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公卿 公卿的意思
gōngqīng

公卿

简体公卿
繁体
拼音gōng qīng
注音ㄍㄨㄥ ㄑ一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qīng,(1) 古代高级官名。【组词】:三公九卿。卿相。(2) 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3) 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4) 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5) 古代夫妻互称。【组词】:卿卿。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6) 姓。

基本含义

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公卿的意思

公卿 [gōng qīng]

1. 三公和九卿的简称。

出则事公卿。

2. 泛指高官。

为君子矣,虽不为公卿,无害也。

公卿 引证解释

⒈ 三公九卿的简称。

《仪礼·丧服》:“公卿大夫室老士贵臣。”
《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后汉书·陈宠传》:“及 竇宪 为大将军征 匈奴,公卿以下及郡国无不遣吏子弟奉献遗者。”
刘师培 《悲佃篇》:“试徵之 周代 天子立官,自公卿至胥徒,约五万九千四百餘人。”

⒉ 泛指高官。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始元 元年,春二月。黄鵠下 建章宫 太液池中,公卿上寿。”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公卿委累,贤彦駢繁。”
明 方孝孺 《君子斋记》:“为君子矣,虽不为公卿,无害也;为公卿而不足为君子,其如公卿何。”
严复 《和荆公<贾生>》诗:“赋鹏深情人不解,祇言未得作公卿。”

⒊ 指丈夫。见《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敦煌曲子词·凤归云》:“待公卿迴故日,容颜憔悴,彼此何如。”
蒋礼鸿 曰:“‘公卿’指丈夫,这和阿曹婆词称丈夫为‘君王’相同。俗文学里的所谓‘官人’,实际和公卿的意义也相同。”


国语词典

公卿 [gōng qīng]

⒈ 三公九卿的简称。

《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⒉ 比喻高位、高官。

宋·苏轼〈洗儿戏作〉诗:「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却又读书能文,敬礼贤士,一时公卿间,多称诵他好处。」


公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相五公释义: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 2.
      万乘公相释义:乘:四匹马拉的车;万乘:指帝王。 指辅佐帝王的公卿宰相。
    • 3.
      万选钱释义:《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 员半千 数为公卿称‘鷟 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 鷟‘青钱学士’。 ”后因以“万选钱”比喻精美的文辞。
    • 4.
      三少释义:⒈三公的副职。亦称三孤。《大戴礼记·保傅》:“於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汉书·百官公卿表序》:“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又立三少为之副,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与六卿为九焉。”唐 杨炯《明威将军梁待宾神道碑》:“位隆三少,化浹五胥。”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二·二品直拜三孤》:“文臣至尚书,六年始得东宫三少。”⒉三位知名的年轻人。(1)晋 王羲之、王承、王悦,俱少年知名。人称 王氏 三少。《晋书·王羲之传》:“敦 尝谓 羲之 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
    • 5.
      三槐九棘释义:中国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
    • 6.
      三鳣释义:东汉 杨震 明经博览,屡召不应,有鹳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人谓蛇鳣为卿大夫服之象;数三,为三台之兆。后果位至太尉。事见《后汉书·杨震传》。后每用以为典,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
    • 7.
      上邸释义:上等第宅。 多指公卿的官邸或私宅。
    • 8.
      不更释义:⒈秦 爵名。《左传·成公十三年》:“﹝ 晋 ﹞获 秦 成差 及不更 女父。”杜预 注:“不更,秦 爵。”《商君书·境内》:“公爵,自二级已上至不更,命曰卒。”《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裊,四不更。”颜师古 注:“言不豫更卒之事也。”⒉不改变。《商君书·垦令》:“迂者不饰,代者不更,则官属少而民不劳。”⒊不经,未曾经过。《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今之赋颂,古诗之流。不更 孔公,风雅无别耳。”吕延济 注:“更,经也。脩 言今 植 之赋颂乃与古诗相类,虽不经 孔子 删定,与《
    • 9.
      东园主章释义:官名。 汉 置。属将作大匠。掌管宫室木材。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为木工。《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作少府,秦 官,掌治宫室……属官有石库、东园主章。”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东园主章掌大材,以供东园大匠也。”
    • 10.
      东牀释义:⒈指女婿。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散序》:“曲江 之宴,行市罗列,长安 几於半空。公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牀,车马闐塞,莫可殫述。”明 无名氏《玉环记·副末开场》:“﹝ 韦皋 ﹞拜謁 张公 延赏,夫人相留作东牀。”《红楼梦》第二回:“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祇看这小一辈的将来的东牀如何呢。”周立波《桐花没有开》:“盛福元 是他去世的大哥的东床,他的姪女婿。”参见“东牀坦腹”。⒉指待宾之床。唐 杨巨源《上刘侍中》诗:“佳景 燕 臺上,清辉 郑 驛傍。鼓鼙喧 北里,珪玉映东牀。”唐 李贺《将发》诗:“东牀卷席罢,濩
    • 11.
      严顔释义:严肃或严厉的脸色。 汉 桓宽《盐铁论·相刺》:“犯严颜以匡公卿之失者,直士也。”晋 潘岳《笙赋》:“尔乃促中筵,携友生,解严颜,擢幽情。”
    • 12.
      中黄门释义:在宫廷服役的太监。《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秦 官……诸僕射、署长、中黄门皆属焉。”颜师古 注:“中黄门,奄人居禁中,在黄门之内给事者也。”《资治通鉴·光武帝建武四年》:“援 初到,良久,中黄门引入。”胡三省 注:“中黄门,宦者也,属少府。”
    • 13.
      主章释义:⒈古代掌管木材的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作少府,景帝 中六年更名将作大匠。属官有石库、东园主章、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又主章长丞。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东园主章为木工。”颜师古 注:“东园主章掌大材,以供东园大匠也。”⒉主掌章奏的官吏。《后汉书·朱儁传》:“端 坐讨贼 许昭 失利,为州所奏,罪应弃市。儁 乃羸服閒行,轻齎数百金到京师,赂主章吏,遂得刊定州奏,故 端 得输作左校。”
    • 14.
      乡老释义:⒈《周礼》官名。地官之属。掌六乡教化,每二乡由三公一人兼任。在朝谓之“三公”,在乡谓之“乡老”。《周礼·地官·序官》:“乡老,二乡则公一人。”郑玄 注:“老,敬称也。王置六乡,则公有三人也。三公者,内与王论道,中参六官之事,外与六乡之教,其要为民,是以属之乡焉。”一说,乡老为致仕之尊官,或乡党重望,故尊之曰公,非朝廷公卿。既无职掌,其人亦不必备。参阅 清 李惇《群经识小·乡老乡大夫》。⒉指乡里年高德劭的人。唐 卢纶《送菊潭王明府》诗:“唯应理农后,乡老贺君闲。”《清平山堂话本·羊角哀死战荆轲》:“设祭於享
    • 15.
      云垒释义:⒈汉 代官名。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左内史更名左冯翊,属官有廪牺令丞尉,又左都水、铁官、云垒、长安 四市四长丞皆属焉。”⒉指兵营。宋 苏轼《送沉逵赴广南》诗:“君随幕府战 西羌,夜渡冰河斫云垒。”王文诰 辑注引 施元之 曰:“《北史·傅冰传》:‘好以斫营为事。’”
    • 16.
      仗卫释义:手持兵仗的侍卫。《晋书·姚襄载记》:“战骑度 淮,见 豫州 刺史 谢尚 于 寿春,尚 命去仗衞,幅巾以待之。”《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坚 潜令 賁 部伍仗卫,因召公卿,谓曰:‘欲求富贵者宜相随。’”胡三省 注:“仗卫,执仗而宿卫之兵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同光 二年春正月庚子朔,帝御 明堂殿 受朝贺,仗衞如式。”
    • 17.
      优眷释义:亦作“优睠”。优待照顾。唐 元载《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及位极台衡,勋高 梁 益,未脱羈锁,终悲晚暮,虽陈乞已屡而优眷愈深。”《新唐书·杨虞卿传》:“公卿列位,虽陟降清地,曾未奉优睠、承下问。”明 张敬修《张文忠公行实》:“特赐坐蟒衣一袭,银五十两,以示优眷。”清 昭槤《啸亭杂录·王文简公补谥》:“渔洋先生 入仕三十餘年,以醇谨称职,仁皇帝 甚为优眷。”
    • 18.
      会朝释义:⒈诸侯或群臣朝会盟主或天子。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会朝,礼之经也。”孔颖达 疏:“会以训上下之则,朝以正班爵之义,是会朝为礼之常法也。”唐 韩愈《董公行状》:“初,公为宰相时,五月朔会朝,天子在位,公卿百执事在廷。”⒉指古代帝王祭祀名山大川。明 张煌言《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是以昔王十二年会朝方岳,而又敛时锡福。”⒊犹一朝,一旦。《诗·大雅·大明》:“肆伐大 商,会朝清明。”毛 传:“会,甲也。不崇朝而天下清明。”陈奂 传疏:“会,古外切……会、甲双声通义是也……甲者十之首,一者数之始。《传》
    • 19.
      会葬释义:⒈参加葬礼;会合送葬。《左传·隐公元年》:“惠公 之薨也,有 宋 师,太子少,葬故有闕,是以改葬。卫侯 来会葬。”《后汉书·杨赐传》:“公卿已下会葬。”宋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金和尚》:“祭品象物,多难指名,会葬者盖相摩。”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唐文宗 令全部宦官去会葬,郑注 纵亲兵杀死全部宦官。”⒉合葬。《史记·吕不韦列传》:“始皇 十九年,太后薨,諡为 帝太后,与 庄襄王 会葬 茝阳。”

公卿(gongq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公卿是什么意思 公卿读音 怎么读 公卿,拼音是gōng qīng,公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公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