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同论 同论的意思
tónglùn

同论

简体同论
繁体同論
拼音tóng lùn
注音ㄊㄨㄥˊ ㄌㄨ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lùn lún,(1) 古同“伦”,条理。(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3) 古同“抡”,挑选。

基本含义

指同样的观点或意见。

同论的意思

同论 [tóng lùn]

1. 一致的说法。

同论 引证解释

⒈ 一致的说法。

《庄子·知北游》:“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之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此众人之所同论也。”

⒉ 犹同列,同等。论,通“伦”。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配帝舞》:“四时咸一德,五气或同论。”
倪璠 注:“五气或同论者,谓中央土气,与四方之气为五也。”


国语词典

同论 [tóng lùn]

⒈ 相同的言论。

《庄子·知北游》:「不形之形,形之不形,是人知所同知也,非将至之所务也,此众人之所同论也。」

⒉ 相同比论。

如:「诗与文体裁不同,优劣岂可同论?」


同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论释义:⒈会同判决罪犯死刑。《汉书·苏武传》:“武 益愈。单于使使晓 武 会论 虞常,欲因此时降 武。”《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冬月,传属县囚,会论府上,流血数里,河南 号曰‘屠伯’。”颜师古 注:“总集郡府而论杀。”⒉会同论议。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进士归礼部》:“乃阴求 昂 瑕以待之。异日会论,昂 果斥 权 章句之疵以辱之。”
    • 2.
      北垂释义:亦作“北陲”。北方边境地区。《汉书·匈奴传赞》:“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三国志·魏志·崔琰传》“鲁国 孔融”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 孔融 ﹞后徙 徐州,以 北海 相自还领 青州 刺史,治郡北陲。”元 王恽《燕城书事》诗:“都会盘盘控北垂,当年宫闕五云飞。”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昌黎 崛起北陲,易偶为奇,语重句奇,閎中肆外,其魄力之雄,直追 秦 汉。”
    • 3.
      发迷释义:⒈开导迷惑。明 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发迷彻蔽,爱助激成,空同子 功德我者厚矣。”⒉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随便那一项,都有人发迷的,像这种真是发秀才迷了。”⒊显现迷惘的神情。《白雪遗音·马头调·二月春光》:“见卿独自守罗幃,手托香腮,杏眼发迷。”
    • 4.
      壮剧释义:⒈气势雄壮的舞台剧,喻壮观的事物或场面。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凡百年来种种之壮剧,岂有他哉……英雄哉当如是也。”茅盾《虹》十:“时代的壮剧,就要在这东方的 巴黎 开演。”巴金《神鬼人·鬼》:“我站在岸边,望着前面海跟风搏斗的壮剧。”⒉亦称“壮戏”。壮族戏曲剧种。按流行地区可分为 广西 壮剧与 云南 壮剧。由壮族山歌、说唱发展而成。
    • 5.
      艳词释义:⒈亦作“艳辞”。 亦作“艷词”。艳丽的文辞。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甘意摇骨体,艳词动魄识。”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唐 白居易《采诗官》诗:“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曹植 词赋……及其弊也,则採摘艳辞,纤冶伤雅。”⒉常指描写情爱的诗词。宋 沉括《梦溪笔谈·艺文三》:“和鲁公 凝 有艷词一编,名《香奩集》。”明 唐顺之《送陆训导序》:“夫古声诗之义不传,而艳词丽曲譁於民间,此最教化者之所禁也。”清 褚人穫《坚
    • 6.
      豫算释义:⒈犹预计。宋 叶适《高夫人墓志铭》:“豫算有无,乃具衣食。”鲁迅《准风月谈·华德焚书异同论》:“但是结果往往和英雄们的豫算不同。”⒉国家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等事先制定年度或季度收支计划。

同论(tongl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同论是什么意思 同论读音 怎么读 同论,拼音是tóng lùn,同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同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