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八行 八行的意思
háng

八行

简体八行
繁体
拼音bā háng
注音ㄅㄚ ㄏ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ā, ◎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组词】: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基本含义

指行动迅速、敏捷。

八行的意思

八行 [bā háng]

1. 《后汉书·窦章传》“更相推荐”李贤注引汉马融《与窦伯向(章)书》曰:“孟陵奴来,赐书,见手迹,欢喜何量,见于面也。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谓信纸一页八行。后世信笺亦多每页八行,因以称书信。近代多指请托的信件。

八行 引证解释

⒈ 谓信纸一页八行。后世信笺亦多每页八行,因以称书信。近代多指请托的信件。

《后汉书·窦章传》“更相推荐” 李贤 注引 汉 马融 《与窦伯向(章)书》曰:“孟陵 奴来,赐书,见手跡,欢喜何量,见於面也。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
唐 王勃 《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云委八行,抒劳思於彩笔。”
宋 梅尧臣 《王公慥东归》诗:“莫嫌牛马隔,走别八行稀。”
清 李渔 《意中缘·悟诈》:“八行代我传心事,千里从人索好音。”
《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一过年,也想到京里走走,看看有什么路子,弄封把八行,还是出来做他的典史。”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并花了一笔不小的钻营费,钻得一封 振贝子 的八行。”

⒉ 八种品行。即孝、悌、睦、姻、任、恤、忠、和。

《宋史·徽宗纪二》:“甲辰,立八行取士科。”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二》:“方崇八行以迪多士,尊六经以黜百家,史何足言?”
明 冯时可 《雨航杂录》卷上:“台州 徐中行 居乡,郡守以八行荐,不应。”


国语词典

八行 [bā háng]

⒈ 八列。

《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章怀太子注引〈融集与窦伯向书〉:「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

⒉ 古人所用信笺多为八行,后来作为信的代称。

明·陈与郊《昭君出塞》剧:「你有一日蒲桃春酿赏,又只怕鸿雁秋来断八行。」
《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有说他是京里走了门路,拿某大军机的八行来的。」


八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行书释义:旧时信纸大多用红线直分为八行,故称书信为八行书。 行(háng)。
    • 2.
      八行纸释义:以竖线条分隔成八行的旧式信纸,现在还有使用。
    • 3.
      八行释义:《后汉书·窦章传》“更相推荐”李贤 注引 汉 马融《与窦伯向(章)书》曰:“孟陵 奴来,赐书,见手跡,欢喜何量,见於面也。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谓信纸一页八行。后世信笺亦多每页八行,因以称书信。近代多指请托的信件。唐 王勃《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云委八行,抒劳思於彩笔。”宋 梅尧臣《王公慥东归》诗:“莫嫌牛马隔,走别八行稀。”清 李渔《意中缘·悟诈》:“八行代我传心事,千里从人索好音。”《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一过年,也想到京里走走,看看有什么路子,弄封把八行,还是出来做他的典史。”李劼人《大
    • 4.
      兰亭序释义: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行书法帖。东晋 穆帝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 与 谢安、孙绰 等四十一人,在 山阴(今 浙江 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作诗,并由 羲之 作序。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唐 时为 太宗 所得,推为 王 书代表,曾命 赵模 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太宗 死,以真迹殉葬。存世 唐 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
    • 5.
      寒灰释义:⒈犹死灰。物质完全燃烧后留剩的灰烬。《三国志·魏志·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燋烂,起烟於寒灰之上,生华於已枯之木。”金 元好问《甲午除夜》诗:“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復燃。”柯灵《<阿英散文选>序》:“这笑容使我想到一盆雪白的寒灰,煨着晕红的烬余的炭火,用它最后的生命在向人输温送暖。”⒉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对人生已无任何追求的心情。五代 齐己《答无愿上人书》诗:“郑生 驱蹇 峴山 迴,传得 安公 好信来。千里阻修俱老骨,八行重叠慰寒灰。”宋 陆游《余年四十六入峡忽复二十三年感怀赋长句》:“已把痴顽敌忧
    • 6.
      涒滩释义:岁阴申的别称。 古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申曰涒滩。”《吕氏春秋·序意》:“维 秦 八年,岁在涒滩。”高诱 注:“岁在申名涒滩……涒滩,夸人短舌不能言为涒滩也。”陈奇猷 校释引 谭戒甫 曰:“涒、滩为双声联緜字,亦为 汉 代方言。”《史记·历书》:“横艾涒滩 始元 元年。”张守节 正义:“孙炎 注《尔雅》云:‘涒滩,万物吐秀倾垂之貌也。’”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慈云岭石刻》:“杭州 慈云岭 石壁,有 吴 越 鐫字八行,文云:‘梁 单閼之岁,兴建 龙山,至涒滩之年,开 慈云岭。’”
    • 7.
      署缺释义:本官出缺,由他官暂代其职。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藩臺早就有心给 继之 一个署缺。”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 葛寰中 ﹞花了一笔不小的钻营费,钻得一封 振贝子 的八行,盘算回 川 之后,就不署缺,也可得到一桩阔差事。”
    • 8.
      薛涛笺释义:亦作“薛陶牋”。亦作“薛涛牋”。笺纸名。唐 女诗人 薛涛,晚年寓居 成都 浣花溪,自制深红小彩笺写诗,时人称为“薛涛笺”。旧时八行红笺犹沿此称。唐 李匡乂《资暇集》卷下:“松花牋其来旧矣。元和 初,薛陶 尚斯色,而好製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乃命匠人狭小之。蜀 中才子既以为便,后减诸牋亦如是,特名曰‘薛陶牋’。今 蜀 纸有小样者皆是也,非独松花一色。”宋 张元干《小重山》词:“薛涛牋上 楚 妃吟,空凝睇,归去梦中寻。”明 唐寅《黄莺儿》曲:“緑窗前,挥毫未写,泪洒薛涛笺。”
    • 9.
      黄伞格释义:一种书信格式。 在八行竖写的信纸上,每行都有颂扬或表示敬意的语句,这些语句都跳行抬头写,但每行都不写到底,只有中间一行写受信人的名号,比别行更加抬高一格,下面的字也多一些,一直写到底,矗立于两旁的短行当中,像旧时官吏仪仗中的一柄黄伞,故称。

八行(ba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八行是什么意思 八行读音 怎么读 八行,拼音是bā háng,八行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八行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