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参 [gōng cān]
1. 官员赴任后到上司处参拜。
公参 引证解释
⒈ 官员赴任后到上司处参拜。
引宋 赵昇 《朝野类要·职任》:“小官赴任,诣长贰公参讫,衙前听候三日,方敢退归本职,今制遂禁庭拜。”
宋 李纲 《申督府密院相度措置虔州盗贼状》:“其招安出,首领虽已补授官资或与差遣,多是不离巢穴,不出公参,依旧安居乡土。”
《元典章·吏部四·赴任》:“今后散府并州县赴任官员,照依旧例相去本管上司,百里之内前诣公参。”
公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声名烜赫释义:名声显赫。唐 韩偓《与吴子华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怀恩叙恳因成长句四韵兼呈诸同年》:“聲名烜赫文章士,金紫雍容富貴身。”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某伏觀自 唐 至于本朝,賢者在下位,天下想望傾屬,期至公相,聲名烜赫,未有如閣下者。”
- 2.
大卤释义:⒈古地名。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西南约二十五里。《春秋·昭公元年》:“晋 荀吴 帅师败 狄 於 大卤。”杜预 注:“大卤,太原 晋阳县。”⒉借指 并州。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始公参 大卤 记室,以文雄於边。”⒊广大的荒漠地区。《旧唐书·张仲武传》:“雁门 之北,羌戎杂处,濈濈羣羊,茫茫大卤。”
- 3.
槐棘释义:⒈周 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因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位。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上自槐棘,降逮皁隶,论道经国,莫不任职。”南朝 梁 任昉《桓宣城碑》:“将登槐棘,宏振纲网。”清 赵翼《哭王述庵侍郎》诗:“奏凯归来大策勋,屡擢崇班到槐棘。”参见“三槐九棘”。⒉《礼记·王制》:“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后因以“槐棘”指听讼的处所。《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古者刑政有疑,輒议於槐棘之下。自今之后,朝有疑议及刑狱大
- 4.
皇武释义:皇家的武备。 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近年不择其才,以宠近戚,何以魁壮皇武,备御非常乎?”
- 5.
重刑释义:⒈重的刑罚。《吴子·治兵》:“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尉缭子·重刑令》:“使民内畏重刑,则外轻敌。”⒉加重刑罚;施以严刑。《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洩命重刑,臣亦不为。”《商君书·画策》:“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隋书·赵煚传》:“尝有人盗 煚 田中蒿者,为吏所执……﹝ 煚 ﹞慰諭而遣之,令人载蒿一车以赐盗者,盗者愧恧,过於重刑。”⒊犹慎刑。谓不轻易用刑。《礼记·王制》“王命三公参听之”汉 郑玄 注:“王使三公復与司寇及正共平之,重刑也。”
- 6.
长育释义:⒈养育,使之长大。语出《诗·小雅·蓼莪》:“拊我畜我,长我育我。”《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⒉引申为培育。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并谘目七事·谘目一》:“夫为国之要,在乎长育人才。”鲁迅《坟·未有天才之前》:“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
- 7.
魁壮释义:⒈高大强壮。《晋书·隐逸传·杨轲》:“﹝ 石季龙 ﹞又使人将其弟子尽行,遣魁壮 羯 士衣甲持刀,临之以兵,并窃其所赐衣服而去,軻 视而不言,了无惧色。”《魏书·永昌王健传》:“健 姿貌魁壮,善弓马,达兵法,所在征战,常有大功。”⒉引申为使强大。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咨目二》:“近年不择其才,以宠近戚,何以魁壮皇武,备御非常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