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衣 [niú yī]
1. 用麻或草织的给牛保暖的护被。
例牛衣古柳卖黄瓜。——宋·苏轼《浣溪沙》
英[cattle clothing;]
牛衣 引证解释
⒈ 供牛御寒用的披盖物。如蓑衣之类。
引《汉书·王章传》:“章 疾病,无被,卧牛衣中。”
颜师古 注:“牛衣,编乱麻为之,即今俗呼为龙具者。”
《晋书·刘寔传》:“寔 少贫苦,卖牛衣以自给。”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牛衣》:“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
⒉ 喻贫寒。亦指贫寒之士。参见“牛衣对泣”。
引唐 袁朗 《和洗椽登城南坂望京邑》:“狐白登廊庙,牛衣出草莱。詎知 韩长孺,无復重然灰。”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饭鱼》:“额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清 姚鼐 《柬王禹卿病中》诗:“妻子牛衣色尚欣,邑人狗监文谁诵。”
国语词典
牛衣 [niú yī]
⒈ 牛只御寒遮雨的覆盖物。用麻草编成,如蓑衣之类。
引《晋书·卷四一·刘寔传》:「寔少贫苦,卖牛衣以自给。」
宋·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词:「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牛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合浦释义:古郡名。汉 置,郡治在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 合浦县 东北,县东南有 珍珠城,又名 白龙城,以产珍珠著名。晋 葛洪《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於 合浦 之渊,不得驪龙之夜光也;採美玉,不於 荆山 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宋 苏轼《示过》诗:“合浦 卖珠无復有,当年笑我泣牛衣。”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珠玉》:“合浦、于闐,行程相去二万里,珠雄于此,玉峙于彼,无脛而来,以宠爱人寰之中,而辉煌廊庙之上。”
- 2.
对泣牛衣释义:牛衣:也称牛被。
- 3.
牛农对泣释义: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 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4.
牛蓑释义:牛衣。泛指蓑衣。
- 5.
牛衣夜哭释义: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同“牛衣对泣”。
- 6.
牛衣对泣释义: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 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7.
牛衣泣释义:见“牛衣对泣”。
- 8.
牛衣泪释义:见“牛衣对泣”。
- 9.
牛被释义:即牛衣。
- 10.
犊衣释义:牛衣。
- 11.
狗窦释义:⒈狗洞。《汉书·东方朔传》:“夫口无毛者,狗竇也。”《晋书·光逸传》:“逸 便於户外脱衣露头於狗竇中窥之而大叫。”唐 皮日休《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次韵》:“甘穷卧牛衣,受辱对狗竇。”⒉戏称齿缺状。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张吴兴 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竇?’张 应声答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宋 辛弃疾《卜算子·齿落》词:“已闕两边厢,又豁中间箇。説与儿曹莫笑翁,狗竇从君过。”⒊比喻坏人聚居之处。欧阳山《苦斗》五九:“如今只要定个日期,冲进那稽查站
- 12.
马褐释义:马衣。《左传·定公八年》:“公侵 齐,攻 廩丘 之郛。主人焚衝,或濡马褐以救之,遂毁之。”杜预 注:“马褐,马衣。”唐 王起《被褐怀玉赋》:“马褐同色,牛衣齐类。”清 王士禛《辛酉十一月纪事》诗:“不遑濡马褐,况敢执象燧。”参见“马衣”。
- 13.
骥伏枥释义:亦作“驥櫪”。 亦作“驥伏”。犹老骥伏枥。喻年老而有壮志。语出 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宋 陆游《百岁》诗:“壮心空似驥伏櫪,病骨敢怀狐首丘。”宋 京镗《念奴娇·次宇文总领游北湖韵》词:“驥櫪难淹,鹏程方远,大器成须晚。”清 蒲松龄《上健川汪邑侯启》:“膏火烧残,欲下牛衣之泪;唾壶击缺,难消驥櫪之心。”清 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漫道识途仍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 14.
龙具释义:⒈指牛衣。⒉喻指简陋粗糙的衣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