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稔 大稔的意思
rěn

大稔

简体大稔
繁体
拼音dà rěn
注音ㄉㄚˋ ㄖ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rěn,(1) 庄稼成熟。【组词】:丰稔。稔年(丰收之年)。“岁比登稔”。(2) 年,古代谷一熟为年。【组词】:凡五稔。(3) 熟悉,习知。【组词】:稔知。稔熟。素稔。相稔。(4) 事物酝酿成熟。【例句】:“恶积衅稔”。

基本含义

丰收的年景或者大丰收

大稔的意思

大稔 [dà rěn]

1. 大丰收。

大稔 引证解释

⒈ 大丰收。

《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百姓得其便,累岁大稔。”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是岁,天下大稔,流离者咸归乡里。”
清 昭槤 《啸亭续录·亲祷》:“次夕,澍雨普被,岁仍大稔。”


国语词典

大稔 [dà rěn]

⒈ 丰收之年。

《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许杨传》:「民得其便,累岁大稔。」
《宋书·卷七七·沈庆之传》:「去岁蛮田大稔,积谷重岩,未有饥弊,卒难禽剪。」


大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稔释义:大丰收。《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百姓得其便,累岁大稔。”《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是岁,天下大稔,流离者咸归乡里。”清 昭槤《啸亭续录·亲祷》:“次夕,澍雨普被,岁仍大稔。”
    • 2.
      市籴释义:谓官方收购粮食。《管子·国蓄》:“岁适凶,则市糴釜十繦,而道有饿民。”《宋史·食货志上三》:“建隆 初,河北 连岁大稔,命使置场增价市糴。”《明史·职官志一》:“﹝户部﹞尚书掌天下户口、田赋之政令……以权量和市糴,以时估平物价。”
    • 3.
      廞废释义:淤塞废弃。 《新唐书·李频传》:“有 六门堰 者,廞废百五十年,方岁饥,频 发官廥庸民浚渠,按故道廝水溉田,穀以大稔。”
    • 4.
      淫霖释义:大雨。 清 唐孙华《秋日酷暑焦旱偶成》诗之二:“初夏苦淫霖,百川涨皆满。”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述异·己丑八月祈年殿灾》:“尤可异者,苏、浙、鄂 诸省本皆大稔,乃殿灾以八月二十四日,而各省亦多於是日始逢阴雨,淫霖奇潦,四旬有餘。”
    • 5.
      科索释义:官吏向民间非法索取财物。《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四》:“今岁秋田,皆期大稔,仰所在切如条流本分纳税及加耗外,勿令更有科索。”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诸行》:“市肆谓之行(音杭)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七:“内官监收白熟粳米,科索无厌,大率正粮一石,加费二石,始获批单。”
    • 6.
      累岁释义:历年;连年。汉 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九州之土,以种五穀,累岁不絶。”《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扬》:“杨 因高下形势,起塘四百餘里,数年乃立,百姓得其便,累岁大稔。”《新唐书·萧倣传》:“滑州 濒 河,累岁水坏西北防,倣 徙其流远去,树堤自固,人得以安。”清 昭槤《啸亭杂录·食鱼羹》:“金川 用兵时,累岁未得进。至乙未冬,始克 勒乌围。”
    • 7.
      饥弊释义:飢饿疲惫。饥,通“飢”。《宋书·沉庆之传》:“去岁蛮言大稔,积穀重巖,未有饥弊,卒难禽剪。”《北史·魏纪四·宣武帝》:“频年水旱,百姓饥弊。”

大稔(dar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稔是什么意思 大稔读音 怎么读 大稔,拼音是dà rěn,大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