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荒 [bā huāng]
1. 又称八方。最远之处。
例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并吞八荒之心。——汉·贾谊《过秦论》
英[extremely remote areas beyond China;]
八荒 引证解释
⒈ 八方荒远的地方。
引《关尹子·四符》:“知夫此物如梦中物,随情所见者,可以凝精作物,而驾八荒。”
《汉书·项籍传赞》:“并吞八荒之心。”
颜师古 注:“八荒,八方荒忽极远之地也。”
唐 韩愈 《调张籍》诗:“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李大钊 《青春》:“秦 政 并吞八荒,统制四海,固一世之雄也。”
国语词典
八荒 [bā huāng]
⒈ 最僻远的地方。
引《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
⒉ 天下。
引《文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八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伏雨释义:指连绵不断的雨。唐 杜甫 《秋雨叹》诗之二:“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仇兆鳌 注引 赵子栎 曰:“阑珊之风,沉伏之雨,言其风雨之不已也。”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红萝炭﹞如经伏雨久淋,性未过尽,而火气太炽,多能损人。” 清 纳兰性德 《浣溪纱》词之二:“伏雨朝寒愁不胜,那能还傍杏花行。”
- 2.
八表释义:又称八荒。指极远地方。
- 3.
夷庚释义:⒈平坦大道。《左传·成公十八年》:“今将崇诸侯之奸,而披其地,以塞夷庚。”杜预 注:“夷庚,吴 晋 往来之要道。”孔颖达 疏:“夷,平也。《诗序》云:‘《由庚》,万物得由其道。’是以庚为道也……知谓塞 吴 晋 往来之要道也。”晋 陆机《辩亡论上》:“旋皇舆於夷庚,反帝座乎紫闥。”⒉平坦貌。南朝 陈 徐陵《陈公九锡文》:“鄂坂 之隘斯开,夷庚之道无塞。”宋 文天祥《题颜景彝八窗玲珑》诗之二:“泰宇有天光,八荒尽夷庚。”⒊比喻王政。《文选·束晳<补亡诗>》:“荡荡夷庚,物则由之。”李善 注:“喻王者之德,羣
- 4.
季汉释义:即 蜀汉,犹言 汉 之季世。《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於季 汉,参 伊 周 之巨勋。”清 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五:“《蜀书·诸葛亮传》不叙 建安 二十四年尊先主为 汉中王 事。此季 汉 一大事,与 亮 极有关係,岂得反略之乎?”章炳麟《检论·学变》:“然箸书莫易以杂説援比诸家。故季 汉 而降,其流不絶。”
- 5.
席卷八荒释义: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形容力量强大,控制整个天下。
- 6.
席卷释义:像卷起席子一样把东西全部卷进去,包括无余。 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 7.
幕天席地释义:以天作幕,以地作席。 形容性情豁达旷放。也指露宿野外。晋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宋林正大《括沁园春》词:“纵幕天席地,居无庐室,以八荒为域,日月为扃。”
- 8.
弦弧释义:⒈在曲木上张弦成弓。谓制作弓箭。语本《易·繫辞下》:“弦木为弧。”北周庾信《贺平邺都表》:“至於文离武落,剡木弦弧,席卷天下之心,包含八荒之志,其揆一矣。”⒉指弓箭。
- 9.
汉皇释义:⒈汉 朝皇帝。 《晋书·皇甫谧传》:“医和 显术於 秦 晋,仓公 发祕於 汉 皇。”唐 李白《古风》之四三:“周穆 八荒意,汉 皇万乘尊。”⒉借指 唐 朝皇帝。唐 白居易《长恨歌》:“汉 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10.
沈烽静柝释义:亦作“沉烽靜柝”。 烽火熄灭,柝声寂静。喻边疆无战事。唐玄宗《明堂乐章·舒和》:“偃武修文九圍泰,沈烽静柝八荒寧。”一本作“沉烽静柝”。
- 11.
矫首释义:⒈昂首;抬头。唐 杜甫《又上后园山脚》诗:“穷秋立 日观,矫首望八荒。”金 元好问《出京》诗:“矫首孤云飞,西南路何永。”清 金农《寄丁敬》诗:“何年共幽览,矫首海鸥群。”⒉昂昂然自得貌。晋 葛洪《抱朴子·名实》:“至於駑蹇矫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彼已尸禄,邦国殄瘁。”宋 范仲淹《祭蔡侍郎文》:“初矫首於王庭,冠天下之英雄。”《明史·李植江东之等传赞》:“李植、江东之 诸人,风节自许,矫首抗俗,意气横厉,抵排羣枉。”
- 12.
荒外释义:八荒之外。指未开化的边远地区。
- 13.
荡志释义:⒈谓涤净忧虑,恣逞情怀。 《楚辞·九章·思美人》:“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 江 夏 以娱忧。”王逸 注:“涤我忧愁,弘佚豫也。”三国 魏 曹植《感婚赋》:“登清臺以荡志,伏高轩以游情。”南朝 宋 谢灵运《郡东山望溟海》诗:“荡志将愉乐,瞰海庶忘忧。”⒉放纵之情。三国 魏 嵇康《酒会》诗之四:“实惟龙化,荡志浩然。”宋 苏轼《和陶拟古》之四:“少年好远游,荡志隘八荒。”明 陈子龙《白紵舞歌》:“流光逸艳心所倾,盛年荡志欢纵横。”⒊动摇、涣散意志。唐 柳公绰《大医箴》:“畋游恣乐,流情荡志。”清 二石生《十洲
- 14.
赫濯释义:威严显赫貌。 明 沉德符《野获编·禁卫·世锦衣掌卫印》:“江陵 败,刘 復与政府及厂璫 张鲸 交结用事,赫濯者几二十年。”清 许缵曾《睢阳行》:“璽书赫濯神祗惊,日丽中天民受祉。”清 薛福成《代李伯相筹议先练水师再图东征疏》:“迨我 高宗,武功赫濯,震慑八荒。”
- 15.
逾望释义:⒈亦作“踰望”。遥望;远望。汉 冯衍《显志赋》:“陟 陇山 以踰望兮,眇然览于八荒。”《后汉书·班超传》:“超 妹同郡 曹寿 妻 昭 上书请曰:‘延颈踰望,三年於今。’”⒉超过原来的希望。清 王韬《淞滨琐话·柳夫人》:“赵 出舱,笑曰:‘来何暮也!’见 翟,惊喜逾望。”
- 16.
道奥释义:⒈学问、学识之深奥处。《后汉书·列女传·袁隗妻》:“﹝ 远隗 ﹞问曰:‘南郡君 学穷道奥,文为辞宗,而所在之职,輒以货财为损,何邪?’”晋 葛洪《抱朴子·勗学》:“周公 上圣而日读百篇,仲尼 天纵而韦编三絶……故能究览道奥,穷测微言,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宋 米芾《答刘巨济》诗:“邇来白首进道奥,学者信有髓与皮。”⒉道家学说深微之处。《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德量绩谋,有 伊、吕、管、晏 之任;阐弘道奥,同 史苏、京房 之伦。”《南齐书·高逸传·杜京产》:“﹝ 杜京产 ﹞学遍玄、儒,博通史、
- 17.
金天释义:⒈西方之天。汉 张衡《思玄赋》:“顾金天而叹息兮,吾欲往乎西嬉。”唐 李白《上云乐》:“金天之西,白日所没。”宋 王禹偁《日月光天德赋》:“月之始也,出金天,突瑶水,光天德兮照千里。”清 杨潮观《偷桃捉住东方朔》:“秉灵顥气,作镇金天。”胡士莹 校注:“就是西天。金……于方位属西。”⒉指秋天;秋天的天空。唐 陈子昂《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诗:“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唐 王维《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金天浄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赵殿成 笺注:“金天,唐 人多使金天字,即秋天也。秋于五
- 18.
高行释义:⒈高尚的品行。《管子·法法》:“故虽有明智高行,倍法而治,是废规矩而正方圜也。”三国 魏 嵇康《释私论》:“寄胸怀于八荒,垂坦荡以永日,斯非贤人君子高行之美异者乎?”清 吴伟业《赠同年嘉定王进士内三》诗之一:“孺仲 清名交宦絶,彦方 高行里閭传。”⒉战国 梁(即 魏)一寡妇的尊号。汉 刘向《列女传·梁寡高行》:“高行 者,梁 之寡妇也。其为人荣於色而美於行。夫死早寡不嫁,梁 贵人多争欲娶之者不能得。梁王 闻之使相聘焉……﹝ 高行 ﹞乃援镜持刀以割其鼻,曰:‘今刑餘之人殆可释矣。’王大其义,高其行,乃復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