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八蜡 八蜡的意思

八蜡

简体八蜡
繁体
拼音bā là
注音ㄅㄚ ㄌ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ā, ◎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组词】: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là zhà,(1) 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油质,具有可塑性,易熔化,不溶于水,可溶于二硫化碳和苯。【组词】:石蜡。蜂蜡。蜡版。蜡笔。蜡疗。蜡染。蜡人。蜡纸。蜡烛。蜡黄(形容颜色黄得像蜡)。蜡丸。(1) 古时的祭礼,于年终大祭万物,周朝称为“蜡”。(1) 蝇蛆。

基本含义

形容光彩照人,美丽动人。

八蜡的意思

八蜡 [bā là]

1. 周代每年农事完毕,于建亥之月(十二月)举行的祭祀名称。

八蜡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每年农事完毕,于建亥之月(十二月)举行的祭祀名称。按,八蜡之神诸家解说不一。 三国 魏 王肃 分猫虎为二,而去昆虫; 宋 陈祥道 则去昆虫而增百种; 吕大临 则去先啬、昆虫而增百种,又分猫虎为二。见 钱大昕 《潜研堂集·答问五》。

《礼记·郊特牲》:“八蜡以记四方,四方不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
郑玄 注:“四方,四方有祭也。其方穀不熟,则不通於蜡焉,使民谨於用财。蜡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
孔颖达 疏:“言蜡祭八神,因以明记四方之国,记其有丰稔有凶荒之异也。”


国语词典

八蜡 [bā là]

⒈ 蜡,周代田事完毕后由官方所举行的祭祀典礼。八蜡为祭拜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八种神明。

《礼记·郊特牲》:「八蜡以祀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


八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神释义:⒈八蜡所祭之神。 ⒉旧谓主宰宇庙之八神。⒊八方之神。⒋相传帝喾妃所生之八子。
    • 2.
      八蜡释义:周 代每年农事完毕,于建亥之月(十二月)举行的祭祀名称。《礼记·郊特牲》:“八蜡以记四方,四方不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郑玄 注:“四方,四方有祭也。其方穀不熟,则不通於蜡焉,使民谨於用财。蜡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农三也,邮表畷四也,猫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虫八也。”孔颖达 疏:“言蜡祭八神,因以明记四方之国,记其有丰稔有凶荒之异也。”按,八蜡之神诸家解说不一。三国 魏 王肃 分猫虎为二,而去昆虫;宋 陈祥道 则去昆虫而增百种;吕大临 则去先啬、昆虫而增百种,又分猫虎为二。见 钱大昕《潜研
    • 3.
      八蜡神释义:八蜡,为 周 代有关农事的祭名。后民间附会为驱除虫害、捍灾御患之神。其神为谁说法不一。清 袁枚《新齐谐·鬼多变苍蝇》:“虫鱼皆八蜡神所管,只须向 刘猛 将军处烧香求祷,便可无恙。”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四:“八蜡庙,即将军祠,由来久矣。直省郡邑皆有 刘猛 将军祠,畿辅、齐 鲁 之间,祀之尤谨,究不知为何神。据《畿辅通志》引《灵异録》云,将军姓 刘,名 承忠,元 末指挥,驱蝗保稼,列郡祀之。余按《怡庵杂録》载 宋 景定 四年三月八日,封扬威侯,并载制勅,则神乃南渡名将 刘錡 也。生则敌愾效忠,死而捍灾御患
    • 4.
      迎猫释义:⒈亦作“迎猫”。 古八蜡之一。于腊月农事完毕后,迎猫神而祭之,以祈消灭田鼠,保护庄稼。《礼记·郊特牲》:“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而祭之也。”唐 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诗:“捫虱欣时泰,迎猫达岁丰。”清 蒋士铨《临川梦·宦成》:“田畴自耕,閭阎不惊,迎猫祭虎丰年应。”⒉见“迎猫”。
    • 5.
      迎虎释义:古八蜡之一。于腊月农事完毕后迎虎神而祭之,以祈消灭野兽,保护庄稼。
    • 6.
      顺成释义:⒈谓顺理而成功。 《左传·宣公十二年》:“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杜预 注:“今 彘子 逆命不顺成,故应否臧之凶。”杨伯峻 注:“凡行事,顺其道而行以有成则为善。”⒉顺承天施而成功。《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坤则顺成,星轩润饰。”李善 注:“《韩诗》曰:‘淑女奉顺坤德,成其纪纲。’”按,此比喻皇后顺承帝皇以成功。⒊谓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礼记·郊特牲》:“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孔颖达 疏:“谓四方之内,年穀不得和顺成熟,则当方八蜡之神,不得与诸方通祭。”唐 刘禹锡《为京

八蜡(bal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八蜡是什么意思 八蜡读音 怎么读 八蜡,拼音是bā là,八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八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