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容 不容的意思
róng

不容

简体不容
繁体
拼音bù róng
注音ㄅㄨˋ ㄖ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róng,(1) 包含,盛(chéng)。【组词】:容器。容量(liàng )。容积。容纳。无地自容。(2) 对人度量大。【组词】:容忍。宽容。(3) 让,允许。【组词】:容让。不容人说话。(4)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组词】:容止。容颜。容光。容貌。仪容。军容。市容。阵容。姿容。(5) 或许,也许。【组词】:容或。(6) 姓。

基本含义

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不容的意思

不容 [bù róng]

1. 不许;不让。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 do not allow; ]

2. 不容许存在;不接纳(为世所不客)

[ not allow exist; ]

不容 引证解释

⒈ 不能容纳;不能宽容。

《论语·乡党》:“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
邢昺 疏:“君门虽大,敛身如狭小,不容受其身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嵩 性狼抗,亦不容於世。”
宋 王得臣 《麈史·忠谠》:“主上富於春秋,吾辈辅导当以德。若使人主轻於杀人,则吾辈亦将以不容矣。”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端肃案》:“且该革员恭送梓宫由 热河 回京,輒敢私带眷属行走,尤属法纪所不容。”

⒉ 不允许。

《左传·昭公元年》:“五降之后,不容弹矣。”
宋 朱熹 《乞修德政以弭天变状》:“其势不容少缓。”

⒊ 不免,难免。

宋 陶穀 《清异录·君道》:“人君号能用才者莫如 唐太宗。然 瀛洲 十八人, 许敬宗 乃得与!如摘瓜手耳,取之既多,其中不容无滥。”

⒋ 无须。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你们在国内比我多见这样的礼教两年,比我知道得多,也就不容我多嘴了。”


国语词典

不容 [bù róng]

⒈ 不能容纳。

《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闲不容发。」

⒉ 不许、不能宽容。

《文选·任昉·奏弹刘整》:「人之无情一何至此,实教义所不容,绅冕所共弃。」
《三国演义·第二回》:「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

容许


不容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禁止释义:不许可:厂房重地,禁止吸烟。 禁止车辆通行。
    • 2.
      谢绝释义:婉辞,拒绝:谢绝参观。 婉言谢绝。
    • 3.
      阻挠释义: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从中阻挠。阻挠双方和谈 。
    • 4.
      阻挡释义:阻止;拦住:他一定要去,就不要阻挡了。 革命洪流不可 阻挡。

不容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容许释义:⒈许可:原则问题决不容许让步。⒉或许;也许:此类事件,十年前容许有之。

不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境释义:⒈一个地方。 晋 葛洪《抱朴子·百里》:“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南史·王诞传》:“孙伯符 岂不欲留 华子鱼,但以一境不容二君耳。”⒉全境。《后汉书·桥玄传》:“为 汉阳 太守,时 上邽 令 皇甫禎 有臧罪,玄 收考髠笞,死於 冀市,一境皆震。”《水浒传》第三十回:“快活林 一境之人,都知 武松 了得,那一个不来拜见 武松。”清 冯桂芬《江苏减赋记》:“余议用…… 顾亭林《日知録》所谓一境通摊之法,以所少之数均分於合县田中行之。”⒊一种境界。《景德传灯录·
    • 2.
      一山不容二虎释义:一山不容二虎意同一山不藏二虎,比喻在一个地方两个强者不能相容。
    • 3.
      一息释义:⒈一呼一吸。比喻极短的时间。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晋 陆云《岁暮赋》:“百年迅於分嘘兮,千岁疾於一息。”宋 陈亮《勉强行道大有功》:“盖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此入彼,间不容髮,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一息工夫,只听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许多脚步儿响,顷刻已经到了面前。”方光焘《疟疾》:“过了一息,她面上露着微笑,跑回房来。”⒉暂停;稍歇。《穀梁传·昭公四年》:“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南朝 梁 沉约《丽人赋》:“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
    • 4.
      一息尚存释义:只要还有一口气。 指还活着。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泰伯》:“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息:气息。尚:还。
    • 5.
      一手包揽释义:不容许别人插手。
    • 6.
      一抹黑释义:形容一团漆黑。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日本 鬼子人地生疏,两眼一抹黑。这么大的 沙家浜,要藏起个把人来,那还不容易吗!”
    • 7.
      上山容易下山难释义:1,每个人都能登山,但很多人找不回下山的路,最终失去生命。 2,比喻人社会地位提高时感到荣耀,日子容易过,地位降低时感到丢脸,日子难过。3,指上山虽费力但不容易发生危险,下山虽省力却容易失足。
    • 8.
      不争释义:属性词。 不容置疑的;无须争辩的:不争的事实。
    • 9.
      不作释义:⒈不兴起;不兴盛。⒉不耕作;不写作。⒊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
    • 10.
      不可分割释义:不容许割裂、拆开。 分割:把整体或有联系的东西分开。
    • 11.
      不咸释义:⒈不周遍;不普遍。《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故和声入於耳而藏於心,心亿则乐,窕则不咸,摦则不容,心是以感。”杨伯峻 注:“咸,徧也。此谓音细则能闻者不周徧。”《国语·鲁语上》:“小赐不咸,独恭不优。”韦昭 注:“咸,徧也。”⒉不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 周公 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 周。”杜预 注:“咸,同也。”《新唐书·杨弘礼传》:“﹝ 弘礼 ﹞雅与 玄感 不咸,表其必乱。”明 沉德符《野获编·嗤鄙·衍圣公》:“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赐第,数年不归,或云:父子不咸,恐有分羹之祸。”⒊传说中
    • 12.
      不好惹释义:⒈不是可以随意处置的。 ⒉不容易对付。
    • 13.
      不容释义:不许;不让:不容置疑。不容置喙。任务紧迫,不容拖延。
    • 14.
      不容争辩释义:形容某事已十分确定,不容置疑。
    • 15.
      不容分说释义:分说:辩白,解说。 不容人分辩解释。
    • 16.
      不容口释义:犹言不绝口。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梁王 ﹞曾使人刺 盎,刺者至 关中,问 袁盎,诸君誉之皆不容口。”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有 弘农 杨蘧 者,曾到 岭 外,见 阳朔、荔浦 山水,谈不容口。”《明史·胡翰传》:“见 翰 文,称之不容口。”杨树达《<增订本中国修辞学>自序》:“今年夏间,老友 徐特立 君返 湘,从湖南大学书库借读此书,谬以为有合于辩证法,亟称其美,客座漫谈,公会宣讲,誉之不容口。”
    • 17.
      不容置喙释义:不容许插嘴。 喙(huì):嘴。
    • 18.
      不容置疑释义: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 19.
      不容置辩释义:置:安放。 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
    • 20.
      不容错过释义:不容许错过。

不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境释义:⒈一个地方。 晋 葛洪《抱朴子·百里》:“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南史·王诞传》:“孙伯符 岂不欲留 华子鱼,但以一境不容二君耳。”⒉全境。《后汉书·桥玄传》:“为 汉阳 太守,时 上邽 令 皇甫禎 有臧罪,玄 收考髠笞,死於 冀市,一境皆震。”《水浒传》第三十回:“快活林 一境之人,都知 武松 了得,那一个不来拜见 武松。”清 冯桂芬《江苏减赋记》:“余议用…… 顾亭林《日知録》所谓一境通摊之法,以所少之数均分於合县田中行之。”⒊一种境界。《景德传灯录·
    • 2.
      一山不容二虎释义:一山不容二虎意同一山不藏二虎,比喻在一个地方两个强者不能相容。
    • 3.
      一息释义:⒈一呼一吸。比喻极短的时间。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晋 陆云《岁暮赋》:“百年迅於分嘘兮,千岁疾於一息。”宋 陈亮《勉强行道大有功》:“盖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此入彼,间不容髮,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老残游记》第十回:“一息工夫,只听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许多脚步儿响,顷刻已经到了面前。”方光焘《疟疾》:“过了一息,她面上露着微笑,跑回房来。”⒉暂停;稍歇。《穀梁传·昭公四年》:“庆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南朝 梁 沉约《丽人赋》:“中步檐而一息,顺长廊而
    • 4.
      一息尚存释义:只要还有一口气。 指还活着。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泰伯》:“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息:气息。尚:还。
    • 5.
      一手包揽释义:不容许别人插手。
    • 6.
      一抹黑释义:形容一团漆黑。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日本 鬼子人地生疏,两眼一抹黑。这么大的 沙家浜,要藏起个把人来,那还不容易吗!”
    • 7.
      上山容易下山难释义:1,每个人都能登山,但很多人找不回下山的路,最终失去生命。 2,比喻人社会地位提高时感到荣耀,日子容易过,地位降低时感到丢脸,日子难过。3,指上山虽费力但不容易发生危险,下山虽省力却容易失足。
    • 8.
      不争释义:属性词。 不容置疑的;无须争辩的:不争的事实。
    • 9.
      不作释义:⒈不兴起;不兴盛。⒉不耕作;不写作。⒊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
    • 10.
      不可分割释义:不容许割裂、拆开。 分割:把整体或有联系的东西分开。
    • 11.
      不咸释义:⒈不周遍;不普遍。《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故和声入於耳而藏於心,心亿则乐,窕则不咸,摦则不容,心是以感。”杨伯峻 注:“咸,徧也。此谓音细则能闻者不周徧。”《国语·鲁语上》:“小赐不咸,独恭不优。”韦昭 注:“咸,徧也。”⒉不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 周公 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 周。”杜预 注:“咸,同也。”《新唐书·杨弘礼传》:“﹝ 弘礼 ﹞雅与 玄感 不咸,表其必乱。”明 沉德符《野获编·嗤鄙·衍圣公》:“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赐第,数年不归,或云:父子不咸,恐有分羹之祸。”⒊传说中
    • 12.
      不好惹释义:⒈不是可以随意处置的。 ⒉不容易对付。
    • 13.
      不容释义:不许;不让:不容置疑。不容置喙。任务紧迫,不容拖延。
    • 14.
      不容争辩释义:形容某事已十分确定,不容置疑。
    • 15.
      不容分说释义:分说:辩白,解说。 不容人分辩解释。
    • 16.
      不容口释义:犹言不绝口。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梁王 ﹞曾使人刺 盎,刺者至 关中,问 袁盎,诸君誉之皆不容口。”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有 弘农 杨蘧 者,曾到 岭 外,见 阳朔、荔浦 山水,谈不容口。”《明史·胡翰传》:“见 翰 文,称之不容口。”杨树达《<增订本中国修辞学>自序》:“今年夏间,老友 徐特立 君返 湘,从湖南大学书库借读此书,谬以为有合于辩证法,亟称其美,客座漫谈,公会宣讲,誉之不容口。”
    • 17.
      不容置喙释义:不容许插嘴。 喙(huì):嘴。
    • 18.
      不容置疑释义: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 19.
      不容置辩释义:置:安放。 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
    • 20.
      不容错过释义:不容许错过。

不容造句

1.他知道自己的病情不容乐观,可他很坚强,从他脸上看不出丝毫愁容。

2.小明犯了错,他妈妈不容分说打了他一顿。

3.他这人浑俗和光,韬无养晦,不容小觑。

4.小王大声说“:不容置喙,先听我把话说完。”。

5.他对于这片土地的喜爱是不容置疑的!

6.这是任何人都抹杀不了,不容置辩的事实。

7.此人极其残忍,作恶多端,真是罪不容诛。

8.保国安民,是每个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9.这个议题兹事体大,不容忽视。

10.陈检察官对罪犯的审问刀刀见血,不容罪犯狡辩。

11.功夫要练到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地步是很不容易的。

12.楚大夫屈原虽然嘉言善行,但却为世俗所不容

13.四郊多垒,形势不容乐观。

14.多行不义必自毙,天经地义,不容置疑。

15.这伙流氓,无恶不作,已是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16.你们几个暗室亏心,天理不容

17.丈夫早去世了,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孤儿寡妇的,这日子过得真不容易啊!

18.晚上睡觉,怎么把窗子全关了?这样密不通风,空气不能流通,对身体不好。也作“密不透风”、“密不容针”。

19.这是性命关天的事,当然是刻不容缓的。

20.这几个歹徒杀人放火,作恶多端,罪不容诛。

不容(bur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不容是什么意思 不容读音 怎么读 不容,拼音是bù róng,不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