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加点 加点的意思
jiādiǎn

加点

简体加点
繁体加點
拼音jiā diǎn
注音ㄐ一ㄚ ㄉ一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ā,(1) 增多。【组词】:增加。追加。加倍。加封。(2) 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组词】:加注解。加冕。(3) 把几个数合起来的算法。【组词】:加法。(4) 施以某种动作。【组词】:加以。不加考虑。(5) 使程度增高。【组词】:加工。加强。加剧。(6) 超过。【例句】:加人一等(形容学问才能超过常人)。(7) 姓。

diǎn,(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组词】:点滴。斑点。点子(➊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➋小的痕迹,如“油点点”;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➍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➎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组词】:两三点雨。几点泪水。(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组词】: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6) 项,部分,方面。【组词】:优点。要点。特点。(7) 汉字笔形之一(丶)。【组词】:点画。三点水。(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组词】: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组词】: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组词】:点头。点穴。(11) 引火。【例句】: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12) 查对。【组词】: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13) 指定,选派。【组词】:点菜。点将(jiàng )。听众点播。(14) 指示,启发。【组词】:指点。点拨。(15) 计时的单位。【例句】: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16) 污。【组词】:点污。点辱(使受污辱)。(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例句】: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18) 同“踮”。

基本含义

(1).指写作时有所增删,加以点抹。 唐 岑参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诗:“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参见“ 文不加点 ”。
(2).搀杂。 唐 杜甫 《驱竖子摘苍耳》诗:“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跡。” 王嗣奭 释:“加点,谓瓜薤之间,参用苍耳。”
(3).在规定的工作时间终了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常与“加班”连用。 郑秉谦 《灯》:“她每天八小时上班,还时常加班加点。”参见“ 加班 ”。

加点的意思

加点 [jiā diǎn]

1. 指写作时有所增删,加以点抹。搀杂。在规定的工作时间终了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常与“加班”连用。

加点 引证解释

⒈ 指写作时有所增删,加以点抹。参见“文不加点”。

唐 岑参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诗:“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⒉ 搀杂。

唐 杜甫 《驱竖子摘苍耳》诗:“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跡。”
王嗣奭 释:“加点,谓瓜薤之间,参用苍耳。”

⒊ 在规定的工作时间终了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常与“加班”连用。参见“加班”。

郑秉谦 《灯》:“她每天八小时上班,还时常加班加点。”


国语词典

加点 [jiā diǎn]

⒈ 写作时有所增删,加以涂改。

《后汉书·卷八〇·文苑传下·祢衡传》:「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⒉ 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外,另加的工作时数。

⒊ 多一点、添一点。

如:「加点酢料」。


加点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抉择释义:挑选;选择:从速作出抉择。
    • 2.
      选择释义:挑选:选择对象。选择地点。
    • 3.
      忽视释义:不注意;不重视:不应该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忽视安全生产,后果将不堪设想。
    • 4.
      忽略释义:没有注意到;疏忽:只追求数量,忽略了质量。

加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加点释义:在规定的工作时间终了之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加班加点。
    • 2.
      加班释义:在规定以外增加工作时间或班次:加班加点。加班费(加班得到的报酬)。
    • 3.
      参加释义:⒈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参加工会。参加会议。参加选举。参加绿化劳动。⒉提出(意见):这件事儿,请你也参加点儿意见。
    • 4.
      提味儿释义:加入少许调料或辅料,使菜肴、汤等味道更好:鸡蛋汤里加点儿胡椒粉,提提味儿。
    • 5.
      文不加点释义:文章一气写成,不用涂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点:涂改。
    • 6.
      文无点易释义:犹言文不加点。点,涂抹;易,改动。《南史·谢朓传》:“時 荆州 信去倚待,朓 執筆便成,文無點易。”
    • 7.
      文无加点释义: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同“文不加点”。
    • 8.
      无愧辞释义:诚信而没有言不由衷的话。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赵孟 ﹞对曰:‘夫子之家事治,言于 晋国 无隐情,其祝史陈信于鬼神无愧辞。’”唐 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把臂有多日,开怀无愧辞。”唐 李商隐《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诗:“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
    • 9.
      点额释义:⒈谓跳龙门的鲤鱼头额触撞石壁。 ⒉以笔点头额,吉祥之兆。事本《北齐书·文宣帝纪》:“既为王,梦人以笔点己额。旦以告馆客王曇哲曰:‘吾其退乎?’曇哲再拜贺曰:‘王上加点,便成主字,乃当进也。’”
    • 10.
      真秀才释义:指 隋 杜正玄。 据《隋书·文学传·杜正玄》载:正玄 年未弱冠,即以文章才辩见称。开皇 末,举秀才,尚书试方略,正玄 应对如响,下笔成章。时 林邑 献白鹦鹉,杨素 令作赋,援笔立成,文不加点。“令更拟诸杂文笔十餘条,又皆立成,而辞理华赡。素 乃嘆曰:‘此真秀才,吾不及也!’”
    • 11.
      辅助工资释义:基本工资以外的工资。包括加班加点工资、工资性的津贴,有时也包括奖金。有较大的灵活性,是基本工资的补充。
    • 12.
      题主释义:旧丧礼,人死后,立一木牌,上写死者衔名。用墨笔先写作“×××之神王”,然后于出殡之前请有名望者用朱笔在“王”字上加点成为“主”字,谓之“题主”。亦称“点主”。明 汤显祖《牡丹亭·秘议》:“[生]好一座宝殿哩。怎生左边这牌位上写着‘杜小姐神王’,是那位女王?[净]是没有题主哩。”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五:“丧家十二禁……九请贵客题主。”周振鹤《苏州风俗·婚丧礼俗·凶礼》:“七、题主:出殡之前日……亡者神主,必请当道之显者题主。仪仗恭迎,别辟一室,灯彩摇红,孝子吉服迎叙。既而主题者升堂,南面而坐,红烛高烧;
    • 13.
      黏糊释义:⒈形容东西黏:大米粥里头加点儿白薯又黏糊又好吃。他刚糊完窗户,弄了黏黏糊糊的一手糨子。⒉形容人行动缓慢,精神不振作:别看他平时很黏糊,有事的时候比谁都利索。‖也说黏糊糊、黏糊糊儿的(niánhūhūr·de)。

加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加点释义:在规定的工作时间终了之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加班加点。
    • 2.
      加班释义:在规定以外增加工作时间或班次:加班加点。加班费(加班得到的报酬)。
    • 3.
      参加释义:⒈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参加工会。参加会议。参加选举。参加绿化劳动。⒉提出(意见):这件事儿,请你也参加点儿意见。
    • 4.
      提味儿释义:加入少许调料或辅料,使菜肴、汤等味道更好:鸡蛋汤里加点儿胡椒粉,提提味儿。
    • 5.
      文不加点释义:文章一气写成,不用涂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点:涂改。
    • 6.
      文无点易释义:犹言文不加点。点,涂抹;易,改动。《南史·谢朓传》:“時 荆州 信去倚待,朓 執筆便成,文無點易。”
    • 7.
      文无加点释义: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同“文不加点”。
    • 8.
      无愧辞释义:诚信而没有言不由衷的话。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赵孟 ﹞对曰:‘夫子之家事治,言于 晋国 无隐情,其祝史陈信于鬼神无愧辞。’”唐 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把臂有多日,开怀无愧辞。”唐 李商隐《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诗:“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
    • 9.
      点额释义:⒈谓跳龙门的鲤鱼头额触撞石壁。 ⒉以笔点头额,吉祥之兆。事本《北齐书·文宣帝纪》:“既为王,梦人以笔点己额。旦以告馆客王曇哲曰:‘吾其退乎?’曇哲再拜贺曰:‘王上加点,便成主字,乃当进也。’”
    • 10.
      真秀才释义:指 隋 杜正玄。 据《隋书·文学传·杜正玄》载:正玄 年未弱冠,即以文章才辩见称。开皇 末,举秀才,尚书试方略,正玄 应对如响,下笔成章。时 林邑 献白鹦鹉,杨素 令作赋,援笔立成,文不加点。“令更拟诸杂文笔十餘条,又皆立成,而辞理华赡。素 乃嘆曰:‘此真秀才,吾不及也!’”
    • 11.
      辅助工资释义:基本工资以外的工资。包括加班加点工资、工资性的津贴,有时也包括奖金。有较大的灵活性,是基本工资的补充。
    • 12.
      题主释义:旧丧礼,人死后,立一木牌,上写死者衔名。用墨笔先写作“×××之神王”,然后于出殡之前请有名望者用朱笔在“王”字上加点成为“主”字,谓之“题主”。亦称“点主”。明 汤显祖《牡丹亭·秘议》:“[生]好一座宝殿哩。怎生左边这牌位上写着‘杜小姐神王’,是那位女王?[净]是没有题主哩。”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五:“丧家十二禁……九请贵客题主。”周振鹤《苏州风俗·婚丧礼俗·凶礼》:“七、题主:出殡之前日……亡者神主,必请当道之显者题主。仪仗恭迎,别辟一室,灯彩摇红,孝子吉服迎叙。既而主题者升堂,南面而坐,红烛高烧;
    • 13.
      黏糊释义:⒈形容东西黏:大米粥里头加点儿白薯又黏糊又好吃。他刚糊完窗户,弄了黏黏糊糊的一手糨子。⒉形容人行动缓慢,精神不振作:别看他平时很黏糊,有事的时候比谁都利索。‖也说黏糊糊、黏糊糊儿的(niánhūhūr·de)。

加点造句

1.想要能够文不加点,下笔有神,除了天资之外,还必须不断地勤练。

2.他即景生情,文不加点地写了好几首诗。

3.写文章要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的,一定是具有相当文字修养的人。

4.谢老下笔千言,文不加点,不愧是文鸟之梦。

5.为了在年底完成这批产品,工人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拼命干。

6.由于父母都是作家,耳需目染之下,他也极具文才,能援笔成章,文不加点

7.他思索片刻,便拿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完成了一篇精采的社论。

8.他似乎天生就是要吃作家这行饭,写起文章来文不加点,轻而易举,真是教人佩服。

9.多年的记者生涯,成就了他文不加点的写作功夫。

10.学生作文,提倡反复修改,反复揣摩,所谓文不加点是以后的事。

11.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兢兢业业。

12.竣工的日期快要到了,建筑工人正加班加点工作着。

13.邮电工人加班加点以加速圣诞期间信件的发送。

14.通过工人叔叔加班加点的抢修,第二天这条路就恢复畅通了。

15.任务迫使我们不得不加班加点

16.装修的工人总是拖拖拉拉,到后来就加班加点的赶。

17.呵呵,都是朋友,加点分吧!。

18.为了使今年的春晚有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灯光设计师们在加班加点的研究、设计。

19.打字很累,加点分吧。

20.生活就像一杯苦咖啡,虽然可以加点糖,但依然叫人心憔悴。

加点(jiad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加点是什么意思 加点读音 怎么读 加点,拼音是jiā diǎn,加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加点造句子