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北鄙 北鄙的意思
běi

北鄙

简体北鄙
繁体
拼音běi bǐ
注音ㄅㄟˇ ㄅ一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ěi bèi,(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组词】: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2) 打了败仗往回逃。【组词】:败北。 ◎ 古同“背”,违背,违反。

bǐ,(1)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例句】: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2)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组词】:边鄙。(3) 粗俗。【组词】: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浅近)。(4) 轻蔑,看不起。【组词】:鄙视。鄙夷。鄙弃。鄙薄。(5) 品质低劣。【组词】:卑鄙。(6) 谦辞,用于自称。【组词】:鄙人。鄙老。鄙见。(7) 吝啬。【组词】:鄙吝。鄙诈(贪吝诈伪)。

基本含义

形容地方偏僻,文化水平低下。

北鄙的意思

北鄙 [běi bǐ]

1. 北方边境地区。

北鄙 引证解释

⒈ 北方边境地区。

《左传·隐公元年》:“既而 大叔 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杜预 注:“鄙, 郑 边邑。”
唐 贾岛 《酬厉玄》诗:“我来从北鄙,子省涉 西陵。”
宋 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契丹 自 晋 天福 以来,践有 幽 蓟,北鄙之警,略无寧岁。”


国语词典

北鄙 [běi bǐ]

⒈ 北方边地。比喻偏远的地区。唐·贾岛〈酬厉玄〉诗:「我来从北鄙,子省涉西陵。」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二十五年春,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以报孝伯之师也。」


北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入竟释义:⒈亦作“入境”。进入国境。竟,“境”的古字。《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孝公 伐我北鄙……公使 展喜 犒师,使受命于 展禽,齐侯 未入竟,展喜 从之。”《公羊传·庄公十年》“精者曰伐”汉 何休 注:“精犹精密也,侵责之不服,推兵入竟,伐击之益深,用意稍精密。”《宋书·恩倖传·徐爰》:“今当使小戍制其始寇,大镇赴其入境,一被毒手,便自吹韲鸟逝矣。”赵紫阳《政府工作报告》(15):“放宽利用外资建设项目和引进技术的审批权限,简化外商入境出境手续。”⒉谓进入某地某区域。唐 朱庆馀《上江州李使君》诗:“入境无餘事
    • 2.
      北鄙之音释义:指殷纣时的音乐。 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 3.
      北鄙释义:北方边境地区。《左传·隐公元年》:“既而 大叔 命西鄙、北鄙贰於己。”杜预 注:“鄙,郑 边邑。”唐 贾岛《酬厉玄》诗:“我来从北鄙,子省涉 西陵。”宋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契丹 自 晋 天福 以来,践有 幽 蓟,北鄙之警,略无寧岁。”
    • 4.
      南熏北鄙释义:南薰,指 虞、舜《南风》诗所表现的兴盛之声;北鄙,指 殷 纣 所为北方边鄙之地的亡国之音。
    • 5.
      离局释义:远离自己的部属;离开职守。《左传·成公十六年》:“失官,慢也;离局,姦也。”杜预 注:“远其部曲为离局。”《后汉书·袁绍传》:“时 冀州 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唐 吕周任《泗州大水记》:“公之左右失色,同辞请移。公曰:‘伾,天子守土臣也。苟有难而违之,若君命何?且南山隔 淮,几五六里,吾能往矣,况是别境。“离局,姦也”,虽死不为。’”
    • 6.
      雪界释义:⒈积雪的区域;亦指终年积雪之地。 元 虞集《送人之剑阁倅》诗:“乡人游雪界,郡倅试冰衔。”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若 德、俄、奥 之北鄙,瑞典、那威 之雪界,葡 班 之穷民,此则与 中国 蒙古、东三省 之穷民同其苦患。”⒉比喻白色江面。宋 文天祥《题郁孤台》诗:“并天浮雪界,盖海出云旗。”

北鄙(beib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北鄙是什么意思 北鄙读音 怎么读 北鄙,拼音是běi bǐ,北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北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