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训俭 训俭的意思
xùnjiǎn

训俭

简体训俭
繁体訓儉
拼音xùn jiǎn
注音ㄒㄩㄣˋ ㄐㄧ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ùn,(1) 教导,教诲。【组词】: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jiào )训。培训。(2)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组词】:家训。(3) 典式,法则。【组词】:不足为训。(4) 解释词的意义。【例句】: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jiǎn,(1) 节省,不浪费。【组词】:俭省。俭朴。勤俭。克勤克俭。(2) 贫乏,歉收。【组词】:俭月。俭岁。俭腹(腹中空虚,喻知识贫乏)。

基本含义

训练节俭、教导勤俭。

训俭的意思

训俭 [xùn jiǎn]

1. 训示以节俭。

训俭 引证解释

⒈ 训示以节俭。

《文选·张衡<东京赋>》:“不穷乐以训俭,不殫物以昭仁。”
李善 注:“《左传》曰:‘享以训恭俭。’”
《艺文类聚》卷四七引 晋 孙绰 《庾司空冰碑》:“端委待旦,则有心 宣 孟 ;以约训俭,则拟议 季文。”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无益之费,无名之赏,无甚於此,非所以轨物训俭也。”


训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小器释义:⒈小器皿。⒉肚量浅窄、偏狭,也作小气。⒊孔子鄙其小器。--宋.司马光《训俭示康》⒋(《论语.八佾》:管仲之器小哉!)
    • 2.
      朱紘释义:红色的帽带,在嘴巴下打结的帽带镂簋朱紘。——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 3.
      正考父释义:⒈春秋时宋国的大夫,孔子的远祖;他辅佐戴、武、宣三公,地位愈高行为愈检点。 ⒉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饘、粥:稀粥、稠粥。孟僖子:春秋时鲁国大夫仲孙貗。其后,指正考父的后代。达:显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 4.
      谏官释义:⒈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⒉鲁公为谏官。--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 5.
      近岁释义:近年近岁风俗尤为侈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 6.
      速祸释义:亦作“速旤”。 招致祸害。《左传·隐公三年》:“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晋 葛洪《抱朴子·君道》:“鉴 章华 之召灾,悟 阿房 之速祸。”唐 刘知几《史通·浮词》:“如 淮阴(韩信)初在仄微,堕业无行,后居荣贵,满盈速祸。”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清 唐孙华《鹰坊歌与夏重恺功同赋》:“爱鹤爱鹰皆速旤,羽物何事常招尤?”
    • 7.
      镂簋朱绂释义:⒈用刻有花纹的簋和红色的帽带。镂,刻。簋,盛食物的器具。朱,用如动词,涂上红彩。绂,古代帽子的系带。⒉管仲镂簋朱绂。--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 8.
      闻喜宴释义:唐 制,进士放榜,醵钱宴乐于 曲江 亭子,称曲江宴,亦称闻喜宴。后唐 明宗 天成 二年诏命新进士闻喜之宴,年赐钱四百贯。宋太宗 端拱 元年定由朝廷置宴,皇帝及大臣赐诗以示宠异,遂为故事。因曾设宴于 琼林苑,故至 明 清 赐新进士宴称琼林宴。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輙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参阅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宴名》、宋 王谠《唐语林·文学》、宋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宋史·选举志一》。

训俭(xunj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训俭是什么意思 训俭读音 怎么读 训俭,拼音是xùn jiǎn,训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训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