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丝 [lǐ sī]
1. 抽理蚕丝。
3. 谓弹奏弦乐器。
理丝 引证解释
⒈ 抽理蚕丝。
引《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躬执桑曲,率导媵姬,修成蚕蔟,分茧理丝。”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懂得这一点,则作家观察生活,处理材料,就如理丝有绪。”
⒉ 谓弹奏弦乐器。
引明 高启 《慰人悼亡》诗:“朱字箜篌委网尘,月明不见理丝人。”
理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丝簧释义:⒈弦管乐器。《文选·马融<长笛赋>》:“漂凌丝簧,覆冒鼓钟。”吕向 注:“丝,琴瑟也;簧,笙也。”唐 韦元甫《木兰歌》:“木兰 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韝理丝簧。”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边材》:“每出游猎,骏骑连翩,妖童执丝簧,少妇控弓弩,服饰诡丽,照耀数里。”清 陈维崧《扬州慢·送蘧庵先生之广陵》词:“每年到清明赛社,倾城士女愁弄丝簧。”⒉引申为音乐。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总术》:“视之则锦绘,听之则丝簧。”唐 崔道融《羯鼓》诗:“华清宫 里打撩声,供奉丝簧束手听。”
- 2.
大展经纶释义:经纶:整理丝缕,比喻治理国家,也指政治才能。充分施展政治才能。
- 3.
安昌释义:⒈安定昌盛。汉 焦赣《易林·大有之蛊》:“与福上天,天下安昌。”宋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考古》:“无常安之家,无常治之民,得贤则安昌,失贤则危亡,自古迄今,未有不然者也。”⒉指 汉 安昌侯 张禹。《汉书·张禹传》:“河平 四年代 王商 为丞相,封 安昌侯 …… 禹 性习音声,内奢淫,身居大第,后堂理丝竹筦弦。”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树塞反坫,三归玉食,穰侯 之富,安昌 之泰,则有僭上洿浊之累。”宋 刘克庄《沁园春》词:“富有图书,贫无釵泽,不似 安昌 列后堂。”
- 4.
治丝而棼释义:指理丝不找头绪,就会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确,使问题更加复杂。
- 5.
满腹经纶释义:比喻人很有学问、本领。《周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
- 6.
纶经释义:犹经纶。整理丝缕。比喻治理政事。
- 7.
纸帐释义:以藤皮茧纸缝制的帐子。据 明 高濂《遵生八笺》卷八记载,其制法为:“用藤皮茧纸缠於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折缝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宋 苏轼《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诗:“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倦来眠纸帐,閒暇理丝桐,好不安閒自在。”清 黄景仁《二十夜》诗:“破窗蕉雨夜还惊,纸帐风来自作声。”
- 8.
经纶天下释义:经纶:整理丝缕;天下;国家。治理国家。
- 9.
经纶济世释义:指具有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的才能。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处理国家大事。济世:救世。
- 10.
经纶满腹释义: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 11.
踏水释义:⒈亦作“蹋水”。临水;傍水。唐 韩翃《送监军李判官》诗:“踏水回金勒,看风试锦裘。”唐 无名氏《渔父·和张志和词》之十二:“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尊有酒,坐无毡,抛下渔竿踏水眠。”唐 韩偓《玩水禽》诗:“向阳眠处莎成毯,蹋水飞时浪作梯。”⒉游泳方式之一。胸脯以上露出水面,两足在水下踩踏而行。《水浒后传》第十五回:“李逵 道:‘不消寻船,你跟我来。’牵着手,踏水行去,如登平地。”《三侠五义》第四九回:“见他仍然踏水奔至小船,脱了衣靠。”⒊谓行走于水面。形容本领异常。《花月痕》第四八回:“那 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