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载 [tóng zài]
1. 共同乘坐车或船。
同载 引证解释
⒈ 共同乘坐车或船。
引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昔 卫灵公 与 雍渠 同载, 孔子 适 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晋文帝 与二 陈 共车过,唤 钟会 同载。”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罢酒,主悦甚, 薛 未及就马,遽召同载而还。”
宋 曾巩 《发松门寄介甫》诗:“故人曾期此同载,捨櫂直抵 云山 游。”
同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均茵伏释义:《史记·酷吏列传》:“﹝ 周阳由 ﹞与 汲黯 俱为忮,司马安 之文恶,俱在二千石列,同车未尝敢均茵伏。”司马贞 索隐:“均,等也。茵,车蓐也。伏,车軾也。言二人与 由 同载一车,尚不敢与之均茵軾也,谓下之也。”后因以“均茵伏”喻指同列为伍。
- 2.
存诚释义:谓心怀坦诚。语本《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孔颖达 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晋 陶潜《闲情赋》:“坦万虑以存诚,憇遥情於八遐。”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三三章六》:“乃要其存诚不息而与天同载者,则於喜、怒、哀、乐之未发,致中者是也。”
- 3.
年位释义:年龄和爵位。《三国志·蜀志·费祎传》:“丞相 亮 南征还,羣寮於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 禕 右,而 亮 特命 禕 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唐 元稹《代谕淮西书》:“今 吴尚书 驭众日浅,吴侍御 年位俱卑。”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至于诗文,称字稍广,然亦仅施之年位辈行相若者耳。”
- 4.
投竿释义:⒈投钓竿于水。谓垂钓。《庄子·外物》:“任公子 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为饵,蹲乎 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三国 魏 嵇康《四言》诗:“放棹投竿,优游卒岁。”宋 范仲淹《临川羡鱼赋》:“胡不学投竿之术,自取盈车。”清 陈梦雷《雨夜泊桐庐》诗:“投竿堪寄兴,何事嘆飘蓬。”⒉丢掉钓竿。谓罢钓,借指出仕。相传 吕尚 钓于 渭 滨,周文王 出猎相遇,与语大悦,同载而归,以为师。见《史记·齐太公世家》。又 汉 郅恽 曾从 郑次都 隐于 弋阳山 中,渔钓甚娱,后举孝廉出仕。见《东观汉记·郅恽传》。三国 魏
- 5.
附凤释义:语本《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於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 ”后因以“附凤”指依附帝王以成就功业。唐 黄滔《代郑郎中上兴道郑相》:“逮夫片玉昇科,兼金列牓,虽登龙羣彦,同载丘山,而附凤一心,偏投胶漆。”《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臣绍袭先业,奄有 江 表,顾以瞻乌未定,附凤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