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子 [bā zǐ]
1. 秦·汉宫内女官名号。诸侯王也有八子,位相当于六百石。见《汉书·齐悼惠王传》。
八子 引证解释
⒈ 秦 汉 宫内女官名号。
引《史记·秦本纪》:“尊 唐八子 为 唐太后。”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八子者,妾媵之号。”
《汉书·外戚传序》:“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八子视千石,比中更。”
⒉ 诸侯王也有八子,位相当于六百石。见《汉书·齐悼惠王传》。
八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注释义:⒈指测天的法式。《后汉书·律历志中》:“衡 兴 参案仪注,考往校今,以为《九道法》最密。”⒉制度;仪节。南朝 梁 沉约《议乘舆升殿疏》:“正会仪注,御出乘舆至 太极殿 前,纳舄升阶。”《南史·陈鄱阳王伯山传》:“武帝 时,天下草创,诸王受封,仪注多闕。”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中:“﹝ 张耆 ﹞第八子 得一 知 贝州,王则 反,不能死节,又为之制定仪注,伏诛。”明 张煌言《建夷宫词》之七:“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茅盾《锻炼》九:“这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定下来的仪注,如果不把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再盖上一块
- 2.
八大王释义:⒈宋太宗第八子周王赵元俨,性刚毅,有威望,时人称“八大王”。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自称。
- 3.
八子七婿释义:形容福寿得全,人丁旺盛且各个高官厚禄。语出《新唐书·卷一三七·郭子仪传》:“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诸孙数十,不能尽识。”
- 4.
八子释义:⒈秦汉宫内女官名号。 ⒉诸侯王也有八子,位相当于六百石。见《汉书·齐悼惠王传》。
- 5.
八慈释义:汉 荀淑 八子皆以“慈”为字,称为八慈。
- 6.
八神释义:⒈八蜡所祭之神。 ⒉旧谓主宰宇庙之八神。⒊八方之神。⒋相传帝喾妃所生之八子。
- 7.
八龙释义:⒈神话中的八匹龙马。⒉指周穆王的八匹骏马。⒊称东汉荀淑八子。⒋传说中的伏羲兄弟八人,世号八龙。
- 8.
十八子儿释义:旧时身边佩带的一种饰物。 用十八颗圆珠串成,珠子的质料不一,大多用香木或香料制成。如:他挂着伽蓝香的十八子儿,摇着一把 潮州 扇儿。
- 9.
十八子释义:指李姓。李字拆开则为十、八、子三字,故称。《魏书·賨李势传》:“建国 十年,司马聃 将 桓温 伐之,势 降於 温。先是频有怪异……童謡曰:‘江 桥头,闕下市,成都 北门十八子。’”此指 李势。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慧化 尼歌词曰:‘东海 十八子,八井唤三军。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此指 李渊。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七:“衍(王衍)在 蜀 时,童謡曰:‘我有一帖药,其名为阿魏,卖与十八子。’其后 衍 兄 宗弼 果卖国归 唐。”此指 后唐 庄宗 李存勗。
- 10.
啮杀释义:咬死。《汉书·江都易王刘非传》:“宫人姬八子有过者,輒令臝立击鼓,或置树上,久者三十日乃得衣……或纵狼令啮杀之,建 观而大笑。”
- 11.
贾虎荀龙释义:东汉 贾彪 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 彪(字 伟节)最优,故天下称曰:“贾 氏三虎,伟节 最怒。”见《后汉书·党锢传·贾彪》。又 东汉 荀淑 八子,都有名声,时人称为“八龙”,见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正始 中人士比论”刘孝标 注引《逸士传》。后世因以“贾虎荀龙”称文武全才的人。
- 12.
郑氏羣虎释义:五代 时 郑昌 八子的合称。 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五代 闽中 郑昌 有八子,皆以词学闻,号‘郑 氏羣虎’。”
- 13.
郑氏群虎释义:五代 时 郑昌 八子的合称。
- 14.
长使释义:汉 女官名。《汉书·外戚传序》:“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颜师古 注:“长使、少使,主供使者。”《续列女传·汉冯昭仪》:“元帝 二年,昭仪以选入后宫。始为长使,数月为美人。”
- 15.
香珠释义:⒈以香泥或香木制成的珠子。彩丝贯串,有夏日佩带可避暑秽之说。通常每串十八枚,故又称十八子。⒉精美的珍珠。
- 16.
齧杀释义:咬死。 《汉书·江都易王刘非传》:“宫人姬八子有过者,輒令臝立击鼓,或置树上,久者三十日乃得衣……或纵狼令啮杀之,建 观而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