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理所 理所的意思
suǒ

理所

简体理所
繁体
拼音lǐ suǒ
注音ㄌㄧˇ ㄙㄨㄛ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ǐ,(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组词】: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组词】: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句】: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组词】: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组词】: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suǒ,(1) 处,地方。【组词】:住所。哨所。场所。处所。(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组词】:研究所。派出所。(3) 量词,指房屋。【例句】:一所四合院。(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例句】: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组词】:为人所敬。(6) 姓。

基本含义

理所指的是事物本应如此,不言而喻。

理所的意思

理所 [lǐ suǒ]

1. 衙署;办公处所。

2. 泛指治事之所。

3. 治刑狱之所。

5. 犹言理之所在。

理所 引证解释

⒈ 衙署;办公处所。

唐 樊宗师 《绛守居园池记》:“絳 即东雍,为守理所。”
《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四》:“甲寅,移 泰州 理所於 满城县。”

⒉ 泛指治事之所。

《太平广记》卷六一引《集仙录·王妙想》:“九曰 行化峰,下有宫闕,各为理所。”

⒊ 治刑狱之所。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王孝先 等﹞为大理卿……数年以来,锻鍊刑狱,至二万二千餘事,而诉理所纔八百餘事。”

⒋ 犹言理之所在。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听聪视明,一似 尧 禹 ;生知法式,动得理所。”


理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临淄释义:齐国 故城。 在 山东省 淄博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周 初封 吕尚 于 齐,建都于此,名 营丘,齐胡公 迁都 薄姑,齐献公 元年又迁回,称 临淄。春秋 战国 时先后作为 姜齐 与 田齐 的国都达630多年,是当时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为列国中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故城包括大城与小城两部分,总面积达15馀平方公里。城内文化遗存丰富。城东北有 韶院村,传为 孔子 在 齐 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之地。解放后故城内设临淄文物管理所,辟有出土文物陈列室。
    • 2.
      主教释义:天主教、东正教以及新教的部分宗派中对一定区域教会进行管理的神职人员。 位在神父之上,通常为一个教区的管理人,有管理所辖教区教务和传授神权的权力。主教中又分大主教、都主教等。
    • 3.
      义嗣释义:理所当然的继承者。《左传·襄公十四年》:“君,义嗣也。”杜预 注:“诸樊,适子,故曰义嗣。”适,同“嫡”。
    • 4.
      伦要释义:根据伦理所规定的准则。语本《书·吕刑》:“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孙星衍 疏:“伦者,郑 注《学记》云:‘理也。’要者,郑司农 注《周礼》云:‘簿书也。’”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二》:“伦要之列,我不得而增减之。”
    • 5.
      匪夷所思释义:不是根据常 理所能想象到的。《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夷(yí):平常。
    • 6.
      夐绝释义:⒈绝远;绝高。南朝 梁 陶弘景《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九垓夐絶,七度虚悬,分空置境,聚气搆天。”《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交州 夐絶一垂,寔惟荒服,恃远后宾,固亦恒事。”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泰伯》:“岂夐絶在上,清虚旷杳,去人间辽阔之宇而别有一天哉?”清 梅曾亮《<舒伯鲁集>序》:“伯鲁 之才高,志亦与之相副,以为古人无不可到者,即其所成就者论之,谓已造古人夐絶之境乎?未能也。”⒉犹断绝,隔绝。《旧唐书·段秀实传》:“既至其理所,人烟夐絶,兵无廩食。朝廷忧之。”《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
    • 7.
      大理石释义:也叫大理岩。一 种变质岩。因云南大理所产品质最好而得名。由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重结晶而形成,主要 成分是碳酸钙。广泛用作建筑材料和石雕材料。可用于制隔电板,烧制石灰、水泥,也可用作冶金工业 等的助熔剂。
    • 8.
      天地经纬释义:指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 9.
      天理不容释义: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 10.
      天理难容释义: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 11.
      天经地义释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后用“天经地义”指正确的、不可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经、义:道理。
    • 12.
      天经地纬释义:⒈指天地间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道理。 ⒉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 13.
      审刑院释义:亦省称“审刑”。宋 代于禁中设立的官署,其职务是检查大理寺所审理的案件,并上报中书省。《宋史·职官志三》:“淳化 二年,增置审刑院,知院事一人,以郎官以上至两省充,详议官以京朝官充,掌详讞大理所断案牘而奏之。凡狱具上,先经大理,断讞既定,报审刑,然后知院与详议官定成文草,奏记上中书,中书以奏天子论决。”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刑法》:“至於 淳化,又置审刑院於禁中,防大理刑部之失。”
    • 14.
      应该释义:助动词。表示理所当然:应该爱护公共财产。为了大伙儿的事,我多受点累也是应该的。
    • 15.
      归纳证明释义:“演绎证明”的对称。运用归纳推理所作的证明。论题是一般性知识,论据是在该一般性知识范围之内的知识或事实。只有完全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可以用于证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不能用于证明。
    • 16.
      当得释义:⒈应该;理所当然。 ⒉承受。
    • 17.
      当然释义:⒈应当这样:理所当然。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心里高兴是当然的。⒉表示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群众有困难当然应该帮助解决。
    • 18.
      心理界限释义:心理学术语,心理所能承受外界力的界限。
    • 19.
      扶力释义:犹勉力。 南朝 陈 徐陵《在北齐与宗室书》:“扶力为书,多不詮次。”唐 李白《与贾少公书》:“王命崇重,大总元戎,辟书三至,人轻礼重。严期迫切,难以固辞,扶力一行,前观进退。”宋 王禹偁《西京谢上表》:“永言宠遇,无与比伦,而自感泣朝辞,扶力上道,乍临理所,弥耀残年。”
    • 20.
      推理释义:也说推论。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得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所根据的判断叫前提,根据前提所得到的判断叫结论。

理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临淄释义:齐国 故城。 在 山东省 淄博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周 初封 吕尚 于 齐,建都于此,名 营丘,齐胡公 迁都 薄姑,齐献公 元年又迁回,称 临淄。春秋 战国 时先后作为 姜齐 与 田齐 的国都达630多年,是当时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为列国中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故城包括大城与小城两部分,总面积达15馀平方公里。城内文化遗存丰富。城东北有 韶院村,传为 孔子 在 齐 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之地。解放后故城内设临淄文物管理所,辟有出土文物陈列室。
    • 2.
      主教释义:天主教、东正教以及新教的部分宗派中对一定区域教会进行管理的神职人员。 位在神父之上,通常为一个教区的管理人,有管理所辖教区教务和传授神权的权力。主教中又分大主教、都主教等。
    • 3.
      义嗣释义:理所当然的继承者。《左传·襄公十四年》:“君,义嗣也。”杜预 注:“诸樊,适子,故曰义嗣。”适,同“嫡”。
    • 4.
      伦要释义:根据伦理所规定的准则。语本《书·吕刑》:“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孙星衍 疏:“伦者,郑 注《学记》云:‘理也。’要者,郑司农 注《周礼》云:‘簿书也。’”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二》:“伦要之列,我不得而增减之。”
    • 5.
      匪夷所思释义:不是根据常 理所能想象到的。《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夷(yí):平常。
    • 6.
      夐绝释义:⒈绝远;绝高。南朝 梁 陶弘景《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九垓夐絶,七度虚悬,分空置境,聚气搆天。”《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交州 夐絶一垂,寔惟荒服,恃远后宾,固亦恒事。”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泰伯》:“岂夐絶在上,清虚旷杳,去人间辽阔之宇而别有一天哉?”清 梅曾亮《<舒伯鲁集>序》:“伯鲁 之才高,志亦与之相副,以为古人无不可到者,即其所成就者论之,谓已造古人夐絶之境乎?未能也。”⒉犹断绝,隔绝。《旧唐书·段秀实传》:“既至其理所,人烟夐絶,兵无廩食。朝廷忧之。”《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
    • 7.
      大理石释义:也叫大理岩。一 种变质岩。因云南大理所产品质最好而得名。由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重结晶而形成,主要 成分是碳酸钙。广泛用作建筑材料和石雕材料。可用于制隔电板,烧制石灰、水泥,也可用作冶金工业 等的助熔剂。
    • 8.
      天地经纬释义:指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 9.
      天理不容释义: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 10.
      天理难容释义: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 11.
      天经地义释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后用“天经地义”指正确的、不可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经、义:道理。
    • 12.
      天经地纬释义:⒈指天地间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道理。 ⒉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 13.
      审刑院释义:亦省称“审刑”。宋 代于禁中设立的官署,其职务是检查大理寺所审理的案件,并上报中书省。《宋史·职官志三》:“淳化 二年,增置审刑院,知院事一人,以郎官以上至两省充,详议官以京朝官充,掌详讞大理所断案牘而奏之。凡狱具上,先经大理,断讞既定,报审刑,然后知院与详议官定成文草,奏记上中书,中书以奏天子论决。”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刑法》:“至於 淳化,又置审刑院於禁中,防大理刑部之失。”
    • 14.
      应该释义:助动词。表示理所当然:应该爱护公共财产。为了大伙儿的事,我多受点累也是应该的。
    • 15.
      归纳证明释义:“演绎证明”的对称。运用归纳推理所作的证明。论题是一般性知识,论据是在该一般性知识范围之内的知识或事实。只有完全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可以用于证明,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不能用于证明。
    • 16.
      当得释义:⒈应该;理所当然。 ⒉承受。
    • 17.
      当然释义:⒈应当这样:理所当然。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心里高兴是当然的。⒉表示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群众有困难当然应该帮助解决。
    • 18.
      心理界限释义:心理学术语,心理所能承受外界力的界限。
    • 19.
      扶力释义:犹勉力。 南朝 陈 徐陵《在北齐与宗室书》:“扶力为书,多不詮次。”唐 李白《与贾少公书》:“王命崇重,大总元戎,辟书三至,人轻礼重。严期迫切,难以固辞,扶力一行,前观进退。”宋 王禹偁《西京谢上表》:“永言宠遇,无与比伦,而自感泣朝辞,扶力上道,乍临理所,弥耀残年。”
    • 20.
      推理释义:也说推论。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得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所根据的判断叫前提,根据前提所得到的判断叫结论。

理所造句

1.在处理所有问题上,都要做到不偏不倚的公道,不过是一种幻想。

2.前任经理所提空中楼阁似的扩厂计画,已经被搁置了。

3.虽然我也当你是好朋友,可是我却无法把你对我的恩惠当成理所当然。

4.时间本就能改变很多东西,让原本的匪夷所思成为理所当然。

5.我对他百般温柔,千样照顾。可他总是视而不见,总是当作理所当然。真不知道上辈子欠他什么。

6.整天被不满,怨恨心理所控制的人是最痛苦的人,放弃报复,学会宽容是爱自已的最好办法。

7.我祈祷菩萨保佑好人一生平安,忏悔自己不明事理所做的错事。

8.它的缺席并不能作为谴责它的一个理所当然的前提,但它的出席却始终不变地证明了它的善良好心。

9.一旦醒来,已经没有剩余的感情了,变成无情那是很理所应当的事。

10.机动车驾驶人在规定时间内未办理降级换证业务的,车辆管理所应当公告注销的准驾车型驾驶资格作废。

11.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感恩的心态,会把男人的好当做理所当然,一点也不珍惜。会觉得不容易得到的,才是最好的。

12.交流是耻辱,亲近是羞耻,惟有通过相互苛求和中伤来表达对彼此的爱,才是理所当然,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实。

13.没有贵贱老少的分别,道理所在就是我老师所在。

14.理所当然自由发展自然界。

15.自然界理所当然自由发展。

16.一旦错失了,将只有美好回忆陪伴著你,而过去的遗憾也是不要将最贴心的人视为理所当然。

17.我发现如果你身处某个组织的高层时,你的下属会把你的高谈阔论当成理所当然的正确了。

18.崇拜偶像是人的一大特点。特别是青少年,有时候甚至认为东施效颦也是理所当然的。

19.我们选信得过的人当代表,是理所当然的。

20.他的错误言论,理所当然地受到同学们的严肃批评。

理所(lis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理所是什么意思 理所读音 怎么读 理所,拼音是lǐ suǒ,理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理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