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进攻 进攻的意思
jìngōng

进攻

简体进攻
繁体進攻
拼音jìn gōng
注音ㄐㄧㄣˋ ㄍ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ìn,(1)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组词】:前进。上进。推进。跃进。进退。进取。进击。进驻。进行(xíng )。进而。(2) 入,往里去。【组词】:进见。进谒。进谗。(3) 吃,喝。【组词】:进食。进餐。滴水未进。(4) 收入或买入。【组词】:进账。进货。日进斗金。(5) 奉上,呈上。【组词】:进言。进奉。进献。(6)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进院。

gōng,(1) 打击,与“守”相对。【组词】:攻击。攻占。攻取。攻心。攻关。攻陷。(2) 指责,驳斥。【例句】:攻难(nàn)。群起而攻之。(3) 治病。【组词】:以毒攻毒。(4) 致力学习或研究。【组词】:攻读。攻书。专攻医学。

基本含义

指军队或个人主动出击,向敌方阵地或目标发起攻击。

进攻的意思

进攻 [jìn gōng]

1. 接近敌人并主动攻击。

[ attack; ]

3. 在斗争或竞赛中发动攻势。

进攻 引证解释

⒈ 谓军队接近敌人并主动实施攻击。

《汉书·王莽传上》:“绍 等从者百餘人,遂进攻 宛,不得入而败。”
《旧唐书·窦建德传》:“於是 建德 进攻 河间,频战不下。”

⒉ 在斗争或竞赛中发动攻势。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六章:“马之悦 这会儿正在对着 李世丹 身上的缺口大举进攻。”
《花城》1981年第2期:“他善于合作,常常以一记妙传来强化比赛的节奏,大大地开拓了进攻的路子。”
《体育报》1983.6.3:“客队利用罚角球和任意球所攻进的前两个球,都说明队员进攻意识很强,配合默契,传球的高度、落点、份量掌握得都很好。”


国语词典

进攻 [jìn gōng]

⒈ 向前攻击。

《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今日之事,不宜进攻,只宜退守。」
《三国演义·第二回》:「朱俊进攻张宝,张宝引贼众八九万,屯于山后。」

反攻 攻击 进犯 进击 袭击

防守 防御 退却 退守


进攻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反攻释义:防御中对进攻之 敌采取的攻势行动。 通常用于战略范围。
    • 2.
      打击释义:⒈敲打;撞击:打击乐器。⒉攻击;使受挫折:不应该打击群众的积极性。给敌军以歼灭性的打击。
    • 3.
      攻击释义:⒈进攻:发动攻击。攻击敌人阵地。⒉恶意指摘:进行人身攻击。
    • 4.
      袭击释义:⒈军事上指出其不意地打击:袭击敌军右翼。 ⒉比喻突然打击:遭台风袭击。
    • 5.
      进击释义:(军队)进攻;攻击:向敌军进击。富有开拓进击精神。
    • 6.
      进犯释义:(敌军向某处)侵犯。

进攻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抗击释义:对敌人的侵犯进行抵抗、反击。
    • 2.
      撤退释义:(军队)从阵地或占领的地区退出。
    • 3.
      还击释义:回击。
    • 4.
      退却释义:⒈军队在敌军进攻面前,为了保存军力或其他目的而采取的有组织的转移行动。⒉因畏难而后退。
    • 5.
      退守释义:向后退并采取守势:退守一方。
    • 6.
      防守释义:⒈警戒守卫:防守军事重镇。⒉在斗争或比赛中防备和抵御对方进攻:这个队不仅防守严密,而且能抓住机会快速反击。
    • 7.
      防御释义:抗击敌人的进攻:防御战。不能消极防御,要主动进攻。

进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2.
      一口所敌释义:一席话就阻止了敌方的进攻。
    • 3.
      一波流释义:一波流(也叫一刀流),顾名思义,就是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在己方力量强于对手的瞬间,集中全部力量一波全力进攻击垮对手。
    • 4.
      七七事变释义: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突然向我国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驻军进攻,驻军奋起抗击,抗日战争从此开始。这次事变叫做七七事变。也叫卢沟桥事变。
    • 5.
      两面夹攻释义:指从两个方面同时进攻。
    • 6.
      中国远征军释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于1942年春进攻缅甸。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要求,于同年2月组成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前线。在对日作战中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后因日军大量增兵而失利。同年9月主力撤至滇西怒江东岸,后重建司令部;另一部撤至印度东北部,改称驻印军。1945年1月,远征军两支部队在缅北会师,打通中印公路,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 7.
      主攻释义:⒈集中主要兵力在主要方向上进攻(区别于“助攻”):主攻部队。指战员纷纷请战,要求担负主攻任务。⒉主要研究(某一学科):主攻力学。
    • 8.
      久守必失释义:古代指这座城的统治者永远都是懦弱的防守,不采取进攻,终究会被敌人夺去城池。现在是指要积极向上,不要以古板、教条的形式来生活。
    • 9.
      乏术释义:没有办法;缺少办法:进攻乏术。 回春乏术。
    • 10.
      乖互释义:⒈抵触;违背。《后汉书·乐恢传》:“经曰:‘天地乖互,众物夭伤,君臣失序,万人受殃。’”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虽位显名美,门齐年敌,而趋舍异规,业尚乖互者,未尝结焉。”《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四年》:“李平 至 硤石,督 李崇 崔亮 等水陆进攻,无敢乖互,战屡有功。”胡三省 注:“乖,异也。互,差也。”⒉差错。《晋书·裴頠传》:“药物轻重,分两乖互,所可伤夭,为害尤深。”
    • 11.
      乘虚迭出释义:虚:空虚、弱点。迭:屡次。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
    • 12.
      九一八事变释义: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19日日军侵占沈阳,同时在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发动进攻。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四个多月内,东北全境沦陷。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领土才全部收复。
    • 13.
      二传手释义:排球比赛中第二次传球并组织进攻的队员,常比喻在中间起中介或协调作用的人。
    • 14.
      交攻释义:⒈交相指责、攻讦。⒉一齐进攻。
    • 15.
      以众击寡释义:用多数人去进攻少数人。比喻用优势的兵力去进攻劣势的敌人。
    • 16.
      以劳击逸释义:用疲劳的军队去进攻精锐的敌人。
    • 17.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释义: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 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 18.
      以攻为守释义:用进攻作为防御的手段。
    • 19.
      以进为退释义:为了给自己退路而只能采取进攻。
    • 20.
      仰攻释义:由低地向高处进攻。

进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2.
      一口所敌释义:一席话就阻止了敌方的进攻。
    • 3.
      一波流释义:一波流(也叫一刀流),顾名思义,就是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在己方力量强于对手的瞬间,集中全部力量一波全力进攻击垮对手。
    • 4.
      七七事变释义: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突然向我国北平(今北京)西南卢沟桥驻军进攻,驻军奋起抗击,抗日战争从此开始。这次事变叫做七七事变。也叫卢沟桥事变。
    • 5.
      两面夹攻释义:指从两个方面同时进攻。
    • 6.
      中国远征军释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于1942年春进攻缅甸。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要求,于同年2月组成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前线。在对日作战中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后因日军大量增兵而失利。同年9月主力撤至滇西怒江东岸,后重建司令部;另一部撤至印度东北部,改称驻印军。1945年1月,远征军两支部队在缅北会师,打通中印公路,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 7.
      主攻释义:⒈集中主要兵力在主要方向上进攻(区别于“助攻”):主攻部队。指战员纷纷请战,要求担负主攻任务。⒉主要研究(某一学科):主攻力学。
    • 8.
      久守必失释义:古代指这座城的统治者永远都是懦弱的防守,不采取进攻,终究会被敌人夺去城池。现在是指要积极向上,不要以古板、教条的形式来生活。
    • 9.
      乏术释义:没有办法;缺少办法:进攻乏术。 回春乏术。
    • 10.
      乖互释义:⒈抵触;违背。《后汉书·乐恢传》:“经曰:‘天地乖互,众物夭伤,君臣失序,万人受殃。’”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虽位显名美,门齐年敌,而趋舍异规,业尚乖互者,未尝结焉。”《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四年》:“李平 至 硤石,督 李崇 崔亮 等水陆进攻,无敢乖互,战屡有功。”胡三省 注:“乖,异也。互,差也。”⒉差错。《晋书·裴頠传》:“药物轻重,分两乖互,所可伤夭,为害尤深。”
    • 11.
      乘虚迭出释义:虚:空虚、弱点。迭:屡次。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
    • 12.
      九一八事变释义: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19日日军侵占沈阳,同时在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发动进攻。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四个多月内,东北全境沦陷。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领土才全部收复。
    • 13.
      二传手释义:排球比赛中第二次传球并组织进攻的队员,常比喻在中间起中介或协调作用的人。
    • 14.
      交攻释义:⒈交相指责、攻讦。⒉一齐进攻。
    • 15.
      以众击寡释义:用多数人去进攻少数人。比喻用优势的兵力去进攻劣势的敌人。
    • 16.
      以劳击逸释义:用疲劳的军队去进攻精锐的敌人。
    • 17.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释义: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 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 18.
      以攻为守释义:用进攻作为防御的手段。
    • 19.
      以进为退释义:为了给自己退路而只能采取进攻。
    • 20.
      仰攻释义:由低地向高处进攻。

进攻造句

1.抗战时期,游击队以退为进,打败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2.上半场先摸清对方实力,以守为主,下半场积极进攻,后发制人。

3.敌人被迫把全面进攻改为局部进攻,也遭到挫折,成了强弩之末。

4.你们已陷入重围,若我军进攻,那是指日可下。

5.当年日本人结盟德、意,进攻中国,就很有点远交近攻的味道。

6.面对敌人的进攻,他一筹莫展。

7.志愿军战士在高地上严阵以待,准备击退敌人的进攻

8.在阻击战中,战士们以一当十,打退了敌人十多次进攻,保住了阵地。

9.我们在这儿等着,一有状况,就先发制人发动进攻

10.在日本人大举进攻中国时,许多有志之士都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扛起枪上了前线。

11.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清政府的官员大都在洋人面前卑躬屈膝起来。

12.在多国部队的联合进攻下,巴格达城危如累卵,时刻有被攻下的可能。

13.敌人大规模地进攻,被我们打得土崩瓦解,溃不成军。

14.我军坚不可摧,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15.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我军的方针依然是寸土必争。

16.这个计谋的关键在于避免打草惊蛇,等对方鬆懈后,可一举进攻

17.师徒二人步调一致,一方掩护同时另一方进攻

18.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些干部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进攻,滑入了经济犯罪的泥坑。

19.敌军内部各派系钩心斗角,矛盾日趋激烈,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

20.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能抵挡得住那雷霆万钧般的进攻

进攻(jin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进攻是什么意思 进攻读音 怎么读 进攻,拼音是jìn gōng,进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进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