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采 [wù cǎi]
1. 色采。
3. 景物的光彩。
物采 引证解释
⒈ 色采。
引《左传·隐公五年》:“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
杨伯峻 注:“凡杂色亦可曰物,此物采之物字即是其义。物采为同义连绵词,犹上文轨量为同义连绵词。”
《东周列国志》第十九回:“御孙 私嘆曰:‘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采。女贄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
⒉ 景物的光彩。
引宋 陈善 《扪虱新话·东坡山谷诗可谓画本》:“东坡 咏梅,有‘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此便是 坡 作夹竹梅花图,但未下笔耳。每咏其句,便如行孤山篱落间,风光物采来照映人。”
物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枿生释义:谓植物采割后复生新芽。
- 2.
物采释义:⒈色采。《左传·隐公五年》:“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杨伯峻 注:“凡杂色亦可曰物,此物采之物字即是其义。物采为同义连绵词,犹上文轨量为同义连绵词。”《东周列国志》第十九回:“御孙 私嘆曰:‘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采。女贄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⒉景物的光彩。宋 陈善《扪虱新话·东坡山谷诗可谓画本》:“东坡 咏梅,有‘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此便是 坡 作夹竹梅花图,但未下笔耳。每咏其句,便如行孤山篱落间,风光物采来照映人。”
- 3.
筏板释义:建筑物采用何种基础型式,与地基土类别及土层分布情况密切相关。
- 4.
轨量释义:轨则,法度。《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於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杨伯峻 注:“度轨量,度,动词,旧读入声,音鐸,正也;轨量为其宾语。度轨量犹言揆正法度。”汉 扬雄《剧秦美新》:“改制度轨量,咸稽之於《秦纪》。”
- 5.
采章释义:⒈彩色花纹。多指有彩纹的旌旗、车舆、服饰等。《左传·宣公十四年》:“臣闻小国之免於大国也,聘而献物,於是有庭实旅百;朝而献功,於是有容貌采章嘉淑,而有加货。”杜预 注:“采章,车服文章也。”孔颖达 疏:“谓主人陈设物采文章以接宾。”《隋书·宇文恺阎毗等传论》:“稽前王之采章,成一代之文物。”唐 元稹《镇圭赋》:“备采章以尽饰,瑑崇高而定位。”⒉借指官吏。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兵部·武弁僭服》:“偶犯令輒和衣受缚,宛转於鞭挞之下,少顷,即供役如故。孰知一二品采章,辱褻至此!”⒊喻才华。《后汉书·杨终应奉
- 6.
降物释义:古代遇有灾患病故或天象变异时,帝王及大臣皆脱下盛装换上素服,谓之“降物”。 《左传·昭公十七年》:“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杜预 注:“降物,素服。”孔颖达 疏:“降物谓减其物采也。《昏义》曰:‘日食则天子素服。’知百官降物,亦素服也。”《晋书·礼志上》:“灾祥之发,所以谴告人君,王者之所重诫,故素服废乐,退避正寝,百官降物,用币伐鼓,躬亲而救之。”
- 7.
露天开采释义:开采近地面矿物采用的一种方法。先把矿体上的覆盖层剥离掉,暴露矿层,然后在露天下用电铲等机械采掘,不需要凿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