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兴修 兴修的意思
xīngxiū

兴修

简体兴修
繁体興修
拼音xīng xiū
注音ㄒ一ㄥ ㄒ一ㄡ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īng xìng, ◎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组词】:兴味。兴致。豪兴。雅兴。败兴。游兴。扫兴。即兴。助兴。兴高采烈。

xiū,(1) 装饰,使完美。【组词】:修饰。修辞。装修。(2) 整治,恢复完美。【组词】: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3) 剪或削。【组词】:修剪。(4) 兴建,建造。【组词】:修建。修筑。(5) 编纂,撰写。【组词】:修书。修史。修纂。(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组词】:修学。修业。修养。(7) 长(cháng ),高。【组词】:修长。(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组词】:修行。修女。(9) 姓。

基本含义

指人们积极主动地修建、修整事物,使其更加兴旺、美好。

兴修的意思

兴修 [xīng xiū]

1. 动工修建。

兴修铁路。

[start construction (on a large project);]

兴修 引证解释

⒈ 动工修建。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今年以来,役作甚苦,又闻来春欲令兴修 永洛 结公 二城。”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若材力不办兴修,便许申奏替换。”
《清史稿·高宗纪一》:“丙午, 鄂尔泰 议覆 刘於义 奏勘 直隶 水利,命拨银五十万两兴修。”


国语词典

兴修 [xīng xiū]

⒈ 开工修建。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若材力不办兴修,便许申奏替换。」

兴建


兴修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兴建释义:开始建筑(多指规模较大的):兴建高科技园区。

兴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兴修释义:开始修建(多指规模较大的):兴修铁路。 兴修水利。
    • 2.
      兴缮释义:兴修;兴治。
    • 3.
      再则释义:表示更进一层或另外列举原因、理由:兴修水利可灌溉农田,再则还能发电。他学习成绩差,原因是不刻苦,再则学习方法也不对头。
    • 4.
      农闲释义:指农事较少的时节(一般指冬季):利用农闲兴修水利。
    • 5.
      冰儿释义:即 秦昭王 时兴修水利的 李冰。相传 李冰 为 蜀 守,开 成都 两江,斗杀江神,为民除害,蜀 人名之 冰儿。亦泛称健壮者。
    • 6.
      土壤剖面释义:指从地面向下挖掘所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深度一般在两米以内。土壤垂直断面中土层(可包括母岩)序列的总和。通常由人工挖掘而成,供观察和研究土壤形态特征用。因修路、开矿或兴修水利设施时显露的土壤垂直断面称自然剖面。
    • 7.
      塘丁税释义:南朝 会稽郡 兴修水利的捐税。会稽郡 本有民间自行摊派工料兴修水利的办法,齐武帝 永明 二年,太守 王敬则 将此项物力折钱收归官府,成为 南齐 杂税之一。南朝 齐 萧子良《谏敛塘役钱启》:“臣昔忝 会稽,粗闲物俗,塘丁所上,本不入官……今郡通课此直,悉以还臺,租赋之外,更生一调。致令塘路崩芜,湖源泄散,害民损政,实此为剧。”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会稽 等郡的人民除负担正赋外,还要缴纳塘丁税,而政府却听任塘路崩芜,湖源泄散,而不加防修。”参阅《南齐书·王敬则传》。
    • 8.
      复陂释义:谓兴修水利。
    • 9.
      小气候释义:⒈由于地球表面性质不均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城市建设、水库兴修、绿化造林等)所造成的小范围的、低层的气候。小气候和人类活动关系极为密切,也最易按照人类的愿望加以改造和利用。⒉比喻在一个大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环境和条件下,由于具体地区或具体单位的特殊性而形成的特殊环境和条件。
    • 10.
      投放释义:⒈投下去;放进:投放鱼饵。 ⒉把人力、物力、资金等用于工农业或商业:投放资金。为兴修水利,投放了大量劳力。⒊工商企业向市场供应商品:夏令商品已投放市场。
    • 11.
      曹操释义:(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消灭袁绍部主力。逐步统一北方。公元208年任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曾发布抑制兼并令,组织军民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营。精兵法,著《孙子略解》等书。所作散文简朴,诗歌慷慨激昂,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有《曹操集》。
    • 12.
      林则徐释义:(1785—1850)清末政治家。字元抚、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早年任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时,整顿吏治,平反冤狱,兴修水利,成效卓著。1838年任湖广总督时被派为钦差大臣。积极主持禁烟,销毁鸦片二百三十七万余斤。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他多次击退敌军。后由于投降派诬害被清政府革职,充军新疆。在新疆兴办水利,开垦农田。1845年被重新起用。1847年任云贵总督。1850年受命镇压拜上帝会起义时,在赴广西途中,病逝于广东潮州。有《林则徐集》。
    • 13.
      水利释义:⒈指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经控制、开发,直接应用于防洪、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方面的事业。⒉水利工程的简称:兴修水利。
    • 14.
      浚距释义:语出《书·益稷》:“濬畎澮,距川。”谓深挖沟浍,使通河海。后以“濬距”引申指兴修水利。
    • 15.
      爆破释义:用炸药的爆炸威力破坏物体。军事上用以杀伤敌人,炸毁敌方技术兵器,破坏军事目标等。经济建设中用于采矿、筑路和兴修水利等。
    • 16.
      私橐释义:亦作“私槖”。 私人的钱袋。亦借指私人的钱财。明 宋濂《东阳兴修乾元宫记》:“於是各捐私橐而兴修之,不足,则遣缓颊之徒説诸有力者,土木之需,不期月而集。”清 东轩主人《述异记·仲夫子诛教谕》:“顺治 甲午年,因文庙倾圮,圣像暴露,鲍君 募助修葺。数年以来,所收三百餘金皆入私槖。”清 刘大櫆《程氏宗祠碑记》:“将出其私橐,彻而新之。”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封僱商船,只图自利,罔恤民生,私橐虽充,利源已塞。”
    • 17.
      筑作释义:谓兴修建造。
    • 18.
      脩文释义:兴修文德。《汉书·匈奴传赞》:“自 汉 兴以至于今,旷世歷年,多於 春秋,其与 匈奴,有脩文而和亲之矣,有用武而克伐之矣。”
    • 19.
      规划释义:⒈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制订规划。 十年规划。⒉做规划:兴修水利问题,应当全面规划。
    • 20.
      诸葛亮释义:(181—234)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公元207年刘备三顾其草庐,他对刘备提出逐步统一全国的方略,即所谓《隆中对》,为刘备采纳。蜀汉政权建立后任丞相,限制豪强势力,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兴修水利,屯田汉中,发展农业生产。对统一开发中国西南地区有所贡献。治事谨慎,善于用兵。有《诸葛亮集》。

兴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兴修释义:开始修建(多指规模较大的):兴修铁路。 兴修水利。
    • 2.
      兴缮释义:兴修;兴治。
    • 3.
      再则释义:表示更进一层或另外列举原因、理由:兴修水利可灌溉农田,再则还能发电。他学习成绩差,原因是不刻苦,再则学习方法也不对头。
    • 4.
      农闲释义:指农事较少的时节(一般指冬季):利用农闲兴修水利。
    • 5.
      冰儿释义:即 秦昭王 时兴修水利的 李冰。相传 李冰 为 蜀 守,开 成都 两江,斗杀江神,为民除害,蜀 人名之 冰儿。亦泛称健壮者。
    • 6.
      土壤剖面释义:指从地面向下挖掘所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深度一般在两米以内。土壤垂直断面中土层(可包括母岩)序列的总和。通常由人工挖掘而成,供观察和研究土壤形态特征用。因修路、开矿或兴修水利设施时显露的土壤垂直断面称自然剖面。
    • 7.
      塘丁税释义:南朝 会稽郡 兴修水利的捐税。会稽郡 本有民间自行摊派工料兴修水利的办法,齐武帝 永明 二年,太守 王敬则 将此项物力折钱收归官府,成为 南齐 杂税之一。南朝 齐 萧子良《谏敛塘役钱启》:“臣昔忝 会稽,粗闲物俗,塘丁所上,本不入官……今郡通课此直,悉以还臺,租赋之外,更生一调。致令塘路崩芜,湖源泄散,害民损政,实此为剧。”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会稽 等郡的人民除负担正赋外,还要缴纳塘丁税,而政府却听任塘路崩芜,湖源泄散,而不加防修。”参阅《南齐书·王敬则传》。
    • 8.
      复陂释义:谓兴修水利。
    • 9.
      小气候释义:⒈由于地球表面性质不均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城市建设、水库兴修、绿化造林等)所造成的小范围的、低层的气候。小气候和人类活动关系极为密切,也最易按照人类的愿望加以改造和利用。⒉比喻在一个大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环境和条件下,由于具体地区或具体单位的特殊性而形成的特殊环境和条件。
    • 10.
      投放释义:⒈投下去;放进:投放鱼饵。 ⒉把人力、物力、资金等用于工农业或商业:投放资金。为兴修水利,投放了大量劳力。⒊工商企业向市场供应商品:夏令商品已投放市场。
    • 11.
      曹操释义:(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消灭袁绍部主力。逐步统一北方。公元208年任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曾发布抑制兼并令,组织军民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营。精兵法,著《孙子略解》等书。所作散文简朴,诗歌慷慨激昂,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有《曹操集》。
    • 12.
      林则徐释义:(1785—1850)清末政治家。字元抚、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早年任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时,整顿吏治,平反冤狱,兴修水利,成效卓著。1838年任湖广总督时被派为钦差大臣。积极主持禁烟,销毁鸦片二百三十七万余斤。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他多次击退敌军。后由于投降派诬害被清政府革职,充军新疆。在新疆兴办水利,开垦农田。1845年被重新起用。1847年任云贵总督。1850年受命镇压拜上帝会起义时,在赴广西途中,病逝于广东潮州。有《林则徐集》。
    • 13.
      水利释义:⒈指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经控制、开发,直接应用于防洪、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方面的事业。⒉水利工程的简称:兴修水利。
    • 14.
      浚距释义:语出《书·益稷》:“濬畎澮,距川。”谓深挖沟浍,使通河海。后以“濬距”引申指兴修水利。
    • 15.
      爆破释义:用炸药的爆炸威力破坏物体。军事上用以杀伤敌人,炸毁敌方技术兵器,破坏军事目标等。经济建设中用于采矿、筑路和兴修水利等。
    • 16.
      私橐释义:亦作“私槖”。 私人的钱袋。亦借指私人的钱财。明 宋濂《东阳兴修乾元宫记》:“於是各捐私橐而兴修之,不足,则遣缓颊之徒説诸有力者,土木之需,不期月而集。”清 东轩主人《述异记·仲夫子诛教谕》:“顺治 甲午年,因文庙倾圮,圣像暴露,鲍君 募助修葺。数年以来,所收三百餘金皆入私槖。”清 刘大櫆《程氏宗祠碑记》:“将出其私橐,彻而新之。”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封僱商船,只图自利,罔恤民生,私橐虽充,利源已塞。”
    • 17.
      筑作释义:谓兴修建造。
    • 18.
      脩文释义:兴修文德。《汉书·匈奴传赞》:“自 汉 兴以至于今,旷世歷年,多於 春秋,其与 匈奴,有脩文而和亲之矣,有用武而克伐之矣。”
    • 19.
      规划释义:⒈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制订规划。 十年规划。⒉做规划:兴修水利问题,应当全面规划。
    • 20.
      诸葛亮释义:(181—234)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公元207年刘备三顾其草庐,他对刘备提出逐步统一全国的方略,即所谓《隆中对》,为刘备采纳。蜀汉政权建立后任丞相,限制豪强势力,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兴修水利,屯田汉中,发展农业生产。对统一开发中国西南地区有所贡献。治事谨慎,善于用兵。有《诸葛亮集》。

兴修造句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整治黄、淮,兴修水利,为民除害,深受群众称颂。

2.兴修水利工程,是一件除害兴利的好事,我们应该把这件事办好。

3.兴修水利与发展生产是利害攸关的事,所以大家都很重视。

4.我们要大力兴修水利,免除旱涝灾害。

5.大力兴修水利,功在当代,裨益子孙。

兴修(xingx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兴修是什么意思 兴修读音 怎么读 兴修,拼音是xīng xiū,兴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兴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