有破碎和裂缝等现象,入口应甜润香酥,无异味。
    • 10.
      夹袢释义: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外衣。
    • 11.
      宽衣释义:敬辞。请人脱去外衣:屋里热,请宽衣吧!
    • 12.
      弹力长丝释义:利用合成纤维热塑性制成的具有永久非线性卷曲、蓬松而有弹性的化纤长丝。常见的有涤纶低弹丝和锦纶弹力丝。前者具有较低的伸缩性,适宜制作针织外衣料,其织物手感丰满,具有较大的弹性而又保持尺寸稳定性,挺括抗皱,毛型感强,透气性较好;后者具有很好的延伸性和弹性,用于织造弹力袜、内衣、运动衣、手套等针织物。
    • 13.
      披肩释义:⒈披在肩上的服饰。⒉妇女披在上身的一种无袖短外衣。
    • 14.
      招眼释义:惹人注意:大红的外衣很招眼。
    • 15.
      斗篷释义:⒈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⒉斗笠。
    • 16.
      曲领释义:⒈圆领。亦指有圆领的外衣。⒉唐宋职官公服,其制曲领大袖,下施横襴,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之。参阅《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五》。
    • 17.
      毛蓝布释义:适于做女上衣、儿童外衣及工装的布料。
    • 18.
      狐裘释义:用狐皮制的外衣。
    • 19.
      白袷释义:⒈白色夹衣。 《世说新语·雅量》“顾和 始为 扬州 从事”刘孝标 注引 晋 裴启《语林》:“周侯 饮酒已醉,箸白袷,凭两人来诣丞相。”唐 李商隐《楚泽》诗:“白袷经年卷,西来及早寒。”⒉旧时平民的服装。亦借指无功名的士人。清 金农《寄赠于三郎中山居》诗之一:“身离束缚卸犀围,白袷披时少是非。”林学衡《柬樊山》诗:“便著黄冠思入道,可容白袷坐论文。”⒊白色圆领。亦指有白色圆领的外衣。唐 李贺《染丝上春机》诗:“彩线结茸背复迭,白袷玉郎寄 桃叶。”王琦 汇解:“袷有二音,亦有二义。作夹音读者为复衣……作劫音
    • 20.
      白龙鱼服释义:鱼服:穿起鱼的外衣。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外衣造句

1.他还没来得及脱下外衣,老李就杀气腾腾地从卧室里冲了出来。

2.莲蓬有一个绿色的外衣,脱去外衣,里面有一颗颗小小的莲子。

3.熟透了的草莓穿着红艳艳的“外衣”,头上戴顶绿色的“遮阳帽”,样子可爱极了。

4.大公鸡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褪色的衬衫。

5.桃花脱去秀丽的外衣,一转身变成了可爱的桃子宝宝。

6.乡村的冬季,白雪飘飘。雪落在松树上,松树穿上了雪白的外衣,雪落在麦田里,麦田宝宝盖上了一层层棉被。

7.头上的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8.柚子的皮虽不好看,但它有着沁人的香味,当脱下这层外衣时,这时的它好像一只可爱的雪娃娃,洁白无暇,令人喜爱。

9.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

10.竹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头上还戴着一顶顶缀有黄色穗子的帽子,就像一个个嫩生生的娃娃,可爱极了。

11.冬天到了,寒流也来了,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整个世界穿上了白色的外衣

12.有的玉米成熟了,脱去它那浅黄色的外衣,一颗颗珍珠般的玉米粒就显露出来了,像一个调皮的娃娃裂开了嘴,露出了一排排金黄的牙齿。

13.老鼠总是披着一件灰色的外衣,三角形的脸上配了双小眼睛,尖嘴巴,一副奸猾之态。可每当它挺胸凸肚,翘起嘴角上的胡须时,又有几分“绅士”派头。

14.红鸽,一圈圈光带似的颈部,加上一套红褐色的外衣,就像金秋的红叶。

15.秋天的田野像一个精灵,披着黄色外衣调皮的玩耍!

16.爱像棉花糖,彩色的外衣,太容易就上瘾。

17.一片片油菜花像一件件金色的外衣

18.杏花的花蕾像穿着一件绿色的外衣

19.油菜花像一件金色的外衣

20.从远处看,整个大地一片金黄,好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

外衣(wai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外衣是什么意思 外衣读音 怎么读 外衣,拼音是wài yī,外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外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