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 [běi zhèn]
1. 北方的主山。指医巫闾山。
北镇 引证解释
⒈ 北方的主山。指 医巫闾山。
引《旧唐书·礼仪志四》:“五岳、四镇、四海、四瀆,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北岳 恒山,於 定州 ;北镇 医巫閭山,於 营州。”
《宋史·礼志五》:“立冬祀北岳 恒山 、北镇 医巫閭山 并於 定州,北镇就 北岳庙 望祭。”
金 蔡珪 《医巫闾》诗:“幽州 北镇高且雄,倚天万仞蟠天东。”
北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镇释义:指东镇沂山(今山东临朐)、西镇吴山(今陕西陇县)、中镇霍山(今山西霍县)、南镇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北镇医巫闾山(今辽宁北镇市)
- 2.
北镇释义:北方的主山。 指 医巫闾山。《旧唐书·礼仪志四》:“五岳、四镇、四海、四瀆,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北岳 恒山,於 定州;北镇 医巫閭山,於 营州。”《宋史·礼志五》:“立冬祀北岳 恒山、北镇 医巫閭山 并於 定州,北镇就 北岳庙 望祭。”金 蔡珪《医巫闾》诗:“幽州 北镇高且雄,倚天万仞蟠天东。”
- 3.
医巫闾山释义:山名。在 辽宁省 北镇县 西,人呼为 广宁山,主峰名 望海山。为 阴山 山脉分支。
- 4.
显陵释义:⒈五代 晋高祖 陵。在今 河南省 宜阳县 西北。《新五代史·晋出帝纪》:“十一月……庚寅,葬 圣文章武孝皇帝 于 显陵。”徐无党 注:“陵在 河南 寿安县。”⒉辽世宗 陵。在今 辽宁省 北镇县 医巫闾山。《辽史·世宗纪》:“应历 元年,葬於 显州 西山,陵曰 显陵。”⒊明 兴献皇帝 陵。在今 湖北省 钟祥市 东。《明史·世宗纪》:“﹝十八年三月﹞辛巳,謁 显陵。”
- 5.
河朔饮释义:《初学记》卷三引 三国 魏 曹丕《典论》:“大驾都 许,使光禄大夫 刘松 北镇 袁绍 军,与 绍 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 云以避一时之暑,故 河 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
- 6.
海北站释义:站址在黑龙江省海伦市海北镇。
- 7.
访缉释义:访查缉捕。 明 沉德符《野获编·禁卫·锦衣卫镇抚司》:“至本卫则东西两司房访缉之,北镇抚司拷问之。”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一·司徒公历仕录》:“﹝ 何心隐 ﹞假讲学为名,聚众扰害地方,种种不法,各省歷年访缉不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巡捕头虽然答应代他访缉,无奈一时那里就缉得着。”
- 8.
贫鳏释义:贫苦而鳏居。《魏书·高祖纪下》:“﹝ 太和 十三年﹞出宫人以赐 北镇 人贫鰥无妻者。”
- 9.
辽宁大鼓释义:也称东北大鼓。 旧称奉天大鼓。曲艺的一种。流行于 东北 各地。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唐山大鼓的曲调。由一人击鼓板演唱,二三人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等。在流行过程中,形成多种流派:奉天调流行于 沉阳、辽阳;南城调流行于 营口、海城;西城调流行于 北镇、黑山;还有东城调、北城调。传统曲目有《忆真妃》、《响马传》、《蝴蝶杯》、《宝玉探病》、《孟姜女寻夫》等。
- 10.
避暑饮释义:《初学记》卷三引 三国 魏 曹丕《典论》:“大驾都 许,使光禄大夫 刘松 北镇 袁绍 军,与 绍 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 云以避一时之暑,,故 河 朔有避暑饮。”后以“避暑饮”指酣饮。
- 11.
闾山释义:医无闾山 的省称。山在 辽宁省 北镇县 西,大凌河 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