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得名 得名的意思
míng

得名

简体得名
繁体
拼音dé míng
注音ㄉㄜˊ ㄇ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é de děi,(1) 获取,接受。【组词】: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2) 适合。【组词】: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3) 满意。【组词】:得意。扬扬自得。(4) 完成,实现。【组词】: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5) 可以,许可。【例句】:不得随地吐痰。(6) 口语词(①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1) 必须,须要。【组词】:可得注意。(2) 极舒服,极适意。【例句】: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组词】:要不得。拿得起来。(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组词】:跑得快。香得很。

míng,(1) 人或事物的称谓。【组词】: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 起名字。【例句】:“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例句】: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 叫出,说出。【组词】:不可名状。 (5) 声誉。【组词】: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组词】: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 占有。【组词】:不名一文。 (8) 量词,用于人。【组词】:三名工人。

基本含义

获得名字或称号

得名的意思

得名 [dé míng]

1. 获得称号或名号。

赵云因常打胜仗而得名“常胜将军”

[ nominate,name; ]

2. 出名;著名。

以擅长油画而得名。

[ well-known; ]

得名 引证解释

⒈ 获得美名;有名气,闻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窃名者,厚貌深姦,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宋 王安石 《玉晨大桧鹤庙古松最为佳树》诗:“秦山 陂下今迷处, 苦里 宫中谩得名。”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是 若士 之传,《还魂》传之也。此人以填词而得名者也。”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二:“握说,这就是 梅雨潭 之所以得名了。”


国语词典

得名 [dé míng]

⒈ 获得美名、佳誉。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⒉ 得到名次。比喻取得较好成绩。

如:「这次比赛,他一定会得名。」


得名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出名释义:⒈有名声;名字为大家所熟知:他是我们厂里出名的先进生产者。⒉以某种名义出来(做某件事):由董事会出名解决这个问题。
    • 2.
      有名释义:名字为大家所熟知;出名:他是有名的登山运动健将。
    • 3.
      获得释义:取得;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获得好评。 获得宝贵的经验。获得显著的成绩。
    • 4.
      起名释义:⒈取名号;命名。 ⒉得名;获取名望。

得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子镜释义:镜名。 因安装在饰有七子图案的镜台上而得名。参阅《初学记》巻二五引 三国 魏 曹操《上杂物疏》。
    • 2.
      三八线释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末,1945年7月美苏在波茨坦会议上达成协议,以北纬38° 线作为苏美在朝鲜半岛对日受降范围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三八线由此而得名。三八线后成为南北朝鲜的大致分界线。
    • 3.
      三墩论坛释义:三墩又名杉墩、珊墩、古称兰里,自古以来有鱼米之乡、瓜果之地之称,因境内有文星墩、灯彩墩、水月墩三个较大的水上土墩而得名三墩。
    • 4.
      三山二水释义:三山:护国山,位于南京西南,以有三峰得名;二水:白鹭洲,位于长江之中,分江面为二。泛指南京的山水。
    • 5.
      三星堆遗址释义:夏商时代我国巴蜀地区的古代文化遗存。 距今4800—4000年,因最早发现于四川广汉县真武村三星堆而得名。发现经系统规划的古城,大量金、铜、玉、象牙等珍贵文物。
    • 6.
      三曹释义: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在政治上、文学上有较大影响而得名。
    • 7.
      三论宗释义:中国 佛教宗派。 崇尚 印度 中观学派的《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因以得名。
    • 8.
      三门峡释义:黄河中游著名峡谷。在河南省西部三门峡市。河床中有坚硬的岩石,将水道分成三股急流,北为人门,中为神门,南为鬼门,三门峡由此得名。建有三门峡水利枢纽。
    • 9.
      上之回释义:乐府 汉《铙歌》歌曲名。 因首句‘上之回’三字而得名。回,指 回中宫,曾被 匈奴 烧毁,武帝 元封 四年,复通 回中道,并数出游幸。歌辞当为赞美此事而作。参阅《乐府诗集》卷十六及 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唐 陈子良《上之回》诗:“承平重游乐,詔蹕《上之回》。”
    • 10.
      上陵释义:⒈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属《鼓吹曲辞》。以其首句“上陵何美美”得名。⒉帝王到祖先陵墓进行祭祀。
    • 11.
      不认亲释义:明 末民间戴的一种头巾。以低侧其簷,自掩眉目得名。见 清 凌扬藻《蠡勺编·不认亲》。
    • 12.
      东坡竹释义:竹的一种。传说因 苏轼 而得名。
    • 13.
      东洋车释义:即旧时的人力车。由于日本人最先使用而得名。
    • 14.
      东胡释义:古时中国东北 的西部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春秋战国以后活动在燕国东北。秦汉时为匈 奴击败。以后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 15.
      东风寒释义:词牌“眼儿媚”的别名。由 宋 韩淲《眼儿媚》词有“东风拂槛露犹寒”句得名。参阅《词谱》卷七。
    • 16.
      中山装释义:一种服装,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式长裤,由孙中山提倡而得名。
    • 17.
      中泠释义:泉名。在今 江苏 镇江市 西北 金山 下的 长江 中。相传其水烹茶最佳,有“天下第一泉”之称。今江岸沙涨,泉已没沙中。宋 苏轼《游金山寺》诗:“中泠 南畔石盘陁,古来出没随涛波。”王十朋 集注引 程縯 曰:“扬子江 有 中泠 水,为天下点茶第一。”明 高启《煮雪斋为贡文学赋禁言茶》:“一甌细啜真天味,却笑 中泠 妄得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北固 云頽,中泠 泉咽,潮声怒吼 石头城。”
    • 18.
      乌江释义:⒈也叫黔江。长江支流,贵州省最大河流。发源于该省西部乌蒙山,在重庆市涪(fú)陵入长江。长1 018千米。中游谷深水急,险滩相接。⒉古地名。秦置乌江亭,因附近有乌江而得名。在今安徽和县东苏皖界上有乌江镇,楚汉之际项羽垓下之战败溃,至此自杀。
    • 19.
      乌衣巷释义:地名。在今 南京市 秦淮河 南。三国 吴 时在此置 乌衣营,以士兵著乌衣而得名。东晋 时 王 谢 等望族居此,因著闻。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有往来者云:‘庾公 有东下意。’或谓 王公 曰:‘可潜稍严,以备不虞。’王公 曰:‘我与 元规 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 乌衣,何所稍严?’”刘孝标 注引 山谦之《丹阳记》:“乌衣 之起,吴 时 乌衣营 处所也。江 左 初立,琅玡 诸 王 所居。”《晋书·纪瞻传》:“厚自奉养,立宅於 乌衣巷,馆宇崇丽,园池竹木,有足赏翫焉。”唐 刘
    • 20.
      乌龙尾释义:梁上壁间的倒挂烟尘。以形似得名。可入药。

得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子镜释义:镜名。 因安装在饰有七子图案的镜台上而得名。参阅《初学记》巻二五引 三国 魏 曹操《上杂物疏》。
    • 2.
      三八线释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末,1945年7月美苏在波茨坦会议上达成协议,以北纬38° 线作为苏美在朝鲜半岛对日受降范围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三八线由此而得名。三八线后成为南北朝鲜的大致分界线。
    • 3.
      三墩论坛释义:三墩又名杉墩、珊墩、古称兰里,自古以来有鱼米之乡、瓜果之地之称,因境内有文星墩、灯彩墩、水月墩三个较大的水上土墩而得名三墩。
    • 4.
      三山二水释义:三山:护国山,位于南京西南,以有三峰得名;二水:白鹭洲,位于长江之中,分江面为二。泛指南京的山水。
    • 5.
      三星堆遗址释义:夏商时代我国巴蜀地区的古代文化遗存。 距今4800—4000年,因最早发现于四川广汉县真武村三星堆而得名。发现经系统规划的古城,大量金、铜、玉、象牙等珍贵文物。
    • 6.
      三曹释义: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在政治上、文学上有较大影响而得名。
    • 7.
      三论宗释义:中国 佛教宗派。 崇尚 印度 中观学派的《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因以得名。
    • 8.
      三门峡释义:黄河中游著名峡谷。在河南省西部三门峡市。河床中有坚硬的岩石,将水道分成三股急流,北为人门,中为神门,南为鬼门,三门峡由此得名。建有三门峡水利枢纽。
    • 9.
      上之回释义:乐府 汉《铙歌》歌曲名。 因首句‘上之回’三字而得名。回,指 回中宫,曾被 匈奴 烧毁,武帝 元封 四年,复通 回中道,并数出游幸。歌辞当为赞美此事而作。参阅《乐府诗集》卷十六及 唐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唐 陈子良《上之回》诗:“承平重游乐,詔蹕《上之回》。”
    • 10.
      上陵释义:⒈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属《鼓吹曲辞》。以其首句“上陵何美美”得名。⒉帝王到祖先陵墓进行祭祀。
    • 11.
      不认亲释义:明 末民间戴的一种头巾。以低侧其簷,自掩眉目得名。见 清 凌扬藻《蠡勺编·不认亲》。
    • 12.
      东坡竹释义:竹的一种。传说因 苏轼 而得名。
    • 13.
      东洋车释义:即旧时的人力车。由于日本人最先使用而得名。
    • 14.
      东胡释义:古时中国东北 的西部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春秋战国以后活动在燕国东北。秦汉时为匈 奴击败。以后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 15.
      东风寒释义:词牌“眼儿媚”的别名。由 宋 韩淲《眼儿媚》词有“东风拂槛露犹寒”句得名。参阅《词谱》卷七。
    • 16.
      中山装释义:一种服装,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式长裤,由孙中山提倡而得名。
    • 17.
      中泠释义:泉名。在今 江苏 镇江市 西北 金山 下的 长江 中。相传其水烹茶最佳,有“天下第一泉”之称。今江岸沙涨,泉已没沙中。宋 苏轼《游金山寺》诗:“中泠 南畔石盘陁,古来出没随涛波。”王十朋 集注引 程縯 曰:“扬子江 有 中泠 水,为天下点茶第一。”明 高启《煮雪斋为贡文学赋禁言茶》:“一甌细啜真天味,却笑 中泠 妄得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北固 云頽,中泠 泉咽,潮声怒吼 石头城。”
    • 18.
      乌江释义:⒈也叫黔江。长江支流,贵州省最大河流。发源于该省西部乌蒙山,在重庆市涪(fú)陵入长江。长1 018千米。中游谷深水急,险滩相接。⒉古地名。秦置乌江亭,因附近有乌江而得名。在今安徽和县东苏皖界上有乌江镇,楚汉之际项羽垓下之战败溃,至此自杀。
    • 19.
      乌衣巷释义:地名。在今 南京市 秦淮河 南。三国 吴 时在此置 乌衣营,以士兵著乌衣而得名。东晋 时 王 谢 等望族居此,因著闻。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有往来者云:‘庾公 有东下意。’或谓 王公 曰:‘可潜稍严,以备不虞。’王公 曰:‘我与 元规 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 乌衣,何所稍严?’”刘孝标 注引 山谦之《丹阳记》:“乌衣 之起,吴 时 乌衣营 处所也。江 左 初立,琅玡 诸 王 所居。”《晋书·纪瞻传》:“厚自奉养,立宅於 乌衣巷,馆宇崇丽,园池竹木,有足赏翫焉。”唐 刘
    • 20.
      乌龙尾释义:梁上壁间的倒挂烟尘。以形似得名。可入药。

得名造句

1.凭他的实力,若想在比赛中得名,应该是探囊取物的事。

2.蝴蝶结因外形酷似蝴蝶而得名,形状大小不一,但外形美观大方,深得女孩子的喜欢。

3.林小弟年纪虽小,但棋艺已登峰造极,在国际棋赛中屡得名次。

4.同样没得名次,却在此互相取笑,岂不是五十步笑百步?

得名(dem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得名是什么意思 得名读音 怎么读 得名,拼音是dé míng,得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得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