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龙身 龙身的意思
lóngshēn

龙身

简体龙身
繁体龍身
拼音lóng shēn
注音ㄌㄨㄥˊ ㄕ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óng,(1)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组词】: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2)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组词】:恐龙。(3)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组词】:龙颜。龙体。龙袍。(4) 姓。

shēn,(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组词】: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组词】:身世。献身。(3) 亲自,本人。【组词】: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组词】:出身。身分(fèn )。身败名裂。(5) 孕,娠。【组词】:身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例句】: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基本含义

指人或物的主要部分或主体。

龙身的意思

龙身 [lóng shēn]

1. 龙的身躯。《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阖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

龙身 引证解释

⒈ 龙的身躯。

《山海经·中山经》:“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
《淮南子·墬形训》:“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
亦指似龙之身,夭矫的躯干。 清 黄始 《山东四女祠记》:“碑前枯树,半无枝叶,秃而龙身。”

⒉ 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歆 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闔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歆 与 北海 邴原、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 歆 为龙头, 原 为龙腹, 寧 为龙尾。”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浏阳欧阳瓣薑》:“编到《沅湘耆旧録》,难为君称作龙身。”


龙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龙释义:⒈远古传说中的五个部落首领。 ⒉古代传说中五个人面龙身的仙人,道教称为五行神。⒊誉称同时以才名著闻的五人。(1)指汉公沙穆五子。
    • 2.
      宫龙释义:道教五行神之一,人面龙身。
    • 3.
      巴拉帕龙释义:巴拉帕龙身子又大又笨,还长着像柱子一样粗壮的四肢。它的名字就是“粗腿蜥蜴”的意思。
    • 4.
      攀髯释义:传说 黄帝 铸鼎于 荆山 下,鼎成,有龙下迎,黄帝 乘之升天,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 馀小臣不得上龙身,乃持龙髯,而龙髯拔落,并堕 黄帝 之弓。百姓遂抱其弓与龙髯而号哭。事见《史记·封禅书》。后用为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
    • 5.
      曜星释义:中国风水学术语。指龙虎肘外及龙身枝脚,穴脚左右的尖利巨石。
    • 6.
      田禾释义:⒈泛指庄稼。《武王伐纣平话》卷下:“我是龙身,去处有狂风骤雨,雹打田禾,风吹稼穡,以此悦我心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狗﹞践踏得那田禾不成样子。”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这几天却下雨了,对于田禾,已经太迟,不过天气倒因此凉爽了不少。”⒉指谷物。《元史·太祖纪》:“未几,帝伐 蔑里乞 部,与其部长 脱脱 战於 莫那察山,遂掠其资财、田禾,以遗 汪罕。”
    • 7.
      白狗释义:⒈白色的狗。 《山海经·南山经》:“自 天虞之山 以至 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三国志·魏志·朱建平传》:“﹝ 建平 ﹞善相术……谓 应璩 曰:‘君六十二位为常伯,而当有厄,先此一年,独见一白狗,而旁人不见也。’”明 陆采《明珠记·探留》:“白狗苍鹰,公子王孙来打猎。”⒉峡名。在 湖北省 秭归县。唐 杜甫《独坐》诗之二:“白狗 斜临北,黄牛 更在东。”唐 白居易《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诗:“白狗 次 黄牛,滩如竹节稠。”⒊见“白狗子”
    • 8.
      蜚虡释义:亦作“蜚遽”。传说为鹿头龙身的神兽。
    • 9.
      鹿头释义:⒈鹿的头。《后汉书·董卓传》“钟虡”唐 李贤 注:“故 贾山 上书云‘悬石铸钟虡’。《前书音义》曰:‘虡,鹿头龙身,神兽也。’”⒉山名。在 四川省 德阳市。唐 杜甫《鹿头山》诗:“鹿头 何亭亭,是日慰飢渴。”仇兆鳌 注引《全蜀总志》:“鹿头山,在 德阳县 治北三十餘里。”宋 苏轼《送贾讷倅眉》诗之一:“鹿头 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⒊见“鹿头关”。⒋鲟鳇鱼的两颊之肉。明 黄省曾《养鱼经》:“江海之产,有鱘鰉之鱼,其长丈餘,鼻端有肉骨,四分身之一,两颊之肉,谓之鹿头。”
    • 10.
      龙光释义:⒈龙身上的光。喻指不同寻常的光辉。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峨峨 南岳,烈烈离明,寔敷儁乂,君子似生,惟此君子,作 汉 之英,德为龙光,声化鹤鸣。”唐 皮日休《吴中苦雨》诗:“龙光倏闪照,虯角搊琤触。”⒉指发生不同寻常的光辉。《梁书·陆倕传》:“还伊人而世载,并三骏而龙光。”⒊天子气,瑞气。蔡东藩《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一回:“裕(刘裕)微笑道:‘此刻龙光尚在否?’”⒋非凡的风采,神采。《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 高彪 ﹞乃遗 融(马融)书曰:‘承服风问,从来有年,故不待介者而謁大君子之门,
    • 11.
      龙文释义:⒈龙身上的纹理,龙鳞纹。 ⒉龙形的花纹。⒊指如龙鳞纹的东西。(1)微波。⒋喻雄健的文笔。语出唐韩愈《病中赠张十八》诗:“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明夏完淳《题王叔明<柴桑图>》诗:“祇今江左成龙文,卜历重光启中叶。”⒌喻指书法,书体。⒍骏马名。⒎指龙文剑。⒏《淮南子·本经训》:“龙舟鷁首。”高诱注:“龙舟,大舟也,刻为龙文。”因借“龙文”指刻有龙形花纹的大舟。
    • 12.
      龙腰释义:⒈借指龙身。 ⒉琴名。
    • 13.
      龙身释义:⒈龙的身躯。 ⒉《三国志·魏志·华歆传》“歆为吏,休沐出府,则归家闔门。议论持平,终不毁伤人”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寧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寧为龙尾。”后以“龙身”形容人有声名。
    • 14.
      龙髓释义:⒈龙脑香树的树汁。 亦指龙脑香。⒉龙身上的精髓之处。

龙身(longs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龙身是什么意思 龙身读音 怎么读 龙身,拼音是lóng shēn,龙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龙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