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得宜 得宜的意思

得宜

简体得宜
繁体
拼音dé yí
注音ㄉㄜˊ 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é de děi,(1) 获取,接受。【组词】: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2) 适合。【组词】: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3) 满意。【组词】:得意。扬扬自得。(4) 完成,实现。【组词】: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例句】:不得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1) 必须,须要。【组词】:可得注意。(2) 极舒服,极适意。【例句】: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组词】:要不得。拿得起来。(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组词】:跑得快。香得很。

yí,(1) 适合,适当。【组词】:宜人。宜于。合宜。权宜。适宜。相宜。(2) 应该,应当。【组词】:事不宜迟。(3) 当然,无怪。【例句】:宜其无往而不利也。(4) 姓。

基本含义

恰当合适,得当得法。

得宜的意思

得宜 [dé yí]

1. 得当,适宜。

[appropriate;]

得宜 引证解释

⒈ 得其所宜;适当。

《史记·秦始皇本纪》:“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禰衡 代书,亲疎得宜,斯又尺牘之偏才也。”
唐 赵璘 《因话录·宫部》:“令公勋德不同常人,且又为国姻戚,自令公始,亦谓得宜。”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巡抚久任》:“抚臺一官最称雄紧,久任极为得宜,盖地方利病既熟,吏习而民安之。”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或隔岁便芟剪得宜,至花放,恰採入供。”


国语词典

得宜 [dé yí]

⒈ 适当、恰当。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祢衡代书,亲疏得宜,斯又尺牍之偏才也。」

失当


得宜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失当释义:不适宜;不恰当:处理失当。

得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共己释义:谓帝王严肃恭敬地约束自己。 共,通“恭”。亦谓其任人得宜,无为而治。
    • 2.
      占辞释义:⒈占卜的记录。《左传·闵公二年》“成风 闻 成季 之繇”晋 杜预 注:“繇,卦兆之占辞。”⒉口述言辞。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至如 陈遵 占辞,百封各意;禰衡 代书,亲疎得宜。”明 马愈《马氏日抄·水火称毒》:“理狱占辞,不加荆朴;随问款对,据事平科。”
    • 3.
      取舍释义:要或不要;选择:取舍得宜。对文化遗产,应该有批判地加以取舍。
    • 4.
      合壁释义:指把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而配合得宜。也指两种东西摆在一起对比参照。
    • 5.
      合璧释义: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玉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形的璧叫合璧。比喻事物凑到一块儿配合得宜:诗画合璧。
    • 6.
      处置释义:⒈处理:处置失当。处置得宜。⒉发落;惩治:依法处置。
    • 7.
      布白释义:⒈书法用语。谓落笔时使着墨处与空白处疏密相间,布置得宜。⒉指奏乐时使乐声轻重抑扬、疏密缓急相间得宜。
    • 8.
      得宜释义:适当:措置得宜。剪裁得宜。
    • 9.
      得适释义:犹得宜。
    • 10.
      探渊索珠释义:深探九重之渊,索求千金之珠。 比喻反复推敲文词,务求中肯得宜。
    • 11.
      材用释义:⒈指器材。《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士弥牟 ﹞计徒庸,虑材用,书餱粮,以令役於诸侯。”清 方东树《书<望溪先生集>后》:“作室者,卜里閈,量基址,程材用,庀工役,区堂廡房奥墙厠,一一营之意中,而后翼然有室之观。”⒉犹才能。《晋书·孟观传》:“以 观 沉毅,有文武材用,乃启 观 讨之。”北周 庾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材用,无多作述。”唐 韩愈《黄家贼事宜状》:“仍为择选有材用威信、諳 岭 南事者,为经略使,处理得宜,自然永无侵叛之事。”
    • 12.
      牛溲马勃释义:比喻运用得宜,无用之物可以变为有用。唐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牛溲:牛尿(一说车前子)。马勃:马屁勃,一种菌类。
    • 13.
      羔羊素丝释义:《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毛 传:“小曰羔,大曰羊。素,白也。紽,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孔颖达 疏:“毛 以为 召南 大夫皆正直节俭。言用羔羊之皮以为裘,缝杀得製,素丝为英饰,其紽数有五。既外服羔羊之裘,内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从公门入私门,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动而有法,可使人踪跡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称,内外得宜。”后因以“羔羊素丝”称誉士大夫正直节俭、内德与外仪并美。
    • 14.
      芟翦释义:⒈亦作“芟剪”。 剪除;修剪。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二:“或隔岁便芟剪得宜,至花放恰採入供。”《花城》1981年第3期:“有远见的园丁,总是毅然芟剪蔓枝繁节,刺激开花结果。”⒉铲平;消除。明 刘基《甘露颂》:“明明我皇,统坤握乾,芟翦豪猾,树德佑贤。”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监·冯保之败》:“大抵权璫盘踞深固,非同类相戕,必难芟翦。”⒊删除。《隋书·经籍志四》:“晋 代 挚虞,苦览者之劳倦,於是採擿孔翠,芟剪繁芜,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⒋抑制,制止。《资治通鉴·梁武帝大通二年》
    • 15.
      辞令释义:交际场合应对得宜的话语:外交辞令。他应对敏捷,善于辞令。也作词令。
    • 16.
      霑被释义:⒈蒙受。 《南史·后妃传上·宋前废帝何皇后》:“公主与 瑀 情爱隆密, 何氏 疎戚莫不霑被恩礼。”⒉滋润庇荫。 唐 韩愈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霑被者,皆已得宜。”

得宜(de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得宜是什么意思 得宜读音 怎么读 得宜,拼音是dé yí,得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得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